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父的职业是船长,常年不在家。金素熙对父亲的记忆很少,只记得五岁时父亲用他难得的假期,教会了她游泳。
要说金母是个强硬如石头的性子,那么金父则是心胸宽广,如平静的大海的好性子。
在很小的时候,金素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希望金父回家,可随着长大,这样的期待越来越少,渐渐的她开始习惯生活中缺少父亲的影子。
如今,金父退休回来,她看着他已经开始显老的背影,感觉到陌生又不知该如何对待。
她眨了眨眼睛,让泪意消退。金素熙拎着包靠近父亲,在他对面坐下来。
金父笑看着她,一如小时候那样宠溺纵容的目光:“我们家素熙已经长得这么大了。”
“爸爸。”
这个词,她听过,写过无数遍,却很少有机会说出口。面前的男人比记忆中的苍老了很多,但也多了些人生的智慧。
“爸爸退休了,以后哪里也不去了。”金父语气饱含歉意:“在你和忠贤小时候,我不能在你们身边,现在回来也晚了吧,但爸爸还是希望能尽力弥补。”
小时候,金素熙最得意的事情是爸爸是船长。当身边小朋友的父亲忙碌于城市建设,国家发展,整日奔波在繁忙城市为生计苦恼时,她可以自豪的说爸爸是船长。
小孩子的思想简单,金素熙认为在大海上的父亲是伟大的。
可后来发现正因为职业问题,父亲不能陪着她成长时,这种因为父亲职业而升起的自豪感,渐渐消退。
金家的父亲位置一直空着,只有金母,带着两个小孩生活着。
“没关系,反正你都回来了。”金素熙盯着菜单上的字,喉头有些生涩。
“我听忠贤说,你和妈妈有了矛盾,是吗?”金父语气温和,听不出他的立场。
原本金素熙对着突如其来的父女谈话感到些许尴尬和不适,但听到与母亲有关的话题,苦恼和烦躁又再一次冒了出来。
“其实矛盾一直都有吧。”金素熙觉得她和母亲的结从来没有解开过,但凡是两人吵架,金母必定会把她职业的事情拿出来说一遍。
在金母眼里,好像女儿的人生从职业选择和她想要的不一致后,就完全走向悲惨结局。
“她不认同我的职业,不认同我的男朋友,甚至也不尊重我认识的朋友,同事。她就像带着偏见的眼睛一样,不认同我的所有。难道她说的,她做的决定就都是对的吗?”
面对弟弟,金素熙不能和他说对母亲的不满。可面对父亲就不一样,她可以放心说和母亲的矛盾,因为父亲的身份足矣在母女间起到一个协调作用。
金父不急着开解金素熙,反而说起了自己和金母年轻时的事情。
和金母认识直到结婚之初,金父都只是一个普通船员。两人长期的聚少离多,也是因为金母比起其他女孩,多了个执拗的性子,两人最终走进了婚姻。
“其实你妈妈一开始也是个温柔喜欢依靠人的性子,虽然有点倔强,但远不是今天这样的。”
那个年代不论是物质还是人的思想,都很贫乏。就是结婚后,金父依旧很少回家,怀孕的金母一个人撑起家庭,还要面对左邻右舍对她一个丈夫不常在家的女人的暗暗嘲笑和同情。
这远远不是结束,当孩子生下后,孩子生病、上学、成长,还有家庭的日常等等,全部压在一个女人的肩上。
“你妈妈也想有人帮她,但是她只能学着做决定,一个人面对所有的问题。”
说起这个,金父满心的愧疚。金母从来不怪他,支持他的职业,全心全意照顾家庭不让他顾虑,可金父知道自己欠家庭太多。
金母的说一不二的性子就是在几十年的生活中磨练出来的,她渐渐开始习惯一个人做主,当儿女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时,母女间的矛盾也渐渐彰显出来。
“或许她很多时候说话很难听很过分,但她为你们好的心是真的。”
金父非常了解金母,这是金素熙完全没想到的。金素熙从父亲的话中,看到不一样的金母。那样的日子她没有体验过,也知道有多么辛苦。
金素熙依稀还记得小时候并不宽裕的日子,不过那时候她和弟弟过得依旧无忧无虑。现在想来,生活的重担全都在金母一个人身上,所以她和弟弟有个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