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 > 第26部分(第1页)

第26部分(第1页)

容美备,千古第一。”

中宗听了,满心欢喜,没想到无意中留下的那点痕迹,竟产生这么大的轰动效果。他自己也觉得当初决策的英明。

当然更满心欢喜的是韦氏皇后,一个荒谬绝顶的开始,竟会炒到这样一个庄严肃穆的结局。这是一次考察,看来这批人没有白养。他们就是我将来当女皇的忠实可靠的臣僚。

这一切,都被太平公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当初,母皇武则天登基前不是也频频出现祥瑞吗?什么三脚乌鸦,五脚龟,什么洛水“宝图”,汜水“瑞石”,还有什么大明宫顶上黄昏的五彩云,夜半的流星雨……那裙子上的祥云只不过是当年母皇把戏的翻版,是更拙劣、更低级的翻版。

然而拙劣也好,低级也好,却有那么多人帮她玩,而且玩得那么起劲,就连崔湜也参与其间帮闲凑热闹。

一想到崔湜,太平公主就满腔怒火。昨天才听说,他不仅在修文馆里与上官婉儿混上了,还与韦氏混上了,甚至还跟安乐公主混上了,怪不得这么久也见不到他的人影哩。想想,当初那些山盟海誓全都是欺人之谈。原以为他知书识礼,但知书识礼更把世事看得透,做起事来更寡廉鲜耻。

大概这种人在官场上混得太久,学坏了。真正的心腹,真正的知音要在年轻纯洁的书生中去找。

太平公主把目光盯在那些来京应考的书生身上。

果然有个书生正在找上门来。

书生王维,山西祁县人。他自幼喜欢音乐。绘画,九岁时便能写诗,十五岁写《过秦王墓行》,十六岁作《洛阳女儿行》,十七岁那年写出有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

独在异乡为异容,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播茱萸少一人。

千余年来,为人传诵。

因为王维具有很深的文学艺术造诣,京城的王孙公子,文人墨客多与他有交往。其中,与相王四子歧王李隆范关系尤为亲密。

这天,王维对李隆范说:“进士考试临近,听说考生张九臬托人走太平公主的门子,请她写信给主考官举荐他为第一名状元。不知可否请隆范兄帮我去找找太平公主,写信举荐一下?”

李隆范听了,沉思片刻道:“此事不难,但姑妈太平公主脾气有些倔,直接去找她,可能要碰壁,不如这样:你抄上你的诗作十篇,准备好琵琶一曲,过三天到我家来,我自会设法帮你。”

王维照办,如期而至。

李隆范对他说:“今天要委屈你一下,你穿上随从的衣裳,抱上琵琶,带着你的诗卷,随我到太平公主的山庄,一切听我安排。”

王维点头称是,随即上了李隆范的马车,一路说说笑笑,到了太平公主的南山山庄。

今天太平公主宴请宾客,王维随李隆范进了宴会厅。

宴会开始了,乐妓奏起迎宾曲,唱起劝酒歌,舞伎跳起了羽衣舞。宾主在歌舞声中杯盏交碰,饮酒作乐。

太平公主眼尖,见侄儿歧王李隆范身后站着一个风度翩翩面目姣美的少年,便问道:“侄儿,你身后站的这位少年是谁呀?以前像没见过。”

李隆范起身道:“姑妈殿下,他是一个乐手,弹一手好琵琶,我让他弹一曲您听。”

说罢,示意王维。王维从身上取下琵琶向太平公主一揖,说道:“公主殿下,在下献丑了。”

说完,手弄琴弦,调好音阶,一片哀婉凄切之声便从他那灵巧的手指间传出。

起初,满座客人尚未注意,有的劝酒,有的交谈。突然间,一阵悠扬说耳的琴声如春风徐徐吹来,扣人心扉,动人心弦,把所有的客人全都镇住了。弹到后来,如泣如诉,如歌如吟,似长声哀叹,像吁嘻悲呜。在座客人个个听得如痴如醉。及至琴声戛然而止时,人们才似乎从一场美妙的梦中醒来。即使醒来,都还在回味和品咂。

太平公主听罢,感叹不已,赞道:“这等美妙的音乐,只应天上才有。不知叫什么曲名?”

王维道:“曲名《郁轮袍》。”

太平公主又问:“请问你的姓名?”

“在下王维。”

李隆范又说:“这王维不仅弹的好琴,还写的好诗。据我看,眼下长安城还没有能超过他的。”

太平公主很有兴趣地问道:“今日带的有吗?”

王维答道:“带得有。”说罢,便把所抄之诗呈上。

太平公主展开诗卷,第一首便是《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不是‘阳关三迭’吗?我还以为是位老先生写的呢。”说了,太平公主继续往下看,是首五言绝句《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