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到这个世上,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也承受了亲人被诛的惨绝之痛。无儿无女的她能在后宫得养终老,却无人真正关心她是否开心、幸福。她这一辈子,是一颗成功的棋子,一棵把握住风向的小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孤”,唯独不是一个品尝过爱与被爱滋味的女人。一生荣华尽不得,寂寞幽居的岁月里,整个长乐宫仿佛都能听到上官氏轻轻的叹息声。声音幽幽,听得风儿、花儿、虫儿都安静了下来,只有明月独照,年华老去。
明月似团扇,月圆人不圆
孝元皇后王政君是西汉王朝最后一位入主长乐宫的太后。王政君历经宣、元、成、哀、平五朝,更亲眼看着自己的侄子王莽改汉自立,一生经历大风大浪,她始终得以保全自身不被影响。王政君做太子妃时,不甚得宠,但她非常幸运地生下了皇子刘骜。宣帝非常喜爱这个长孙,出入时常带在身边。元帝继位后,王政君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后,她的儿子刘骜也很快被封为太子。刘骜年轻时是个模范青年,为人谨慎,好学上进。《汉书·成帝纪》记载,刘骜做太子的时候,居于未央宫以北的桂宫。有一次,父亲汉元帝召太子前往未央宫,刘骜匆忙出行,不敢跨越直城门大街上皇帝专用的驰道,因此一直沿着大街向西,由直城门上越过驰道,拐弯回来,向东进入未央宫作室门。
这么一个恭顺勤谨的年轻人当了皇帝后,却仿佛换了个人似的,沉迷酒色,不能自拔。其中的原因,或许外戚干政是最合理的解释。汉成帝登基后,王氏一族异军突起,在王政君的授意下,王氏一族“一日五侯”,风光无限。当年的太中大夫刘向描述王氏家族的鼎盛:今王氏一姓,乘朱轮华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尚书、九卿、州牧、郡守皆出其门,管执枢机,朋党比周……历上古至秦、汉,外戚僭贵未有如王氏者也。
强大的母族势力夺走了相当多的皇权,使成帝亲政处处受到掣肘。从小生长在后宫的刘骜没有经历过风浪,太平天子既没有遭遇汉武帝成长时国家的外患不断,本身性格也柔弱,导致他对母舅一族既厌恶,又离不开。朝中大事,每每都要决于舅舅王凤,他才感到既放心,又安心。
故而,当外戚势力铲除不掉时,成帝干脆全部打包交给母亲的家族处理,自己则当个甩手掌柜,心安理得地不作为,去过逍遥快活的日子了。
班婕妤就是见证了成帝个性转变史的那个女人,只是成帝的转变带给她命运的翻转,连饱读诗书的她自己都没有料到。
班婕妤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妃,她拒绝与皇帝共乘一辇的故事历来颇受世人称颂,太后王政君曾称赞她“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班氏入宫后不久就得到了成帝的欣赏和宠爱,并为皇帝生下了一位小皇子。可惜孩子几个月后就夭折而亡,此后,班婕妤再未生育。班氏的美名不全依赖她的美貌,比之赵飞燕的婀娜善舞倾国貌,班婕妤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种从诗书中熏陶出来的见识和气度,在关键时刻保全了她的性命。
赵氏姐妹以无权无势无背景的微寒出身宠冠后宫,迷得汉成帝神魂颠倒,直呼“吾老是乡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云乡也”。赵氏姐妹骤然富贵,一时贵不可言,然而她姐妹二人要想在这深宫中长久立足,除了牢牢抓住成帝的身心外,再无外戚贵胄可以依靠。她们对皇帝的“霸占”
引起了皇后许氏深深的不安与痛恨,万般无奈之下,许皇后只得祈求神明保佑,却被赵氏姐妹污蔑在宫中行巫蛊诅咒皇帝和怀孕嫔妃。西汉王朝对巫祝十分忌讳,戾太子刘据就曾因为江充诬陷其巫蛊诅咒武帝而自杀,牵连者达数万人。许皇后很快就被收回印绶,移居昭台宫。因为班婕妤在赵氏姐妹入宫前深受成帝宠爱,二人为了剪除情敌,不让班氏有复宠的机会,便诬陷班婕妤也参与了巫蛊一事。成帝责问班婕妤,她从容应对:妾闻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修正尚未得福,为邪欲以何望?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诉;如其无知,诉之何益?故不为也。
这一番说辞冷静理智,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不仅让汉成帝打消了疑虑,还让他想起了班婕妤往日的种种好处来。因此,成帝不但没有责处班氏,反而厚加赏赐。
