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将军,感谢您这么关照我们,来来来,进来看一下克隆猴子吧。”东旭把张将军迎进了培养室。
“哇,这个就是那只克隆猴子嘛?”张将军进门一眼就看到了克隆猴子。
“对。”东旭回答。
“而且,三个月就长这么大了?”张怀德又问。
“对,三个月,在人造子宫里长这么大。”东旭又回答。
“那如果是人类的话,需要多长时间呢?”张怀德又问。
“这个,我们测算过,人类从胚胎细胞生长到成熟个体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刘老师回答。
“太好了,好啊,好。”张怀德将军没想到时间这么快,基本上和下水一艘驱逐舰的时间同步了。
“张将军,新公司您是总经理还是董事长?”东旭好奇的问。
“呵呵呵。。。。。。东旭啊,话可不能乱说哦,现役军人是不能经商的,国家会派别的领导过来管理的,你们就继续加油干吧,这些福利也都是国家为了表彰你们的突出贡献才给你们的。”张怀德笑着回答。
好不容易来一趟,张将军又带着东旭和刘建国出去吃了一顿大餐,只留着陈东山自己在实验室独自神伤,陈东山心里暗想,以后打死也不做猴子了,什么好事也占不到。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这边,天舟货运飞船正在等待发射,飞船里满载着天宫空间站航天员所需的食物、衣服、节日用品、卫生用品以及空间站的推进剂。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实验设备-共振腔模块。
整个发射场区域充满了紧张而又兴奋的气氛。发射塔上,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确认火箭和飞船都处于最佳状态。在发射塔周围,观众们手持望远镜和相机,等待着火箭升空的壮观景象。随着倒计时的临近,现场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当发射命令下达时,火箭底部开始喷射出炽热的火焰,火箭在巨大的推力下缓缓离开地面,逐渐加速并升向高空。现场的观众们欢呼雀跃,他们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感到自豪。而在发射场的控制室内,技术人员则紧张地关注着火箭的轨迹和各项数据,确保火箭能够顺利地进入预定轨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舟货运飞船逐渐接近天宫空间站。对接开始时,天舟货运飞船的对接机构开始启动,它自动捕获空间站的对接机构。随后,飞船和空间站开始缓慢靠近,直到两者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航天员肖飞通过气闸舱进入天舟货运飞船,从飞船中取出所需的货物传递给这边的杨天鹏和刘灿,稍后又将废弃物放入飞船中,准备带回地球回收。
第二天,杨天鹏和肖飞两个人共同出舱进行了太空行走,准备给试验中的真空零点能发动机安装共振腔模块。两个人穿着航天服利用安全绳小心翼翼地顺着舱壁往试验的发动机方位移动。刘灿则在舱内控制机械臂把共振腔模块抓举过来。时间控制的刚刚好,当杨天鹏和肖飞到了发动机旁边后,机械臂抓着共振腔模块早就等候在上面了,三个人紧密合作,顺利的把共振腔模块安装到了发动机上。
杨天鹏回到舱内后,又一次启动了真空零点能发动机,并慢慢地控制发动机再次驶向绝对真空区域。
没过多久,东旭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就正式成立了,东旭和刘建国也来到了新公司正式工作。高航大队长等新一批的克隆人也正式投产,工厂中充满了各种机械臂、传送带和自动化的设备。每一个上战场的士兵都会提前把大脑意识复制下来并且采集体细胞。工厂采用流水化的模式,分为大脑意识和体细胞采集区、克隆胚胎细胞培养区、基因编辑区、克隆体培养区、人体苏醒区、大脑意识上传区、脑体适应训练区等。东旭和刘建国老师也忙坏,虽然不用具体参与管理和生产,光是流水线各个区域建造时的技术指导和咨询就占了很大部分精力,每个细节执行不到位就容易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就需要和建造工程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案,还好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工厂最终成功地投产了。
与此同时,军工的各大企业也开始争分夺秒的赶进度。飞机制造厂在抓紧生产最新一代的载有激光防御系统的战斗机。一走入飞机制造厂,一排排高耸的金属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未完成的战斗机机身。工人们身着统一的蓝色制服,头戴安全帽,正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有的在精细地焊接机翼,每一个焊点都严格控制在误差范围内;有的在检查发动机的性能,确保每一项数据都达到最佳状态;还有的在组装内部电子设备,每一个螺丝、每一根线路都经过反复确认。所有工人24小时两班倒,工厂昼夜灯火通明,争取一年生产200架最新的战斗机。
造船厂内,载有激光防御系统的驱护舰和载有核动力以及电磁弹射系统的航空母舰正在紧张有序地建造中。巨大的船坞中,各种军舰的龙骨已经初具规模,各个分段正在逐步组装。焊花飞溅,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正在进行焊接、切割、装配等作业。所有工人同样是24小时两班倒,工厂昼夜不停。争取一年下水8艘最新型号的驱逐舰,8艘最新型号的护卫舰,合拢3艘核动力航母。
军方的整体目的就是利用停火期间的宝贵时间,补足战争期间损失的军事装备和士兵。等美国佬再次主动挑衅的时候,一举将他撂倒在地,不再给老美任何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