四更鸡鸣之时夜色仍旧伸手不见五指,京城内的巷子里已有不少居民拖着困倦的身子爬起,至五更平旦天边的交接处才开始有亮光发出,夜色渐渐由黑变为灰蒙蒙一片。
妇人将折叠齐整的绯色公服从衣箱中取出,“月前杭州有消息传来说翁翁接到了朝廷吏部的部符,是关于复职的敕书。”
王文甫换上公服,将银鱼袋悬在腰后,顺了顺衣襟道:“要打仗了,不止西夏再忍,官家自掌权起也忍了近十年之久。”
“说实话,妾并不看好这次的匆忙应战,但旧党反对新法抗争剧烈不打又不行,富国之法与强兵之法本就是为战争而定。”
王文甫打开房门,强劲的寒风袭来使得人睁不开,旋即跨出房门道:“所以不能输。”
曹氏披着一件褙子感受到寒风刺骨便又回头填了一个手炉赶出门,在丈夫上车前交予,“春寒,上朝的时候让御史台的中贵人帮着拿下便是。”
王文甫伸手接过,笑道:“多谢娘子。”
马车从果子巷过桥一路向北,路过市坊时,坊间的屋顶上还有大红公鸡正在鸣叫。
御史台字样的灯笼与权知开封府字样的灯笼从反方向走到了一起,“王中丞。”
“章知府有事?”虽为同榜进士,但是二人在朝官跟前走的并不近。
“官家将你调到御史台,御史台自太宗朝设武宗改制便成为了天子牵制相权的机构,官家想要出兵,旧党一定不会允,现在御史台一分为二,另一位中丞不与官家同心,右相模棱两可,旧党便以我父为首,且这些年蟠根错节…”章厚瞧了瞧左右,低声道:“他与我的关系我不便出面。。。”
“我知道了。”
至第二道门前时,王文甫打着灯笼等候在宫门口,张望留意着过路的朝臣。
都堂走过来哦灯笼极为显眼,王文甫迎上前,“章左丞。”
—咚!—咚!—咚!—咚!—“寅时一刻!”
尚书左丞章得侧头看向一侧的文德殿,“五更三刻朝,御史中丞还有一刻钟的时间。”
“下官并不是来告诫纠察副相的。”
“哦?”
“下官有一句话,是关于此次圣上想出兵夺取河西。”
章得冷下脸,“御史台与官家同心,必是权力支持,你我政见不合还有什么话好说?”
“此次出兵与变法绑到了一起,章左丞反对的无非还是变法,不知道章右丞可敢赌一把,官家年轻气盛,如今想要大展宏图又大权在握非你我能撼动,不如放手让其一搏,胜之新法可行,败则当即废止,总比君臣撕破脸皮而又无结果要好。”
章得扭过头,“你不是官家的人么?”
王文甫笑道:“姜中丞原先也是官家的人呢。”
章得没有再回话,旋即提着灯笼迈入宫门。
至寅时三刻在京朝臣皆已齐整的序位在紫宸殿两侧,礼乐官击响宫县,皇帝从绿袍及绯紫袍中间登上殿阶。
整个朝堂上除了钟声礼乐便只剩天子的脚步声。
“拜。”
朝臣走至大殿中央搢笏屈膝跪拜。
“躬身拜。”
拜礼之后朝堂陷入僵宁,除了中立的朝臣,新旧两党官员剑拔弩张。
“陛下,河西军报,李元灏称帝后国朝不在与之互市,西夏屡屡派兵侵犯滋扰边民,兵部恳请请出兵征讨。”
“陛下,臣以为贸然出兵不可,”绯袍从站列中跨出,“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左司谏别忘了这并非国朝主动发动战争,而是西夏的挑衅,天子是圣主,岂能容忍二臣于卧榻酣睡?”
章得瞧了一眼身后旋即出列道:“陛下,战争不但消耗国力且会增加天下万民的负担,若有力气的年轻人都上了战场,那么天下的土地就会荒废,没有人耕地,粮食从何而来?”
章得的话煽动了一群不想打仗的文官,朝堂内传来极小声的议论,“是啊,好好的太平盛世怎么突然就要打仗了呢。”
“这仗还没打呢,怎么就言起了战败?”武官不满文臣的畏缩与怯懦。
“先帝在位时曾发动数次战争,导致北方陷入饥荒,瘟疫横行,民不聊生,京中涌入大量灾民导致秩序混乱,诸位朝臣都是有目共睹,这才过去了二十年,庆州之战也才不过十年。”
“对,战争苦的是百姓,这仗不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