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几步上前,在保持一定队形站立的诸人面前站定,眼光再次扫过场内的人脸,随之脸上堆起一丝淡淡的笑容,清清喉说道:“诸位叔伯,今日急召大家来,实是有非常重要的事要宣布…”
“据我们派往长安的人回来传信,朝廷已经发布诏令,追赠杜公、家父及阚大将军之爵职,复杜公生前所有职,家父被朝廷追授为左骁卫大将军、越州都督,谥曰‘忠’,我大哥也从狱中放出来,得以袭家父之宜春郡公爵,并得以入宫当值,行尚辇奉御职…”王易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准备看看诸人的反应。
王易从王作口中得知,这支王作带出来的军队只忠于父亲王雄诞,作为义军头领的杜伏威令他们也敢不尊,这支军中所有将领都是父亲王雄诞与王作两人亲自选拔,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就是父亲王雄诞的事,对杜伏威、阚棱及辅公祏的事都不关心,因此今日王易也不多提杜伏威和阚棱两人被追赠的事,只讲父亲王雄诞的情况。
王易这话一出口,刚刚一片寂静的后厅内一片哗然,一些人甚至喜极而泣。
“大将军,您终于没有冤死,当今的朝廷为你恢复名誉了…卑职等终于心安了一些!”站在前排的王临听到后,竟然跪了下来,双手举上,眼中的泪滚滚而出。
“大将军,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大公子他也平安无恙,卑职等真的是高兴…”一名王易叫不出姓名的人,也跪在地上带着哭声诉说着。
王易看到,屋内还有不少的人一样在喃喃诉说着什么,许多人动作都是相似,以此表达他们的喜悦,看到屋内这般动容的场景,看看边上的王作和王近,两人也在抹眼睛,王易眼中也有热泪滚出来,这些人对父亲王雄诞,真的不是一般的感情。
去逝六年了,还能得到原先部下这般的爱戴,父亲做人还是很成功的,王易希望九泉之下的父亲能安息。
王易任场内诸人发泄了一通感情,也收起动容的神色,对诸人压压手。
屋内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一些人眼中虽然还有泪,但身子还是如刚才一样挺直,等候王易继续宣布事情。
“诸位叔伯,在得到此消息后,我也想了很久,同时问询了作叔和近叔的意见,对我们这部人马以后的打算做出以下的决定!”王易说话的声音非常坚定,在说完这些后又停了下来,酝酿感情。
继续扫了一圈屋内人后,王易继续说:“朝廷的嘉勉诏令刚刚下来,接下来会不会有反复我们不得知,但我们不得不防备朝廷政令再起反复,因此,在接下来时间内,我们后依然保持现在这样的方式不变,起事的准备也继续做着,同时也静观朝廷的政策动向,做好两手准备:若是朝廷真的完全不追究江淮义军残部人员的责,那我们可以放弃起事的计划,逐渐变军为民,融入普通人的生活中去,家父生前不愿意百姓再遭涂炭,在辅公祏起身反叛时候坚决反对,如今天下渐安,想必父亲九泉之下也一定不希望看到我们再起兵事的,但我们还是要防万一,万一朝廷不给我们这些江淮军旧部活路,我们还是要作一博的!”
王易说着又停了下来,环看着屋内诸人,再一字一句地说道:“这是我经过一番深思作出的决定,若在场的人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王易说着,继续用眼光扫着场内诸人,想用自己的眼光发现一些对他决定有不同看法的人。
这里王作走了上来,同样看着屋内诸人道:“本将觉得,二公子考虑的非常周全,两人准备都做着,这是为我们这万余人安危与性命着想,二公子为了让诸位及手下的将士,不再过那种飘然无定的生活,也为了大公子在长安的安全,采取了这上上之策,本将觉得,没有比二公子所想的这些策略更完美的办法了,本将完全赞成二公子的策略,但有不同意见者,今日都可以提…”
王作说完,也继续盯着场内的人看。
王易看到,屋内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有不同的意见,大多的人都是摇摇头,还有人高声说着,一切唯二公子令是从。
“如此甚好!”待了好一会儿,王易没看到有人表示不同意见,满意地点点头,“诸位叔伯,待局势明朗后,我会派人告知在长安的大哥,让他面奏皇帝,请求皇帝赦勉所有江淮军的残部,若皇帝真的是诚心嘉勉父亲及原江淮军将士,那他自然会答应,我们也可以慢慢现身,我一定会尽所能,上表朝廷,为诸位谋得一官半职,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王易饱含感情地说道:“各位叔伯,你们跟着家父征战了许多年,如今又忍辱负重隐伏多年,我自是不忍心让你们再过这种见不得天日的日子,我希望你们能平平安安地过完以后的日子,有个家,有一群儿女在身边!因此就做如何决定,朝廷不逼迫我们,我们就止兵事,为朝廷效力!”
