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发出的疑问和解答,没有李叔同那么清晰彻悟,却也在内心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感叹的是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希望,陌生又遥远,人怎么不能加速衰老呢。而衰老,又是世人最害怕的东西。
人无法和草比,草可以再生,循环往复,有的是时间。人只有这一世,失败了,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后面这句,是对后人的奉劝。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短暂,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早早准备,别以为人生有多么长,再长寿,能活到几十?在这短短的生命旅程中,功名是宝,荣禄是宝!
张爱玲也在《传奇》的再版序里说: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她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斜睨红尘,傲物恃才——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经被称为天才,通过了伦敦大学的考试。是因为战乱,她才不得不选择了香港大学。无奈没有毕业,香港也沦陷了,她只得回到上海,写作为生。
张爱玲的执笔,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上海文坛凭空投下!《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一部又一部。
那个时期,张爱玲的人生辉煌到了顶点,大把的稿费,炙手可热的名气,青春正盛,光芒万丈。
又如何呢?多少年之后的美国公寓里,已经变成了老太太的一代才女,穿着心爱的旗袍,一个人,无声无息地离开了人世。
此时,多少浮名过眼,都化成了一抹苍凉的叹息。
《诗经》里也有一名篇: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很是超脱,却也没有脱离凄凉无奈。
退而求其次,如果多年求取而不得;如果人的生命总有一天要回归大自然,烟消云散,那么,能给后人们留下点精神上的美名供人怀念也是好的啊!
不得不说,他做到了,这首诗,辗转多少年,无数后人品评,阅读。可惜,诗人的名字淹没在历史中了。
这也说明,好的文字和精神也许真的能永存,具体到个人之后,可能就卑微得多了,哪怕你真的功名到顶——除非当了皇帝,人们想不记住你都不行。
诗中充满了对生命最终的荒凉之叹。
短暂,追求,苍茫,遗憾。
人无来处,亦不知去处,却在这茫茫天地间,短短一瞬,谱写热气腾腾的历史。野心的,杀戮不断,踩着前人的鲜血,一步步向上走,一直走到凌云绝顶,最终落一个,高处不胜寒;
无为的,浑噩度余生,吃喝玩乐享富贵,也不过,落一个行尸走肉,遭人鄙视;
飘逸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一弦一柱掷年华;
读书的,恨不得读个天昏地暗天下知;
经商的,财富聚敛无节制;
当官的,荣华富贵,如履薄冰;
没本事的,身累心苦,抱怨不停……
人生就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拥有了这一样,便憧憬那一样,没有顶点,没有尽头……直到岁月尽头,一片烟灰,回归尘土。
但,壮士未捷身先死,大多数人,都存了这个感念。
那么多的菩提树,那么多的明镜台,那么多的纷扰,那么多的尘埃!
功名如尘土,镜花水月终成空。
冉冉孤生竹
新婚别,最是离愁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