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以前,莲花山又叫西崆峒。藏语名为白玛山。秦汉时,莲花山为洮州羌人进行原始宗教活动的场所,两晋为侯和吐谷浑进行宗教活动的地点。南北朝时,佛教及道教在莲花山盛行,藏、汉信徒就在山上开凿石径、石洞,修建寺庙。从此,莲花山寺院林立,僧众遍布。至元明清各朝代,儒释道三教并存,成为汉、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多民族共同的敬重之地。
那天,我上下莲花山用了6个多小时,算起来还是比较快的。5月初的莲花山,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就开始有积雪了。前半程,有台阶,山比较陡,台阶又多半修在悬崖边,移步换景,美哉。常常在一个拐弯处,还会有精心修建的观景平台,放眼望去,崇山峻岭在远处犹如五彩梯田。在淡淡云雾的笼罩下,真是如梦如幻。一路上,古迹也不少,看看相关的文字介绍,打捞一些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快哉。过了金顶,台阶和栈道正在修。有一段20多米的小路积雪过膝,右边是无处着手的石壁,左边是看着心颤的悬崖。我迈出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双手紧贴雪的表面,好像是做好了准备,一旦脚下出现什么状况,手可以抓着什么似的。能抓什么?抓雪?
这经不住细想。我不敢往左边看,生怕目光的重量把我拽下山崖;我不敢往右边看,生怕积雪掉下来将我砸下山崖;我也不敢直起身子,生怕风把我吹歪吹倒吹下山崖。那一刻,我真正领会了什么是小心翼翼。这一段路,只是路,没有风景,准确地说,再美的风景,我也没心思欣赏。
过了这平坦却极度危险之地,坡度一下子陡起来,更有一段坡度至少在60度。问题是,没有台阶,脚下全是光溜溜的石头,因其上有冰雪,更加滑。这时候的上山就真是爬了,“爬”这个字是多么形象多么传神。寻找能抓的石头,光溜溜的不行,不稳固的也不行。有几次,我只能抓住几根野草借点力。当时看远处有两个人也如我一样手脚并用地爬,其中还有位四五十岁的妇人,我给自己打气,人家上得了,我怕什么。说实话,要不是这样“打气”,我是坚持不下去的。不管了,先上了再说。我内心有些虚,但行动还是表现出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模样。这一路上,山是沉默的,我也是沉默的,只能听到我粗重的呼吸和缠绕周身的风声。我不时觉得心中的恐惧在下一秒就会让我尖叫,在那些瞬间,心头沉甸甸的,时间在虚无中停顿。有意思的是,时隔一年后,那段留下我恐惧的路和坡全修了台阶,两边还有以铁链相连的栏杆。听到这消息后,我没有一丝高兴,反而认为多了安全则少了刻骨铭心的体验。我崇尚冒险,但我反对没有充足准备和相当能力的盲目冒险。在我看来,冒险是一种征服之举,而不是以命相搏的挑战。这是尊重自我生命使然,也是对大自然应有的敬畏。
上山容易下山难,我心里想得最多的是,这原路返回时可怎么办?登顶的欲望一直被下山的恐惧所压制,明明是在上山,心中却担心该如何下山。沿来路下山,那段陡坡,的确是绝路。这是我有生以来最为奇特的一次爬山。所幸,到了玉皇顶得知,下山是另一条路,除了刚开始有一处名为“蛇倒退”的立壁,落差有10多米,需要借助铁链倒退着下来,其他都是台阶或木栈道。在轻松下山的途中,我想起上山时的担忧,就觉得好笑。因为过于轻松,我在一处最为平实的木栈道上,一个踉跄,若不是本能地抓住了栏杆,真会摔个大跟头。
我稳了稳神,索性坐了下来。这时候,那巨大的莲花在我头顶之上,在一片云雾之中。
赤壁幽谷
无言的山,被人们赋予各种各样的想象。自然界的山石,最易被人们的想象所左右,人们偏执于要看出个形状来。世界上的那些隐秘,就这样被我们大白于天下。人是高傲自大的,但又总要与自然界建立某种近乎血缘般的关系。尤其是面对雄伟高大、桀骜不驯的山,我们总喜欢寻找某个角度重新构图,将无生命的石头看成或动物或人这样的生命体,如果能从中看出神或佛的造型,那更是狂喜不已。我们在重构一个世界,一个既有强烈现实感又充满虚幻的人神同在的世界。我们内心的这种渴望,似乎早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乐此不疲,而在旅游中,更是无可替代的一个兴奋点。我们无法知晓第一个人是如何看出来的,但我们愿意接受他的指认,并且以越看越像的方式表达由衷的认同。三分像,七分看,而这所谓的七分看,其实一多半是受他人的提示或引导。
有了形状,还得有故事,“相传”“据说”是这些故事的常规开场白。有真有假,有虚有实,真实的故事被神化,神话、传说被理直气壮地讲述。我们不需要历史和科学常识,真伪搁置,一遍又一遍地讲述,神性从内心深处泛起。我们不关心那些被讲述的石头,也可以不相信身边生活的人和事,但愿意相信那些遥不可及、难以辨别的故事。这一刻,我们进入迷醉的状态,拒绝清醒过来。
话说回来,迷醉与清醒,标准是什么,边界在哪里,如若追问起来,还真是个难题。
在冶力关,丹霞地貌有三处。一处就在冶力关镇上,山形酷似甘肃天水麦积山的形态,故称其为小麦积。小镇自知名气不够,便竭力与声名远播的麦积山攀上关系。这在我们的心理上,是常有之事。不自信自我的存在,不自信个体的价值,总是行沾亲带故之能事,借用他者的光芒。山坡上,有几块紫红色的石头看似随意散落,我总把其看成几个可爱的孩子在玩耍,红红的脸庞,煞是俏皮。距冶力关镇约4公里有一座直径20米、高达50米的峰柱,被人们称为镇关雄柱,连同依偎在旁的一个大石洞,被赋予阴阳石之名。