“多谢二公子为我等考虑这么周全!”王作上前,恭敬地对王易行了一大礼。
马上屋内所有的人都跟着王作对王易行大礼,“多谢二公子为我等考虑这么周全!”
这些人的声音虽然压着,但也足够响了,王作马上示意诸人止了礼。
“诸位这些年做出的牺牲实在太大了,”王易说着对屋内所有的人恭敬地行了一大礼:“我代我自己,代我父亲,还有我大哥和小妹,多谢各位叔伯这些年为我们兄妹几个所付出的…”
“二公子,切莫如此,”全场几乎同时响起这声音,所有的人都半躬身回礼。
王作和王近对望一眼,大步上前,扶着保持作礼姿势的王易,再一起对王易行了礼:“二公子这么深明大义,我们自当一直追随二公子,无论二公子有什么命令,我们所有人一定遵从!”
“我们一定遵从!”屋内响起低沉但坚定的吼声,震的人耳朵嗡嗡响…
第四十八章 你不觉得奇怪吗
“晨阳,某知道你饱读诗书,对以往的历史研究也颇多,想必知道许多疏浚治理河湖的方法,你与某说说,湖中间清理出来的这些淤泥杂草该如何处理为好?”钱塘湖畔,面对着繁忙的疏浚工地,李弘节指着沿湖一圈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堤岸堆砌了大半的钱塘湖问走在身边的王易。
王易看到李弘节大有深意的眼神,再看其他那些人的目光全都往他身上望过来,在稍稍意外的同时,也明白过来李弘节今日这样当着边上许多人,包括崔知年、周端及其他一些官吏,还有杭州的乡绅问这个问题,肯定是有特定目的的。
当日王易与李弘节细细讨论过以淤泥在钱塘湖中堆砌长堤和小岛的事,但事后李弘节却一直没有明确表态,这挺让王易不解。经过半个多月的施工,湖边近岸几十米的地方淤泥都已经清理完毕,汇聚了其他湖面流过来的水,湖边的堤岸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在继续堆砌堤岸的同时,大部参加施工的人员已经要开始清理湖中间的淤泥杂草了,如何处理随后清理出来的这些淤泥,现在肯定要有个定论才是。
李弘节今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询,王易猜着,有可能李弘节是希望他能当众说服这些人!
想到这,王易心里有了数,再加上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份,自信心暴涨,说话间的更是从容有气度,当下不慌不忙地对身边的李弘节和崔知年、周端等人作一礼说道:“李刺史,各位,在下一直觉得,钱塘湖环湖一圈太大,若是游人想绕湖游一圈,挺费时间,万一游览时候有急事,或者家人有要紧事找,不一定能很快找到他们,因此在下觉得,应该在湖中筑几条长堤,作为通途,以方便游人来去,再添几个小岛,作为景致…”
王易顿了顿,看了看全都盯着他的边上诸人,继续说道:“而原本修建长堤和小岛,需要费不少的泥料和石料,不如现在趁疏浚之时,以湖中清理出来的淤泥堆积成堤和岛,这样湖中疏浚出来的淤泥,可以就地堆积,不需要费劳力搬动到湖外去,有可能可以节省几个月的工期,使得疏浚钱塘湖的成本降低许多…以淤泥在钱塘湖中堆砌长堤和小岛,不但可以大大减少疏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