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看着刘协,等着他的回答,刘协脸色一喜,“好,我这就去试试!”
高干只是笑了笑,这要是盲目的用,那可就不太妙了,只是看着刘协的样子,已经是迫不及待了,一旦推行开,那就好玩了!
刘协在那里写着什么,高干只是喝着面前的茶水,没一会儿,刘协就写好了,一边的黄内侍就拿到了高干的面前。
“高卿看看,这样成不成?”
高干仔细的看了看,其实也就是一个空架子,里面要执行的东西还是很多的,而这个是没有经受过现代教育的学生写不出来的。
“陛下还需要仔细雕琢,不如请杨氏、卢氏的人来看看?他们都是忠心于汉室的,想来应该会大力支持陛下改革的。”
刘协点点头,脸上的笑容就没褪去过,“好,晚些时候,我就下诏书让他们进宫一趟。”
高干一边说完了,一边又起身,“臣还需要回去陪内子上街买买东西,就先告辞了。”最主要是,那些人来了,肯定会给刘协绊子的,如果他在的话,有些事情就不好说了。
第一位全面推行科举的皇帝可以世家干趴下了的,他可不想成为那样的人。之所以在并州等七地可以推行开,完全是因为这些地方的世家力量还没有真的成型,而且有一部分世家都是不参与到这里面的。
他分了举孝廉的名额给各个世家,加上他个人的威信,这才让那些世家没有反抗。但是刘协就不一样了,现在的他空有一个皇帝的名号,下面的人真正能听话的又能有几个?
而且没有高干的支持,就司隶内的世家都够刘协喝一壶的了。现在的刘协可是一点根基都没有的,或者说,根基十分浅薄的。
一旦开始推行科举,那意味着支持他的世家也都在打压的范围之内,这才是最可怕的,一旦君臣离心,这就是他的机会了。
刘协空有一身抱负和急于求成的心,但却有些短见了。
刘协也没有阻拦高干,只是点点头,“去吧去吧。”
高干淡笑着离开了宣室殿内,黄内侍一路送着高干离开了皇宫,一直到了皇宫外,而高干拜谢之后就转身带着随从离开了。
想想杨氏和卢氏,那都是世家出身的,恐怕都在表面上附和刘协,暗地中各自使着坏。毕竟他出试卷可是找的庞德公和黄承彦,去年还把司马徽给请出来了,那出的试卷质量自然是要高的。
相比而言,刘协一时没想到这些,而他们都是隐士,本来就不喜欢官场这些弯弯绕绕的,肯出山帮他也只是看在评察天下名士。
如果是刘协出面,没有诸葛亮和庞统他们的点播,只怕会像当初刘表请司马徽时吃了闭门羹一样的下场吧?
而如果让杨氏和卢氏请大家名士,那必定也是亲近他们的,所以不出两三年,刘协的这个改革不仅会失败,而且还会君臣离心。
在那个时候,他这边的科举已经收拢到了足够的人才,到时候一旦刘协禅位了,那他就能全盘接手世家的位置。
科举虽然不是最好的法子,但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法子了。能一直沿用一千三百年的制度,自然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回到了府邸中,高干一边笑着走到了后院,就看到了荀萦趴在了桌子上睡着了。缓缓坐到了她的身边,出身荀氏,书香门第的,也算是懂些诗书了。
刚想要把荀萦抱回屋子,荀萦的眼睛就睁开了,“叔叔,你回来啦?”说完,就歪在了高干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