许氏被废后,赵飞燕获封皇后,入主椒房殿,而赵合德的昭阳殿也让成帝日日夜夜缱绻留恋。班婕妤经历了巫蛊事件的陷害,又眼见赵氏姐妹贵倾后宫,她早已明白自己再度被构陷是迟早之事。识时务者为俊杰,班婕妤奏明成帝,自请前往长乐宫侍奉太后。上奏得到获准,班氏从未央宫增成舍搬离,此后一直在长乐宫侍奉王太后,闲时读读书,聊以自慰。《汉乐府全集》里收录有一首托名班婕妤所作的《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对成帝的爱,既深又浅。爱之深,是因为成帝是她今生唯一的丈夫,也是她今生唯一托付之人,以她的心性和教养,对成帝的爱一定是深沉而忠诚的。爱之浅,是因为班婕妤今生对爱情的理解脱不开她饱读的那些诗书中对女子如何去爱一个人的定义。当她每次觐见皇帝都要依照古代礼节参拜时,当她拒绝同辇并以桀、纣比附成帝时,她也许认为这就是爱一个人的最深情的方式。爱他,就要对他好,因为他不是普通男子,他是帝王,那么爱他就要辅佐他成为一代明君,受万人景仰。书上是这么教一个女人如何去爱男人的,她爱他,所以依照书上所说的,他一定也会爱她如宝,两情相悦,相敬如宾。
巫蛊之祸让班婕妤看清了书上那一套说法的虚伪和无用。原来爱一个人,单有真心是不够的,相敬如宾不过是情感冷淡的委婉说法。两个人在一起长久快乐,爱着对方所爱的,痛着对方所痛的,才是最刻骨铭心的爱情。当然,想要长久,还需要一点手段才能抓住男人的那颗漂泊不定的心。可是,连祈祷神明保佑她都不屑为之,又岂肯靠耍弄手段心机邀宠帝王?急流勇退,失去了爱人,至少可以保全性命。请奉长乐宫,既是班婕妤的无奈自保行为,亦未尝不是她入宫数载、恩爱数年后,彻底看清了爱情本质后的寒心。这首《怨歌行》是否出自班婕妤之手,很难确定。虽然《文选》《玉台新咏》和《乐府诗集》中均将此诗认作出自班氏之手,然而《文选》李善注又引《歌录》云:“《怨歌行》,古辞。”所以说它是班婕妤的作品,缺乏足够的证据。实际上,巫蛊之祸以后,以班婕妤的聪慧和见识,她一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成帝的昏庸和自己的危险处境,所以才会自请前往长信宫,退一步的举动也更加表明了她对成帝的失望。如此一个清醒、机智、冷静的女人,从爱情的幻梦中醒来后,心中已然明了现实的冷酷与无助,因此内心是不太可能聚集太多伤感和幽怨的情绪的;相反,她会以更加理性的头脑去分析眼前的困境,保全自己和班氏家族的长久平安。所以,在班婕妤做出自请侍奉太后的决定的那一刹那,她对成帝的爱也就随风而逝了。至于《怨歌行》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怨愤之情,以班婕妤的气度和修养,应当不会如此。
绥和二年(前7)三月,汉成帝在温柔乡里流连缱绻,终于实现了老死于此的梦想,崩于未央宫的昭阳殿,赵合德畏罪自杀。班婕妤请命前往延陵守墓,以终其身,王太后允其所求。班婕妤会不会主动提出看守陵园值得商榷。她能以急流勇退之态保全性命,是看透了成帝待她日益冷淡后的心如死灰,所以退居长乐宫请奉太后,对成帝的恩爱恐怕也不如昔日深重,只求在深宫平安终老。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主动提出来去看守陵园,就很难符合班婕妤的心理逻辑了。实际上,西汉创制以来,一直有先帝驾崩后,后宫无子嫔妃奉命出宫看守陵园的祖制。《汉书》中记载:
武帝时,又多取好女至数千人,以填后宫。及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又皆以后宫女置于园陵,大失礼,逆天心,又未必称武帝意也。
昭帝晏驾,光复行之。至孝宣皇帝时,陛下(元帝)恶有所言,群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
从西汉的实际情况看,有子的妃嫔会跟着儿子前往封国生活,安度晚年,史书中未提及无子妃嫔们殉葬先帝的规例,所以按照汉家规制,后人所谓班婕妤请命看守陵园,真实情况应该是循例前往。《汉书·外戚传》明确写道:“至成帝崩,婕妤充奉园陵。”如此一来,班婕妤一生的情感轨迹便可了然。佳人如斯,风光不过数载,既得保全,却终究要为一个寒透了自己心的人独守陵园。
相爱的人,日日厮守还嫌时间流逝过快;恩断义绝的人,一刹那的对视都是煎熬。才貌俱佳的班婕妤,生命的最后一年,在孤寂冷清的死人墓园里,每天与石人石马无言相对,看春花随流水,听鸣虫草木间。草木花鸟不知人意,她连叹息的意愿都没有了。这个饱读诗书、心性颇高的女子,活到最后,真如槁木死灰一般,生命的激情被幽深寂寞的汉宫庭院一点点吞噬,清醒机敏的才思也没能保全生命的美好,连落寞都没有,只有冰冷的石人石马那一双双冰冷的眼睛催促着她赶赴死亡的终点。
在为成帝看守了一年的陵园后,班婕妤凄然离世,时年四十余岁。
延陵的一角,有一处孤独的坟冢,当地人称之为“愁女坟”“愁娘娘墓”,这“愁女”“愁娘娘”,便是才貌双全的一代佳人班婕妤。
长乐宫缓缓落下帷幕,在这里曾经居住过的女人们,成也好,败也罢,都卸去了浓妆艳抹,静静地退到历史最幽深的角落里,悄无声息。此后,这座宫殿依然发挥着它的作用,接待来来往往的皇亲贵胄,继续热闹着,也继续寂寞着。
长乐宫,真的能带来长久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