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度,孟氏一向把握得好,让人无可挑剔。
即使现在她不掌中馈了,在家里依然威信十足,且把大孙媳教得极好,让她把家里家外都管得妥妥当当。
慕玄月带儿女去看过卧床治疗的公公,留下儿子为他祖父伺疾后,才与女儿来到内院。
小郡主即将及笄,也有了自己的封号:和瑞,和瑞郡主。
兄妹两人都拥有新州三府为封地,食邑过万。
和瑞郡主与公主母亲时常回国公府看望祖父母,也时常碰上经常回娘家的姑祖母。
姑祖母常常带在身边的孙女,她也认识,是以见面就牵上了手:“静惠妹妹,咱们到冠云居玩儿去。”
国公府的冠云居还保留着,依然是留给二房的院子,里头都保持着原样。
和瑞郡主只要回国公府,必到旧居坐坐。
那是她小时候居住的地方,有爹爹亲手布置的庭院花园,她很喜欢。
比和瑞郡主小些年岁的濮静惠,规矩行礼后看向自己的祖母,询问:“祖母,孙女可否与郡主玩耍一会儿?”
“可以,去吧。”卫宁娴自然不会反对。
她巴不得自己的大孙女跟和瑞郡主交好。
大孙女自小就没了娘,她带在身边养大的,自然要为她多操心。
没亲娘护着的孩子在交际场合总会吃些亏。
皇城的权贵和官宦圈子不缺光彩体面,也不缺风霜雪剑。
有和瑞郡主护着,大孙女就能少受些委屈。
她已经老了,护不了大孙女一辈子,和瑞郡主这样深得帝宠的皇族宗亲却可以庇护她几分。
这也是她常常带大孙女回娘家的目的。
得到祖母应允后,濮静惠才抿嘴笑着与和瑞郡主离开。
就算和瑞郡主伸手拉她,她也始终落后郡主半个身位,看得出来时刻恪守臣女本分,又不显唯诺。
小姑娘举止大方,有濮家人的温雅,也有卫家人的爽利。
看着俩小姑娘欢快的身影跨出门槛,慕玄月若有所思的微敛目光。
濮家父子均政绩出众,却低调不张扬,已然成为文官清流。
从武到文能转变得如此成功的世家,唯有濮氏一族。
可喜可贺!
陪着婆母说了会话,得知婆母收到北境来信,慕玄月没多问。
但孟氏没有隐瞒她,“澜儿来信说她想随军驻边,救助司的公务怕是要移交出去。”
曲永澜的事她认为有必要先跟小儿媳提一嘴。
慕玄月听了点点头,“这个没问题,朝廷会另外派人接手她的位置,她去边州亦能发挥所长,朝廷不会荒废有用之人。”
听得儿媳有安排,孟氏很是高兴:“她跟随她夫君驻边,还能继续为朝廷效劳,自然是好。”
当年曲永澜去了北境,就一直在救助司认真做事。
北境的救助司与军政都有关联,曲永澜自然要与镇北军打交道。
自然而然的认识了不少武将,在卫家人的有心撮合下,她到底还是嫁了人。
她的夫君是个家境不错的五品武将,两人已经生养了一对儿女。
几年前乌古灭国,大雍地盘扩大,镇北军分散到各处驻守,曲永澜在幽州救助司任职没有跟随丈夫调动。
现在应该是想清楚了,选择与丈夫共进退。
对于肯为大雍兢兢业业尽忠之人,特别是女子,慕玄月很愿意给她们多一些机会,发挥她们的才能。
小儿媳的心胸一如既往的宽广,孟氏替曲永澜深感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