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佛珠手串的穿法和打结方法 > 二(第1页)

二(第1页)

u001f9mu0012(一)

宁安县城古老的角楼在落日的照耀下,似乎褪去了沧桑的土灰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角楼的风铃伴随着川流不息的运盐队伍,发出悦耳动听的叮当声。一年四季都在风中摇响的风铃声,辛永贞总是听不够。每次从角楼下经过,她都要停下脚步,微笑着望着城门口忙碌出入的陕北老乡,心灵就与风铃的声音共拍了。

她总在心底感叹:多好听的声音呀!如果没人叫,辛永贞会一个人站在角楼下听上半天,即使戈壁日斜,夜露凝结,也不知道回去。

宁安县城的城墙边,搭起了一个临时戏台,台子是用黄土筑成的。谢天华是宁安城人,熟人多,绕城走一圈就能招来一个加强班,赵局长就把搭台宣传税收政策这活儿交给了谢天华。

“我搭台,谁唱呢?要不请陈先生过来,说上一段‘小姑子听房’?保证逗大家笑。”谢天华骑在一匹黑马上,马鞍边永远拴着一卷羊毛毡,挂有一只黄牛皮做的半圆形水囊。他穿一身苦艾草染成的灰绿色服装,左胸前别一片蓝布,上面印有交叉的两支木枪和一颗五星,还有五个字,写的是“税务缉私证”。谢天华的这身装扮是宁安税务局税务缉私队员的标配,穿着它在1942年宁安县城陈旧得泛黄的街道上走过去,还是特别引人注目的。

拦羊娃当上了税务缉私员,在家门口就干上了革命,在当地人看来,这后生福气重。由此,谢天华的一举一动在宁安人的眼里就显得特别神气。

西街的黄老六得了一万元盐贷后,买回来两头驴子和一头牛,加上他能说会道,用“变工”方式吸引来六户人家,有牲口的出牲口,有粮食的出粮食,很快组建了一支不大不小的运盐队。谢天华三言两语就把黄老六的运盐队招来了,驮黄土木料,还有大绳和竹席。三天后,在角楼东南方不远处搭起了一个看上去蛮像样子的戏台。为了好看,他还在台口两侧各立了一根三米高的木柱,上面挂有一副他央人写的对联:风调雨顺三边食盐粒大色白名声好驴欢马叫四元装满珠圆玉润赚钱快长长的对联挂在台口,果然气势不凡,赵局长夸奖说:“不错。”这个舞台的确不错,起码是三年来最好的。去年的舞台是用木板搭建的,人在台上翻转腾挪,台子跟着演员晃悠,吊在柱子顶上的汽灯也跟着摇摆,差点儿没引燃台边的豆子蔓。前年趁骡马大会搞宣传,台子起得太小,没有设后台,演员和观众搅在一起,严重影响了演出效果。这些事都是赵局长告诉谢天华的。

谢天华清楚,告诉他的意思是让他克服这些毛病,尤其赵局长还加了一句:“近来土匪豁嘴活动频繁。”谢天华听出来的意思是,搭起的台子要具有防护功能,这就是他机灵的地方。因此搭台时,他用黄土夯实整个台子,但预先留出了可以藏人的坑道。百十平方米大小的舞台,两横两竖留有四条坑道,然后用木桩在下面加固,上面用木板盖起来。这样搭台既省料又实用,若有土匪来袭,揭去木板就可以进入坑道。

谢天华觉得台子四周用草席围起来过于土气,就想上山找一些长得像连翘那样的小黄花装饰舞台。秋季这种小黄花开得正艳,用来装饰舞台比灰黄色的竹席子要好看许多。竹席子像绷着脸的沧桑老头,而小黄花就像辛永贞一样欢快的少女。这么一想,谢天华就手拿镰刀上了山。说起来,他和辛永贞都在税务局工作,可自己执行外勤任务多,和同事在一块儿的机会实在有限。可这小姑娘认得自己,这让谢天华感到非常得意。

刚才,辛永贞抱着一堆衣服从舞台边经过时,就喊他“老谢”,其实他才二十一岁,她这么喊,他也只好答应了。

“台子怎么样了?”辛永贞站在场边堆起的木料边朝谢天华喊,“老谢,叫你呢!”

