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宫中接到捷报,还有质馆的楚燃也接到书信,是玉珩写来专门交待转交与小楚燃的,“哥哥一切安好,战事已结束,哥哥不日将返程,楚燃勿挂念,哥哥亦为能再次见到你而欣喜,不要忘记课业、天凉注意衣物增减,不要过于挂念哥哥。愿君安好,春祺夏安,秋绥冬禧,长乐未央。”
楚燃觉得心里好暖,哥哥在远远的地方打仗,还能想起自己。
杏城,父皇的诏书到了“此次四王之乱平叛,车骑将军玉珩居功至伟,现樊城战况焦灼,故命车骑将军迅速驰援,以合围之势歼灭资阳城叛军。”
同时收到的还有一封书信,“我儿玉珩,此次大获全胜,为父甚为骄傲,但是此次叛乱也是为父心慈手软造成,为父刚当政时,王丞相就建议过我将年龄长、兵马强、兵多将广的同姓王召回京师,剪除其势力,党羽因尽早除之以绝后患。
为父思虑都是自己的亲人,高祖之子故而没有动手,今天造成如此后果,动用大量兵马镇压此次叛变,实为不智。
现命你只留苻泽的三个儿子,(战场上死的,家里还有活着的小儿子。)给高祖皇帝留下一点血脉,剩余此次叛乱地的所有参与未参与此次叛乱的,苻氏子孙全部不留尽数屠灭,以绝后患。
之后再有攻城略地,所有皇室直系(我用了现代词,好表述)三族皆不留,全部诛连绞杀,这一役根本就是拿上万、几万、无数将士的鲜血,为我的仁慈做代价,如此代价我之后的岁月中将不再有。
心慈手软不是一位君主、一位将军该有的品性,站在高处的人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要用最少的人命得到最大的稳定,我一人仁慈,上万战士、上万家庭覆灭,父亲深感不安,亦为死去的战士忏悔,我儿玉珩切不可有此妇人之仁。”
看完信后,玉珩也是难以平复心情,按时间算应该是2年前,父皇刚刚登基,王丞相就提了剪除同姓王的建议,如果当时这么做了,今天也不至于战场上血流成河,玉珩实在是不忍心去杀自己的小侄子们,但是皇命已下不能有违,只得安排了高以达监斩。
玉珩带兵驰援樊城,路上也再想,燕国这次居然没有乘火打劫,这是坐收渔翁之利的好时候啊?玉珩此刻还不知道,此时燕国的朝堂上刚上任了一位新皇室,自己内部还斗的如火如荼!实在没力气管别人国家的事情。
大军又到了樊城因为分兵两路,两路夹击,最后也取得了胜利又进驻樊城,稳定城镇安防,开展布防事宜。
玉珩去信汇报了战况,并提前汇报了可否返回京师,又等了几日,诏书到同意返回才开始返回,大军在外是否还有别的安排,要听父皇、丞相的整体安排、调遣。
大军凯旋的消息传遍整个长安城,楚燃当然也知道了,但是他不了出城,没有大鸿胪官员的同意,他离开长安哪怕一步,他都是重罪。
楚燃闹着要去迎接玉珩回来,其实苻北荣也很想去,但是因为之前的刺杀,他现在怕了带楚燃去人多的地方,告诉楚燃你就是去了也只能远远的看他一眼,那么多的人,人山人海迎接将军凯旋,将军也看不到你,安心在宁安王府等着,还能说上话,楚燃不愿意,架不住苻北荣不让出门,只能度日如年的等在宁安王府,焦急的坐不住。
大军不能带入京师,驻防在了京师郊外,在离京师不远,就有人向玉珩禀报,太子殿下带来京中部分官员在长安城外二十里处,高奏凯歌,迎接大军凯旋得胜。
太子哥哥,自己同父同母的太子哥哥,玉珩很是开心,这个京城他就想念三个人,父皇、楚燃、哥哥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哥哥。
太子苻玉凡看见自己的亲弟弟也是开心的,他这个弟弟太得父亲宠爱,自身也是能力出众,一母同胞,玉珩却生的极为英俊,明明自己也是出色的人啊!
但是想到这个弟弟出去将近一年,为国而战也觉得自己这样想不对,握住玉珩的手问,“弟弟、此次可有受伤,可还好。”
“谢谢哥哥关心,不曾受伤,一切安好!”
……
--------------------
第16章五色缕
玉珩回京要祭天、祭地、告慰太庙,参见父皇,同时也拜见了王丞相。父皇依旧帝王威仪,但是看到自己最喜欢的孩子打仗回来,平安归来也是喜不自禁,帝王天家在这对父子身上,没有显现出他的冷酷,更多的还是温情,这个长相英俊,军事能力过硬的儿子,从来都是父皇最爱的那个。
王丞相变化不大,朝服下是一个成熟、智慧的男性该有的儒雅,形态清瘦、丰姿泰然、睿智沉稳。
丞相似是半玩笑的说“幸不辱命。”
玉珩听懂了,丞相说的是当时他拜托丞相护好楚燃一事,心里真的是开心,特别的开心,孩子似的开心。
“谢谢丞相。”
“珩儿,你开心什么呢?”
“珩儿开心,此战大胜,能回来见到父皇,见到丞相。”心说还有自己挂念的人。
父皇还想和玉珩说说话,看玉珩着急的样子就猜他有什么事情,便放了他回去,复又问王丞相“他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如果有就给他续个弦。”
王丞相心里想,这都是哪和哪啊?
从宫里出来玉珩策马飞驰去了质馆,长安大街,玉珩又一次策马疾驰,他的马术是极好的,长年征战马术不好,打的什么仗。但是确实不喜欢在长安大街上策马,不过这是他的以为,大街上谁看见他不叹一句,公子只应入画、人间岂能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