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对一些朝臣或者是贵族来说,弘时更加适合吧?
首先,弘时不出色,以后上了位,朝臣们更加有发挥的余地,让人家能更加的施展他们的抱负。
基本太过出色的朝臣未必会喜欢像四爷这样强势的帝王。
帝王太强势,太能干,这不是显得人家蠢么。
人家也是很好为人师的。
第二,人家后院的女人并不多,那么,以后咱可以送女或者送侄女入宫啥的。
第三,人家是嫡子,虽然是嫡次子,可嫡次子也是嫡,人家上位,比任何人上位,更加要名正言顺。
所以,清流和贵族们,压根不会多说什么。
而现在和弘历搞在一起的,那就是军队方面了。
沈琳之所以没把弘历看在眼里,或者说一直让扎拉芬和弘时交好,是觉得,弘历不是历史上的弘历,四爷也不是历史上的四爷。
四爷现在可挑选的比历史上的多,所以,弘历他上不了位。
更何况,你看看现在,弘历干得是些什么蠢事!!
特别是齐妃,在宫里和年氏舒穆禄氏结交上了,这在沈琳看来,那简直是不作死便不会死。
自从康熙死后,西北的军权到了年羮尧手里。
在四爷看来,西北的军权方面,还是交给年氏的二哥才放心,毕竟,年羮尧的一切来源于四爷,自然肯定抱四爷大腿。
而原本在西北的纳尔苏也好,或者是别的宗室子弟也好,人家未必真会把四爷看在眼里。
因为人家的位置是是康熙安排的。
所以,康熙一走,西北的军权就换人了。
纳尔苏和那几个宗室子弟回来后,西北哪儿,就有好多参奏他们的事。
在沈琳看来,那真不是什么大事,你想啊,人家媳妇啥的不在西北,生理需求总要解决吧?
对,军队确实有特殊的军鸡方面,可问题是,人家是宗室子弟,又是贵族,又是将军的,你总不能让人家和一般的将士共享吧?
那么,人家在西北的一些城里,安置个外室,太正常了。
可年羮尧一上来,不知道是他想这么做,或者是四爷授意的,反正西北参奏那几人的奏折如雪片般的飞来。
本来就是投闲的几个人,被四爷勒令在家闭门思过。
在沈琳看来,人家功过相抵算是轻的了。
而舒穆禄氏家的几个伯叔子侄的,虽然不是特别的显才干,可在地方上,倒也是能说得上话的。
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弘历夺嫡的本钱,可比弘时厚多了。
倘若沈琳不是现代人,也会如此觉得,可问题是,她是,她更加懂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
儿子太过优秀,拉拢群臣,这在帝王看来,你想暗示什么?
沈琳和弘时说了些话,最后说了句,“你现在这样其实才是最好的。”
沈琳能说的,也就只能是这样,至于人家听不听得进去,那是人家的事。
一般做父母的,总不会亏待吃亏的儿子。
特别四爷还是个特别负责的阿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