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谦无力地倚在门框上,整个人仿佛丢了魂一般,一动不动。
正初心里担忧着自家王爷,却对眼下局面束手无策,只能在心底不断祈盼屋里那位一定要活过来,否则他真怕自家主子也想不开。
“哐当”一声,一个铜盆砸到了地上,震耳的声响终于吸引了穆谦的注意,他机械的扭过脖子,瞟了一眼那撒了一地的水和战战兢兢的少年,然后又把头转了回去。
“哎呦,狗娃,你还嫌不够乱呐,跑这里来触什么眉头?”正初一边嘴上抱怨,一边努力给狗娃使着眼色,示意他主子不痛快,别在跟前碍眼。
那狗娃却是个一根筋,虽然怕得要死,仍然战战兢兢道:“听说先生回来了,狗娃想回他身边,又听说他受伤了,想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里头有人伺候,不用你。”穆谦冷冷地扫了人一眼,他对这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孩子没什么好感。
狗娃低下头,局促地扣了扣手,小声道:“就——就在这里守着也行,狗娃,狗娃有点想先生了。恩公,求您了!”
“恩公?”穆谦蹙着眉看向狗娃,“谁是你恩公?”
“您啊!上次是你跟先生一起救了狗娃一家,您忘了么?”
虽然上次离京时,狗娃就已经跟着来了,但这几个月来,他从未入得穆谦的眼,这次穆谦终于有空仔细瞧瞧这名少年。穆谦将人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看着那张稚嫩又怯弱的脸,觉得似曾相识,一时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只冷冷问道:
“你姓甚名谁,何方人士?本王又是在何处见过你?”
狗娃虽仍有些胆怯,但想起来先生说过,若有人问他姓名,他要说得堂堂正正,所以他鼓起勇气,抬起头朗声道:
“我姓卓名济,先生说要我好好读书,将来能够经世济民,所以取‘济’字为名,我乃是这并州人士!曾与殿下在雍州的官道上见过一面,当时得殿下救济,我们一家五口才吃上逃难以来的第一顿饱饭。”
听到前半句时,穆谦心中有些想笑,只道这取名风格当真符合屋内那个病秧子的做派,等到听到后半句,穆谦笑不出来了,又将卓济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这才确定眼前之人就是当时那个差点被馒头噎死的少年。
穆谦想到了当时他和手下们没常识,黎豫又袖手旁观,间接导致了他们家中人丧命,分外愧疚,不敢看少年的眼睛,心虚地问道:
“后来呢,听说你们被肖若素接入京了,怎么又到了阿豫身边了?”
“当年多亏先生写信给肖大公子求救,肖大公子心怀仁善,进京路上专门为着我们一家改道,奈何爷爷、阿爹、阿娘和弟弟病得实在太重,没有救过来,只剩下我一个跟着肖大公子到了京畿。后来先生回京,肖大公子才将他救人的原委告知,然后说先生孤身一人,问我愿不愿意去伺候,我自然是愿意的,先生有恩于我,不能不报。”
“你爷爷、阿爹、阿娘和弟弟是病死的?是阿豫让肖若素救了你们?”穆谦仿佛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若当真是病死的,那黎豫当时就是故意背下见死不救的恶名来激自己,甚至还瞒下了救人的事实!
“是,当年离开并州时,就已经患了顽疾,当时先生已经瞧出,这才请了肖大公子前来援手。”
原来,黎豫并没有草菅人命,更没有见死不救,相反是他救了他们,一直是自己冤枉了他!
难怪每每自己翻出那一家五口的性命来指责他时,他总是轻咬着下唇沉默不语,原来那个不体恤别人、冷心冷意指责人的人,竟然是自己!
穆谦觉得自己错了,大错特错!
“穆谦,咱们聊聊。”穆谚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卧房外,看着眼前的狼藉,忍不住直摇头。
“本王没心情。”这样的情况,穆谦并不想分心与穆谚斗嘴。
穆谚并不恼,走上前去拍了拍他肩膀,“救人的又不是你,你在这里当门神也没什么用,前头有石凳,咱们坐下聊聊,聊聊穆诀。”
穆谦沉默半晌,最终点了点头,跟着穆谚来到院中的石桌前坐下。
穆谚开门见山,“听说,你们两个是因为穆诀才闹成今日这样的?”
这个问题把穆谦问住了,他们两个人到底是如何才闹到了今日这个田地?
他虽然一直想出口气,可从来没想把人逼死啊!黎豫怎么就这么想不开呢!
可是,中间隔了一个穆诀,他们注定是走不到一起了!
“你知道什么了?”
穆诀的死,只有那日危急关头,黎豫想让自己弃了他脱身时,才脱口而出,那穆谚如何得知?又知道了多少?穆谦怕穆谚对黎豫不利,并不敢说太多。
穆谚像看傻子一样看了穆谦,坦言道:“你把他送入京畿,用他换谢淳和容成业时,他已心如死灰,就什么都告诉本世子了,他指望本世子能杀了他,不过让他失望了,本世子不会。”
“你敢!”穆谦一下子从石凳上跳了起来!
穆谚一把把人拉回石凳上坐下,“事关穆诀,本世子也不能仅听他一面之词,若证明他所言有假,穆诀真死于他手,本世子决不饶他!所以后来本世子去找了肖若素求证,肖若素说,以他当年的心性,被郁弘毅稍稍引导,写出那样的策论并不奇怪。至于将策论带回京畿,也是郁弘毅的意思,都怪到他身上,不合适吧?”
穆谦脸上只剩下震惊,所以当时那句“‘康成之盟’的始作俑者是我”竟然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