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两方本就有矛盾也就算了……可今天袁绍对他的态度,就是最直接的利用。
这让董卓心中尤为不爽。
……
“主公,今日之事……还请莫要冲动。”
“那袁绍虽说可恨,却也是世家出身。倘若我等杀之,非但意义不大,反倒容易引火上身。”
……
见董卓已经渐渐冷静下来,李儒默默叹息了一声的同时,心中对于自己这位岳父,这位西凉霸主的评价再次上升了不少。
不愧是西凉猛虎,心胸之宽阔,远非凡夫俗子能够比拟。
稍微想了想后,他便在董卓面前低声道:
“与其出兵惩戒对方,只会给天下文人留下把柄,不如我等反其道而行之。”
“那袁绍,甚至那袁家,都是希望我们和对方撕破脸皮的,那我们偏偏不这样去做。”
……
“哦?这是为何?”
微微沉吟了一声,董卓并没有像那些文学作品中表现的一样愚蠢有暴躁,反倒是向着李儒问了一句。
他虽然有些时候跟不上李儒的想法,但在大多数的时候,董卓还是信任李儒的。
他相信李儒不会平白无故的害他。
……
“主公,这道理其实十分简单,只是因为我等如今有些被动,这才显得面对袁绍无计可施……”
微微张了张嘴,李儒做了个揖,随后接着道:
“我等当今重中之重,乃是继续增加您在朝中的影响力。”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派系,甚至包括今天您想办法和过去的董太后拉上关系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在想办法增强我们的影响力。”
“而相比之下,对于袁绍的态度无论奖惩,我们都不应以对方的角度进行评判……”
见董卓的目光微微亮起,李儒的脸上也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要我说,这袁绍就是一颗钉子。有些时候,我们惩戒对方,对于对方是坏事,对于我们而言,也是坏事。”
“而有些时候,我们奖励,甚至封赏对方,可能会让袁绍得到一时的益处,但在长远来看,却能将钉子拔除,而只要能够达成目的,那给他一些甜头,也未必不是好事……”
……
就这样,两人在夜里仔细的讨论了一番未来的计划,而随着第二天的太阳升起,董卓才又一次回到了那种波澜不惊的状态。
在第二天的早朝上,他就如同昨天根本无事发生一般,照常处理公务。
那种淡然的态度,甚至让隐隐听说了昨天事情的刘辩都觉得有些不大对劲。
……
而随着众人的警惕渐渐放下,董卓也开始了他的行动。
“陛下,臣曾听闻太傅袁隗家中有一世子袁绍,现任司隶校尉一职。此子乃济世儆民之才,又有德行傍身,当委以重任,于我朝有百利而无一害。”
“如今河北一代战乱丛生,百姓难以生存,我提议封袁家世子袁绍为河北渤海郡太守,掌一郡之兵马,为大汉平叛乱世,安慰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