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珊瑚摆件是在闵乔氏放出风声之后的第六天卖掉的,也就是距离闵辉成亲只过了三天。
价格和闵乔氏比预期的还多了一点,最后卖了十二万两,买家是一户商贾,说是买来送礼的。
闵乔氏可不在乎那红珊瑚摆件最后会转到谁手里,反正钱给到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银货两讫。
拿着钱,闵乔氏振臂一呼,“出发!”
然后,拿到钱的第二天,一行人就马不停蹄的离了京。
只是,等到出了京城,闵乔氏才恍惚间想起来,自已好像忘了什么事。
***
与此同时,闵乔氏声势浩荡的离开侯府之后,何氏和吴氏才反应过来,闵乔氏这是要出远门?
两人急吼吼的跑到松鹤堂打听,这才知道闵乔氏居然要南下。
吴氏连忙回去找闵悦希商量对策。
何氏也赶紧派人去大理寺通知闵荣。
太夫人离京远行,侯爷和侯夫人以及管家的何姨娘居然都不知道!
宣平侯府内瞬间闹闹哄哄的,说什么的都有。
很快,就连外头的人都知道了这件荒唐事。
不消半日,“宣平侯府太夫人离京,宣平候两口子竟然一无所知”的八卦消息就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
有人这回算是彻底信了宣平侯夫妻和闵乔氏不和的传言。
有人说闵乔氏不知分寸,不为儿子和宣平侯府的名声着想。
也有人说,闵荣两口子不孝,才叫闵乔氏寒了心,一大把年纪了,还闹着出远门。
反正纷纷扰扰的,说什么的都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宣平侯府又在京城的贵族圈子里面反向刷了一回名望。
听到这个消息的郑太夫人也忍不住苦笑连连,“这闵乔氏是越来越任性了!离京这么大的事,居然都不跟儿子说一声。”
关嬷嬷也认同的点点头,“可不是嘛。这乔太夫人都跟您说了她要远行的事,怎么偏偏就不跟宣平侯两口子说呢?再怎么说也是亲母子啊!”
郑太夫人自已说闵乔氏不对,没觉得有什么。可听到关嬷嬷也跟着说闵乔氏的不是,她顿时又不乐意了。撇了撇嘴,替闵乔氏找补道:“说起来,还是宣平侯两口子的不是!
“闵乔氏要出远门,这么大的事,肯定准备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一个屋檐下住着,这么大的动静,宣平侯两口子就真的一点没发现?”
“可见,这两口子对闵乔氏那是一点真心都没有啊!丝毫都不关心闵乔氏!”
这态度转变得也太快了吧?关嬷嬷哭笑不得,可还是连忙附和道:“太夫人说的是,要是宣平侯夫妻能对乔太夫人上点心,也不至于人走了,都不知道。”
“嗯,就是这么回事!”郑太夫人点头。
不过,这事也就喧闹了两日功夫就没人再议论了。
因为,今年的春闱开始了!
新一届的举子们也忍着尚未退却的春寒,进入贡院,为自已搏一个前程。
这里面,也包括了路明。
考生入场那天早上,闵悦希早早的起来,带着丫头,偷偷的躲在马车上,远远的看着排成长列的考生队伍,目光幽深。
***
闵乔氏一行人出了京,又走了两天的陆路,这才换了水路,坐上了南下的商船。
一行人里面,闵乔氏和方嬷嬷、杨安两口子是南方人,对于坐船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