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压力表的规格型号 > 群众心中的马翁(第1页)

群众心中的马翁(第1页)

7年7月29日,我们一行9人在文化厅原副厅长叶增宽的率领下,冒着连阴雨,来到长安区鱼包头村和贾里村,这里是戏剧大师马健翎创作生活的基地,在此要召开一个座谈会。这是马健翎艺术研究会为纪念马健翎100周年诞辰而搞的一项活动。按照计划要出版一套《马健翎回忆录》《马健翎戏剧集》,并拍摄一部《马健翎艺术》影片等。

参加座谈的人大都到了耄耋之年,他们是贾里村和鱼包头村的村民,在这里土生土长。会上人们发言活跃,有位叫孟令杰的老人即兴写了一首《赞马院长》的诗,念道:“马老在世非寻常,艺苑魁星美名扬;《大家喜欢》《血泪仇》,《赵氏孤儿》誉城乡;统购统销来我村,和风细雨功辉煌;于今诞辰一百年,昔日风范民难忘。”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叙说着。村里人和戏曲研究院的同志,常来常往,十分熟悉。马健翎在这里搞过很多社会运动。成立高级社时,他给好多社都起了名字,贾里村叫“北斗星”社,鱼包头叫“前进”社,皇甫村叫“兴盛”社。当时乡村里流传着一个顺口溜:“王莽凭的长安县(政府),贾里村凭的研究院……”马院长他们都能按政策办事,实事求是,坚持说服教育群众,不粗暴武断。要求社员走正道,勤劳致富。所以村民都比较安分。“文革”中没有乱打乱闹的事,没有给研究院及马健翎贴过大字报。

马健翎及研究院创作的许多戏,如《蟠桃园》《粮食》等,都包含这里的素材,一些事件和情节就发生在这里,剧中主人公党支部书记党虹就是队上的何某某,共产党员苗志诚就是张某某。村里人进城到研究院礼堂和南大街剧场、西大街实验剧场看戏,是很平常的事,只要说一声是贾里村或鱼包头的,就进了剧场。研究院经常开车来拉社员去看戏,也送戏到村里。还帮助村里排戏、购置服装和乐器等,借了研究院一面很好的工字锣,一直没还。研究院的许多演员,都是从村里招考的娃娃。后来很有出息,对文艺做了贡献,给乡亲们争了光。

老人说,我们这里地处台塬,名叫“神禾塬”,马健翎院长按照地势给村里搞了长远规划,现在花园式的房屋、院子模式,就是那时计划的。还修建了一些梯田、水利、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这一带群众世世代代都用的是旱厕,不卫生,用土量大,很不方便。马院长提倡水茅化。开始没有人行动,他就让干部带头,后来普遍都用了。人们都说,方便、卫生,减轻了劳动量,还告别了粪土反复搬家的笨重体力劳动。

马院长以及研究院其他来这里体验深入生活的人,和村里人都很熟悉,也很亲切,由于工作的需要,经常住在群众家里,吃派饭,与社员一起劳动。所以,谁家有啥事都知道,连生了娃都要找他给起个名字。马院长十分谦和,平易近人,没有一点革命老干部和大作家的架子。他闲了就拄着拐杖到村里转,走这家入那户,问东问西,看有什么困难。他经常拿出衣服和钱,给生活过得不好的人。他遇见人说话时,如果困了,就随便找个地方坐下,继续谈,很随意,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他还培育了一批乡村干部和积极分子,从生产队、公社到县上都有。当时的大队书记,就是他最早培养和介绍入党的,还介绍社员刘某某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与会的还有村主任田建校、党支部书记孟成瑞等。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马健翎和省戏曲研究院的好处说不完。如今的贾里村有1600多户、6700余人。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村民安居乐业,经济飞跃发展,交通便利,家家有存粮,户户有存款,许多人买上了汽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