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紫云关于棉纺织业的考虑,第一大臣柯司伯爵十分赞同。
“殿下,这个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您说得对,我们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必须做大基础产业。”
紫云的智囊、陆军参谋长岳明春风也觉得不错。
“想想12万正规军每人每年两套纯棉军服,10万机动准备军每人每年一套纯棉军服,一年就有34万套,一套5元华国金票,一年就是170万的大生意。”
柯司伯爵十分干脆地提议。
“让黄家、刘家竞争,今年还剩半年,每家各5万套订单,告诉他们,只要质量保证好,明年起连续5年每家10万套订单。”
“不够呀?还缺14万套。”满心期待的邹海、安宸,有些不明白。
“要欢迎其他的竞争者来和他们一起竞争。”柯司伯爵耐心解释。
“柯司伯爵说得对,政府不能大包大揽,对于新兴产业该扶持的要扶持,该引入竞争的要引入竞争。”
紫云回头看看邹海、安宸,笑着说,“你们明白吗?”
“当然,我们家也会做好与别的商家公平竞争的准备,您放心,一定不会给您丢脸。”
两个小伙子很懂事地立即表态,令大家会心一笑。
“你们的眼里可别只盯着华国政府的这点订单。”
“你们想想华国1000多万人口,每年再怎么的也会买几个华国金票的衣物,这可是几千万金币的生意,海天大陆十多亿人口,就算其他邦国百姓穷些,那也是上亿、甚至上十亿的生意了。”
听姜珊说完,邹海忙不迭的点头。
“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帮助黄家、刘家,还有其他有实力、有信誉的商家,保障原料供应,让他们可以尽快扩大规模。”
姜珊看着紫云,“现在就剩钱的问题了。”
紫云也看向柯司伯爵,柯司伯爵却轻松地一笑。
“殿下,我们这几年努力地偿还国债,效果十分明显。”
“现在发展这么有前途的产业,政府新增一些负债,也是十分必要,完全可以承受的。”
“还有疏通河道,鼓励更多商人沿河建立纺纱、织布工场。”
“殿下说得对,疏通河道的钱应该政府出。至于鼓励商人建工场,可以支持华兰银行,向有信誉的商人们贷款,这是互利共赢的好事。”
柯司伯爵当即表示支持。
“我想就将这次发的国债取名叫爱国公债。”
“不从华兰银行借,银行的资金现在已经有些紧张了。面向公众发行,也让大家知道政府即将大力疏通河道、整治道路改善交通,提振国民对国家经济的信心。”
“棉花种植、运输的支持,则通过鼓励商人开发海外省的名义,政府直接提供贷款给像邹家、安家这样从事基础产业的商贸世家。”
“我想,神圣帝国的情报机构未必会把心思放在这上面,他们一向对经济发展领域不怎么关注,等我们做起来,他们也未必觉得有什么重要的。”
“这倒是,我们前期低调一些,只要不是被神圣帝国关注的重点人物直接参与进去,不声不响地把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完全有可能。对了海娃,你哥熟悉海外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