“差不多了!”谢天华正在想舞台下的土槽留多宽合适,太宽的话,盖在上面的木板就不够稳当,演员蹦跳时,脚下肯定会晃悠。

“留这些土槽子干什么?”说着话,辛永贞走过来嚷道,“舞台下不能空着,噪音太大。”

“有用的。”谢天华拿过一块木板盖在土槽上,站上去跳了跳,木板上下弹起来,尽管幅度不大,可辛永贞已经叫了起来。

“我说不行吧,老乡!”说完话,辛永贞抱着衣服离开了。

来这里看一看,似乎就是为了否定谢天华的设计。

“加固就是了。”谢天华小声嘟囔。

在宁安城,要数辛永贞的笑声最响亮,她一年四季都敢站在红石河的列石上洗衣洗被。因此,一年四季岸边都有她嘻嘻哈哈的笑声。从红石河经过时,谢天华老远就听见了辛永贞的笑声,感觉像流水一样清脆。谢天华低头走过去时,不时偷瞄河边。洗衣的姑娘有七八个,尽管不会有人发现他偷瞄姑娘们的眼神,可他的脸还是红了。

等他扛着装满小黄花的柳条筐回来时,辛永贞开始收晾晒在岸边野草上的被单和衣服。“老谢——”辛永贞抱着衣服,老远向他招手,“什么花?给我一朵!”

谢天华犹豫了,扛着筐过去肯定要费很大劲儿,只拿一朵过去又显得过于小气。他正在犹豫,辛永贞又喊:“站着干吗?拿过来!”

谢天华把竹筐放在路边,拿出一把自认为最艳的花,抬头看了看,辛永贞站在草丛里还在向他招手,无奈,只好晃晃悠悠过去。

“要你一朵花好像还不情愿?”辛永贞接过花,听口气有埋怨的意思,可脸上仍挂着灿烂的笑容。在谢天华看来,面前这个活泼的姑娘比花还好看。

“不舍得?”辛永贞扬起手问,“好看吗?”

“到处都有,有啥好看的。”谢天华转身往回走。

辛永贞喊:“嗨,别走。你搭的台子不行,去年他们在城隍庙借用的木板可厚了。”谢天华没吭声,其实他用的木板就是从城隍庙借来的。

三天后才是举办骡马会的日子,可现在,城外各条路上已是骡嘶马鸣。宁安城一年一度的骡马大会不仅在盐碱滩有名,而且声名远播宁夏和内蒙古。城西莲花池盐区的盐民牵着骡子和马来了,内蒙古人还牵来了骆驼,城里拥挤起来。谢天华扛着柳筐钻来钻去,好不容易才到台子下。刚爬上去,就看见辛永贞一手抱着叠好的衣服,一手提着洗衣盆,在人群里东躲西闪地走不过来。

谢天华安排人插花,自己又挤进了人畜群中。

“终于把我解救出来了。”辛永贞的喘息声有些夸张,“老乡太能挤了,骡子和马个个有劲儿,不驮盐可惜了。”

谢天华让她从城隍庙边的小巷子回局里去,说那条巷子窄,平日走的人少。辛永贞可不听他的,站在台上练起了自己的节目。

她是西安来的学生,虽不是黄土高原上土生土长的,可天性喜欢这里,适应性特别强,才一年多时间,秧歌扭得和陕北婆姨一样欢,开口一唱,信天游也不含糊。赵局长识才用人,就分配她搞宣传,辛永贞很快就成了税务局的台柱子。全局内外勤,甚至连盐池县局,还有莲花分局在内,没人不知道宁安县局有个辛永贞。

骡马大会如期举办,人山畜海,乱哄哄地,把城墙都要挤倒了。这时候辛永贞才搞清楚谢天华为啥加班在台前挖了一道两米宽的土壕,不是土壕挡着,这个小小的舞台恐怕早被挤塌了。那天的辛永贞红袄袄绿裤裤,装扮得分外扎眼,唱的是《赶上骡子走三边》。

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川

赶上骡子我走三边

一条条路上人马多

都赶上三边去把宝贝驮

……

因为是台柱子,辛永贞最后一个上台。看到这么个俏女子在台上扭着唱,老乡们热情高涨,人潮一浪高过一浪,不断打在土壕边上,许多人就掉进了土壕里。

辛永贞在全神贯注唱歌,观众听得正来劲儿时,突然传来“叭”

一声枪响,压住了满场鼎沸的人声。所有人一愣之际,“叭”又一声,台口挂对联的木柱上崩下来一块木片。

辛永贞愣住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