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舅舅看来,现在四爷府上忙,那咱和十爷说好了,反正康熙都会知道,自己要求也不高,又不要求分皇陵里的东西,自己只要求,以后宣传开来的时候,就说是自己发现的不就成了?
因此,谁报上去的,其实都没啥不是?
不过,侍书考虑得便多了。
和四爷说,倘若四爷反对,再和十爷说也成,万一惹恼四爷,到时候,倒霉的,可是沈琳母女四人。
你说沈琳倒霉了,沈舅舅的姐姐姐夫会有好日子过?
沈舅舅对沈琳倒还不怕,主要是,年轻的时候,没少被沈琳姐妹骂过,你说身为长辈老被晚辈骂,自尊心能好受?
因此,那时候沈琳生了两女儿,他一直挺幸灾乐祸的,当然了,后来沈琳生了六阿哥,他也挺高兴,说来,他还是个心里十分矛盾的人。
又不想沈琳过得好,又想沈琳过得不要太糟糕。
可对姐姐还有姐夫,特别是姐夫,沈舅舅便有愧疚之情了。
要知道,那时候姐姐为了帮自己,连人家沈家的家传之宝也给卖了,姐夫也没说啥,虽然后来是沈琳给四爷做了妾,有了银子把那东西给赎了回来,不过,对姐夫,沈舅舅始终是有愧疚之情的。
因此,侍书也一直拿人家姐姐,姐夫来说事,要不然,按照沈舅舅那说是风就是雨的性子,估计早跑京城找十爷去了。
不过,侍书也和沈舅舅说好了,倘若弘晖的婚事过后,自己再去一趟京城,还没消息,便许他把那个消息告诉十爷,要不然,便没得商量。
沈舅舅还算分得清轻重,便也答应不再闹腾,专心打理起铺子的生意来。
小汤山行宫经过几年的建造,基本是成了形,至于贵族们的别院,也建得七七八八,核心部分的都建得差不多了,至于离得比较远些的,便是七零八乱了。
沈舅舅那时候收到的风声晚,因此,和沈老太太合伙买的地儿,虽然也有泉眼,只不过,离得远了,价格又开得高了些,因此,也没法卖出去。
沈老太太是倾向于把地自己建,反正和镇的距离有些远,倒不如建个像客栈一样的,可以赚些银子,特别是康熙前来渡假的时候,怎么着也会有侍卫啊或者别的人,未必有宿舍,那么,咱可以提供不是?
不过,沈舅舅是个心思灵活的,觉得,客栈能赚多少银子啊,还不如搞个声色场所呢。
镇上有高级的花楼,咱在哪儿开个低级些的,专供级别低些的人玩乐,只要价格公道,那银子虽然没有高级的赚得多,可总比开花楼赚银子吧?
应该说,沈舅舅的这个想法是好的,不过,一说出来,便立即被侍书给否决了。
这沈舅舅开花楼,人家嫁出去的女儿以后在婆家怎么做人?
他的几个儿子还没娶媳妇呢,以后还有哪家的良家姑娘愿意嫁进来?
自己的亲女儿怎么嫁人?
更何况,开客栈那是因为,以前一开始的时候,生意不好,大家可以慢慢摸索,等后来上了轨道,虽然人多了,可大家也习惯了。
你说你开花楼,妈妈桑和拉条牵线的总要有吧?
你哪儿找?
打手哪儿找?
姑娘哪儿找?
这全部是很事实的问题吧。
最重要的是,客栈里有四爷的人,可是方便很多。
可你开花楼,怎么和四爷去说?
难道让沈琳和四爷说,自己的舅舅妈母要开花楼,请他赞助几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