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人类永恒的话题 > 平淡厮守 恩爱佳偶(第1页)

平淡厮守 恩爱佳偶(第1页)

记如东县洋口镇池塘头村六组宫长元、缪祝兰夫妇有人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祈盼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有人说:真爱就像魔鬼,信的人多,看见的人无!在我们可见可感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往往只会经历到平平淡淡的厮守。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物质时代,正是这平平淡淡的两厢厮守,往往能酿造出爱情的美酒,历久弥香,沁人心脾。

———题记

2010年8月20日,早晨八点半,我们从如东县城掘港出发,驱车前往如东县洋口镇池塘头村,慕名探访一对百岁恩爱夫妻。一路上,道路宽畅,洋楼林立,风车转动,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县民政局的同志给我们介绍如东来那可是如数家珍,倍感自豪,我们也不禁被他的情绪所感染,开始对这个海滨小城刮目相看了。如东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闻名遐迩的“海鲜之乡”“教育之乡”和“文化体育之乡”。如东是全国优质粮、棉、茧、生猪、中华绒螯蟹苗生产基地,海鲜产品冠甲天下,品种多达1000余种,其中名贵海鲜50多种,是全国最大的文蛤和条斑紫菜生产出口基地,被命名为“中国海鲜之乡”;如东尊师重教,基础教育全国闻名,高考成绩连续16年名列江苏省前茅,赢得了“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东”的美誉;如东文化底蕴淳厚,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明礼诚信,被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县,是江苏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和江苏省文明城市。目前,如东正举全县之力,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东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三张靓丽名片。

截至2010年12月底,如东县105万人当中,健在的百岁老人有134位,百岁老人占比超过联合国标准5个百分点。如东连续3年同时健在三对百岁夫妇,他们恩爱了八十年,至今仍是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他们是家住大豫镇周墩村十七组,同为102岁的吴田成和张国英老人;家在新店镇胡港村的汤锡却、花全英老人和家住洋口镇池塘头村的百岁夫妻宫长元和缪祝兰老人。相濡以沫的百岁夫妻一路走来一定历经过困苦和磨难,然而能彼此坚守,不离不弃。如东的这种长寿夫妻现象在全国实属罕见。

不到一个小时,我们来到全国最大的人造渔港所在地洋口镇。我们把镇上同志和大学生村干接上车,在他们的指引下往老人所在的村子走。一路上,他们告诉我们,这个村子的村民靠出海打鱼为生,现在村子里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十几个,八十岁以上的有三四十个,是个名副其实的长寿村。

村里的道路还算宽畅,我们很方便地来到了一幢农家小楼前。眼前的一幕使我们的眼球为之一亮:一对白发老人相对而坐,正在手不停歇地剥着新收的黄玉米棒子。男老人穿着平角短裤,打着赤膊,女老人上身白色短袖,下身穿格子裤。我们赶紧端起相机,记录下这和谐温馨的一刻。女老人见有人来了,忙用手推推男老人,嘴里说着:“来人了,快去穿衣服。”在场的人们都会意地笑了。

这两位老人,丈夫叫宫长元,生于1909年,妻子叫缪祝兰,生于1910年,生育一个儿子,抱养一个女孩。而今已是四世同堂。儿子、儿媳、孙子、孙媳都在身边,玄孙、玄孙女都在无锡发展事业。

这两位寿星精神头十足,硬朗的身板让我们不敢相信他们竟是百岁的老者。听家人介绍,两位老人只是耳朵听力不好,其他都很康健。

在一旁的邻居说:这对老人就像是昨天刚结婚似的,非常恩爱。年轻的大学生村干小缪说,我以前只见过电影电视上的“携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动人场景,来到这个村后,我经常可以看到这对百岁夫妻的恩爱的举动。正如一首歌中所吟唱的美好愿望———“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这首歌真的好像是专给这对百岁寿星所谱写。

16岁独闯上海滩

宫长元16岁开始在家务农,年少的他感觉务农实在难有出息,就暗下决定,打算独自去上海闯荡。他没敢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悄然来了个不辞而别。当时家里穷,没有路费,他就向邻居家借了块布,去集市卖掉才有了盘缠。他在上海闯荡了一年光景,再苦再累的活都干过,主要是一些肩挑手拉的苦力活儿。家里人见孩子不见了,就托在上海做生意的邻居帮助四处寻找,终于找到,又苦于家里没有劳力种地,遂被强送回洋口老家。回家后的两年,家里人为了拴住他的心,请人做媒娶了妻子缪祝兰,结婚后,两人感情甚好,这才让他打消了外出闯荡的念头。

勤勉持家谋幸福

苏北解放后,宫长元家在土改时被划分为“富农”。虽是所谓的“富农”,却也常常为温饱而揪心,随着儿子的出生,生活更显得拮据。为了让家里生活得更好点,宫长元决定下海捕鱼,然后徒步到二十几里外的集市去卖钱补贴家用。这样,缪祝兰就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家务活和地里的活都要干好。

