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晴朗,红霞陪伴着孙承宗在北京琉璃厂大街上闲逛。
二人信步走到萃文斋门口,孙承宗领着红霞走进去,看到有几个人,在慢慢翻看架上的古书。
掌柜的走过来,殷勤地问孙承宗:“客官,要找哪种书?”
孙承宗:“掌柜的,有没有宋版的《唐诗集》?”
掌柜的一愣:“客官,真对不住,暂时没货。”
这时,书架前的一个中年男子抬起头,看了一眼孙承宗,立即面露喜色。走上前来,深深一揖,问:“承宗兄,一向可好?”
孙承宗一愣,立即回礼道:“国纪兄,你怎么在这儿?”
中年男子高兴地说:“小弟来北京串亲访友,住了几个月了。今天真是他乡遇故知呀!”
中年男子说着,又拉过在书架前看书的一个高挑女孩儿,说:“嫣儿,快来拜见孙伯父。”
女孩儿从容大方地道了万福,说道:“侄女张嫣,拜见孙伯父。”
孙承宗打量了张嫣一眼,说道:“几年不见,嫣儿长成大姑娘了。”
张国纪看了看红霞,问孙承宗:“这位姑娘是……”
孙承宗介绍:“这位是我的旧友红霞姑娘,这位是河南祥符县生员张国纪先生。”
红霞道万福:“国纪先生安好。”
孙承宗:“他乡遇故知,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做东,咱们找个馆子,好好喝上几杯,庆贺一番。”
北京仙客来酒馆雅间内,孙承宗用筷子指着满桌酒菜,亲切地让着张国纪父女:“随意吃吧。当年我游历到开封,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国纪兄。国纪兄可没少请我吃河南烩面和黄河大鲤鱼,今天在北京,我也算是半个地主,就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吧。先同干三杯!”
张国纪:“稚绳兄的道德文章,堪称一时之冠。能与稚绳兄结识,真是三生有幸。国纪先干为敬。”
红霞亲切地给张嫣搛菜:“嫣妹妹,他们喝酒,咱们吃菜。”
张嫣彬彬有礼:“谢谢姐姐。”
张国纪:“河南的朋友圈里早就传开了,稚绳兄高中榜眼,进了翰林院,又贵为太子伴读,前途无量呀!”
孙承宗摆摆手,又指了指自己的脑袋,问:“你看我项上人头还在不在?”
张国纪大惑不解:“稚绳兄这话何意?”
孙承宗:“明日人头可能就搬家了。”
张国纪大惊:“为何?”
孙承宗:“今上登基十几日即一病不起,我上书直言,若得龙颜大怒,还有活路吗?”
张国纪坚定地说:“稚绳兄大公无私,吉人天相。据我所知,当今圣上虽性情谙弱,却慈善宽厚,绝不会对陪伴他多年的师傅起杀机。国家离不开稚绳兄这样的栋梁之才。”
孙承宗:“那就借国纪兄吉言,咱们再多喝几场酒!”
张嫣端起酒杯,双手举过头顶:“张嫣借花献佛,祝孙伯父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孙承宗大喜:“嫣儿这几年大有长进,伯父有机会要好好考考你。”
张国纪趁势对张嫣说:“嫣儿,孙伯父是当今皇上的师傅,若答应教你考你,可真是你的造化。”
张嫣把酒杯捧给孙承宗:“孙伯父,咱们可是一言为定!”
孙承宗接过来一饮而尽:“一言为定!”
北京紫禁城内阁首辅签押房内,朝霞映窗。
方从哲坐在书案后连连摇头叹气,几个大学士在一旁交头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