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训了小半个时辰,直训得颜肃之痛哭流涕:“我再也不这样了!我一定要做君子,凡事直道而行。”
楚氏这才意犹未尽地道:“你哪怕最后下个徼文给他,让他要么归附要么死呢?也比来阴的强!”
颜肃之道:“是是是,您说的对。”
楚氏看他像是老实了,才住了口,也没说“你怎么只跟我说要结亲,不说还存了坏心呢?”这种话现在说出来,那就没意思了。
颜孝之道:“那舅家那里,得安抚了。”
楚氏道:“不是还有八郎么?你留下,跟唐家的小子快些将两个孩子的亲事办了,暂安大长公主之心。办完喜事,你就亲自去雍州见你舅舅!”
颜肃之道:“舅舅家还有孙女的?”
楚氏道:“你大舅家里没有,二舅家里也没有吗?不管哪一家,定一个就是了。”不管是谁,都是两姓之好,代表着两家的立场。谁家也不会为一个儿女就把全家都打包绑到另一家的战车上,从此一路不回头了。联姻,究其实质乃是立场的表现。
颜孝之道:“除此而外,我仍想奉舅父为太尉,封国公。大表兄依旧领雍州,若是二表兄能下凉州,他就做凉州刺史,我不吝封侯。”
楚氏道:“可以。旁的我就不问你了。”
颜肃之道:“我想多设几个丞相来的。”
颜孝之道:“你先时设府佐之职,不就是这样的么?”当别人傻啊?
颜肃之装傻,低声道:“那啥,我想让丫头也领一职,可不可以?”
颜孝之果断闭路了,他二弟脑子不太正常,他侄女连他闺女都不对劲,他已经不太明白这个非人类的世界了,还是看他娘怎么说吧。楚氏这辈子亲自做的决定,就没见有出过错的,颜孝之决定就跟着楚氏打顺风旗。
楚氏沉默了很久,才艰难地道:“你可得给她想好后路。”
颜肃之道:“现在就是她的后路了。否则……嘿嘿,后面什么妖魔鬼怪都出来了,才要将丫头们挤走呢。”
颜孝之听到丫头“们”,就更不说话了,他闺女也在这个小集团里面呢。
楚氏道:“你打定了主意就行。”竟是一点也不反对。
颜肃之神清气爽,拖着他哥告退了。半道上让人去请唐仪过来,先把两家婚事定了,扔这一对亲家自去商议,他却去管颜神佑要计划书去了。
颜神佑恰也写好了计划书,正在给六郎讲解。立场决定思维,六郎认为这一套新的制度十分合用,却又指亲军一项道:“这个要晚一点才好呢。”
颜神佑想了一想,点头道:“也对。”提笔在后面加了一个备注。
颜肃之远远听到了,问道:“什么事情不要赶早偏要赶晚?”说话间已经蹿进了书房,姐弟俩一齐起身相迎,颜肃之摆摆手,看书案上一份草稿,踱过去拿起来看。却是抽取功臣、现在有旧卒等家内之承嗣子别建一军,世代以此为职,作天子亲军。大约是想要打造这么一个军功集团,有别于旧族、文官。
颜肃之点头道:“六郎有长进了,是该晚一些。神佑想得很好,不过太完整了,有些时候,缺一些反比整的好。”
姐弟俩一齐受教。
颜肃之又问:“旁的呢?”
颜神佑拿出一卷纸来,颜肃之展开来看,越看越开心:“很好!”他现在又不嫌太完整了。
☆、252·中二做皇帝
颜神佑见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肯定;也是开心的;口上还谦虚:“阿爹还是先看一看。别再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朝廷大政,我还是生手呢。”
颜肃之就卷起袖子;盘腿坐下;展开了纸卷儿放到膝上;两头的卷轴一滑;滚成了长长一道白练。六郎也凑了过来,颜肃之一手一个,把一儿一女拉到两边坐下,一起来看计划书。
颜神佑的计划很具体;当然,对于明白人来说;也特别的简单。因为一档一档的,规划得十分明白。
以爵位为例,颜家人是另外一个系统的,比如颜孝之和颜肃之,那就是亲王,这个没话说的,他们的长子是世子。亲王正一品。像颜希仁这样的这一回顶了大用,立了大功的,可以封作郡王,从一品。其他的,皇子也是亲王。亲王非承嗣的儿子,那得看皇帝开心不开心了,郡王家以此类推。当然,肯定会有一个兜底选项。
同时,比较狠的是,并不是无限制地养所有的同姓宗室。颜神佑对于养猪没兴趣。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不只是因为迷信的说法,还有一点激励后人上进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