在那个时代,科技还不发达,下海捕鱼的风险是很大的,沿海渔村的寡妇每年都有增加。有一次在海里捕鱼,突然刮起狂风,下起暴雨,潮水暴涨,宫长元的小渔船被掀翻了,他拼死抱着一根木桩在海上漂流了整整一天后,才被过往渔船发现救上岸来。从此,缪祝兰就再也不允许他下海了。对于妻子的好心,宫长元起初不能接受,一个男人不出海,憋在家里,家里的日子怎么过得起来呢。为了打消宫长元坚持出海的念头,缪祝兰当着老人的面对宫长元说:“哪怕在家里饿死,也要死在一起。”

见再也拗不过妻子,宫长元就安心干起了种田的行当,逐渐成为种棉花、长稻子的行家里手,当上了队里的劳动组长,还好几次参加县里的海洋围垦工程。不管宫长元做什么,缪祝兰都是丈夫身边的助手,一起摘棉,一起割稻。岳父母家的地也是宫长元去帮助耕种。宫长元还记得每次去海边参加为期一个多月的围垦工程,缪祝兰总要为他准备包裹,在被子藏上几个脆饼以备充饥。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宫长元是顾不上回家的,缪祝兰在家里就要把丈夫的工作也接过来,还要照顾好年老的双亲。

这些年宫老汉年岁大了,但每年他家的麦子、水稻收割都由他开镰。农闲的时候,老人也闲不住,经常主动要做诸如剥花生、剥玉米、择菜这一类力所能及的事情。尽管年过百岁,但两位老人的生活很有规律,平时能自己做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儿孙,小的衣物都是自己去洗晒。

平和乐观心眼好

抗日期间,有文化、教过书的哥哥被日本人逼迫做了伪乡长。宫长元就利用伪乡长弟弟的身份多次帮助被欺压的街坊邻居,有一次还冒死救过一个叫容光达的革命青年。

村里有户人家生了9个孩子,实在无法养活,宫长元和缪祝兰不谋而合,主动前去抱养了一个女孩,他们对这个孩子如同己出,一直把孩子抚育长大,结婚成家。

“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哥哥有过做伪乡长的经历,加上自己的富农身份,他们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由于宫长元老人人缘好,村里没有人批斗过他们,但家里值钱的东西被没收,大门被贴上封条是免不了的。全家人只能睡在门外,但他们逢人都是乐呵呵的。深夜里,两人在屋外搭个草铺,互相安慰,说要相信党和政府,总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在采访的时候,缪祝兰握着县老龄委副主任詹洁的手,不停地说着:“共产党好!毛主席好!”

每逢过节或家里办喜事,宫长元总是一个人拄着拐杖跑上三里路去理发店理发,他的发型很有趣,七分头。回来还要照着镜子看半天,乐呵呵的。

相敬如宾蕴真情

目前,二位老人身体状况很好,村里医生说他们有着五十岁人的心脏。他们平常行动虽慢,但活动利索,很少感冒。据二老的儿媳葛翠玲介绍,她嫁入宫家近五十年,从没有见过两位老人红过脸。劳动时,两人如影随形;到了吃饭的时间,如果有一方没有到场,那么另一方肯定起身去问问情况。吃饭的时候,老人总喜欢往对方的碗里夹菜,生怕对方没有吃到。有时候,喝下午茶的时候,给他们先泡了一杯奶茶,两个人还要推让再三,直到第二杯来了,才安心端起来喝上一口。两位老人早睡早起,每天下午都要午休一会,晚饭后有时候两个人还手牵手去村口散步,然后回房间一起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节目。最令人称奇的是,两位老人在一张床上共枕81年,只有那次出海落水的晚上没在家。

晚上睡觉的时候,两位老人只要有一个醒来,还会轻轻推推对方,生怕哪个有什么闪失,半夜里,两人还都起来吃点夜宵。

宫长元喜欢吃刺少的鱼肚子,缪祝兰则吃刺多的鱼脊背。宫长元爱吃瘦肉,缪祝兰就养成了爱吃肥肉的习惯,八九十岁的时候能吃半斤,现在控制在每天一两,如果哪天看不到肉,就会发点小脾气。早晚餐以玉米、大麦稀饭为主,中午米饭,饭量中等。有时候晚上睡觉前,还会冲点芝麻糊、阿华田等保健品垫补一下肚子。

当我们问及两位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一旁的儿媳妇说,除了我们家族有长寿史、生活起居有规律、心态知足平和、儿孙孝顺等诸多元素外,她感觉他们夫妻八十年的恩爱相伴是长寿的重要原因。

时过一年后的五月中旬,我们再次去看望两位百岁老人,遗憾的是宫长元老人刚刚在几天前辞世。缪祝兰一见到我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一提到老伴,她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她的儿媳妇告诉我们,宫长元去世后,缪祝兰十分难过,只要子女不在身边,就会默默地流泪。宫长元去世时,村子里和镇上来了千把人为老人送行。

二〇一二年五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