此处原名青崖沟,后取阴阳和谐之意改名为亲昵沟,对人类的生殖崇拜既赋予诗意又不失其真。近年,人们又在阴阳石前面修了一座爱情桥。另一处就是赤壁幽谷,离小镇约5公里。听说,此名是位当地人前些年刚取的。我喜欢这名字,赤壁,既借用赤壁之战的那赤壁,又贴合此处的山石之色。在长达20公里的狭长山谷两旁,水蚀、风蚀出许多形态各异的石峰、石柱,壮观且奇妙。
赤壁幽谷的山形十分丰富,人们充分利用这样的丰富,将此建构为一个完整的世界。动物、人神、建筑,一应俱全。一块巨大的山体,仿佛一道展开的圣旨。好吧,历史随之关联,洮州地区有著名的18位龙神,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便是冶力关供奉的地方龙神,这道圣旨便是当年朱元璋册封常遇春为龙神时的圣旨。有一处名为伏蟒崖,高大且很长的石壁是蟒身,独立的石柱是巨蟒的头。来前,我做过功课,也曾多次听人讲述过这石壁的传神之形,以及同样精彩传神的传说。而我第一次看到这巨石,就觉得它像是一个历经煎熬、守望千年的男人的头颅。满脸的伤痕,真如刀刻斧凿;那暗红的一片,又像凝固的血痕。这不仅是岁月的磨砺,也是内心外化的切割。虽说这与其外形有密切关系,但我更多的是认为山是有生命的,有我无法洞悉的灵性。意外的是,面对它,我没有丝毫的悲凉,也感受不到它的孤独。我很羡慕它,在这深山之中,如此安静地守望千年万年,不为从尘世而来的喧嚣所心动,不会在风霜雪雨中迷失和屈服。它只有一种表情,而我能读到万般心绪。看不到它的眼神,但能感觉到它的目光。终年无语,却道尽无限的沧桑。
我在仰望它,但又觉得我们并肩站在一起。
我第一次去赤壁幽谷,是秋天的一个下午。苍茫的秋色中,呈红褐色的砂砾岩写满沧桑,处处可见岁月的足迹,时光在这里变得可以触摸。石壁上的沟痕,深浅不一,粗糙与光滑掺杂其中,这是风吹水冲的结果。我看不到水的存在,就连淡淡的湿润也难寻,但我感受到风还在。此刻谷中一片静止,风应该就栖居在这些沟痕里。往后退,再往后退,这满壁的沟痕,就像我爷爷额前的皱纹,就连那颜色也如他老人家的面色。我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但每次来到这块石壁前,总会想起我的爷爷。
同样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只身一人走在峡谷里。抛开了所有别人为我预设的想象以及我自己曾经的想象,只把眼前的一切当作纯粹的风景。我关注脚下的路,因为我没有走人工铺设的路,而是钻小路,甚至自己开辟新路。看看地上的那些乱石和野草,更多的时候,我眺望远处,或仰观巨石,或俯瞰山谷。偶尔,空中会有不知名的鸟儿掠过,草丛里有小动物窜过,这让周围更加空旷,更加静寂。这里被无限的孤独笼罩,渺小的我以及我那自认为巨大的孤独,突然间都消失了。幽幽深深的山谷,远离人间,似乎又是最为真实的人间。
走着走着,我开始盼望能遇见人,哪怕只是一个人。在进入山谷最深处,我这样的盼望更为迫切。上了一个小陡坡,一片平坦的空地上,除了枯黄的草,还见到一人多高的一块石头。我爬上去,眼前10多米的地方,有个人牵着一匹马正向我走来。我还没看清此人是男是女,年龄多大,就跳下石头,急速走开。不,不是走开,那时,我真的是落荒而逃。天啊,怎么会这样?
尾声
每每遇见一座山,我都爱寻找奇石。所谓的奇,只是造型或纹理暗合我的某种期待。我最喜欢的是在山脚或山顶,寻找我认为的奇石。山脚泥土里的石头,是山的一部分,又从未离开大地的怀抱;山顶的石头,远离尘世,离天空更近,风是它的翅膀。这两种石头,是我的情感所需要的,可以与我的灵魂产生互动。我会小心地拿起我看中的石头,细细地看了又看,仿佛是在看镜子中的我。
我不会带走,从来没有,与其相伴一会儿后,便将其归到原位。我的书房里也有一些石头,但那些都是我在河滩或平地的草丛里发现的。我固执地认为,这些石头希望到远方,感受山外的世界。它们流浪得太远,已经无家可归,我给它们一个家吧。几乎每次登山,我都会从山脚带一块石头,带它至山顶。而后,多数情况下,我在下山时会将其放到原来的地方或山脚的其他地方。有些时候,我就在山顶为其找一个我认为合适的地方。这纯粹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至少时至今日,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对山有自己的想象,但草垛和村庄,是众多山留在我心中的形象。常常是在远观时,我最爱把一座座山看成巨型的草垛,看成是我老家屋后、晒场上的草垛。一个人无聊发呆时,我会坐在草垛边。和小伙伴玩得最刺激的,就是躲进草垛里,让别人怎么也找不到。某个午后或夜晚,我会爬上草垛,以最舒适的姿势躺着,看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看闪烁如眨眼的星星。
在群山之中,尤其是像冶力关这样的地方,山是大地的主人,每当我在山之巅瞭望一座座山峰,我的眼前会是一座座村庄,就像我在异乡想象生我养我的村庄,更像那些我从未进入,只是草草张望过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