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圆右方非绘事,适楚面北劳行;
因地不真无佛果,兵势所争在上游。
六经江河泽万古,词流祗润浍与沟。
诸子而后数作者,删述孰绍东西邱。
黄老马迁法谊错,纵横苏氏儒韩欧;
逸民近农侠近墨,龙螭文采沉云湫。
雕虫徐庚尔何物?齐梁岂克恢神州。
寂寂乾坤几俊杰?千秋呼吸通秦周。
我辈步趋囿凡近,自惭疲鳖非骅骝!
缀拾奇琐成伪体,贾欺正类棘刺猴。
雷也骨相禀虎父,神光炯炯青双眸。
吾道亦有正法眼,上乘便应骖白牛。
笔锋扫荡比武事,笑驱罢敌同蚍犹。
陈子闻言掀髯笑,我自为傅君莫咻;
呼雷沽酒劝我酌,花下一醉三日留!
当陈布雷青少年时代,宁波慈溪有三位才子,即洪佛矢、冯君木、陈屺怀,文名誉满江浙沪上,陈屺怀是陈布雷堂兄,一直很看重这位小弟;冯君木是陈布雷姐夫又是老师,也专门有诗咏颂这位晚辈;惟洪佛矢与陈布雷无亲无故,可见陈布雷青少年时代已被看重。
。 想看书来
甬江:退学(1)
1906年,陈布雷17岁,奉父命转入宁波府中学堂。陈布雷述其经过:“宁波府中学堂旧名储材学堂,去年改今名。喻庶三先生锐意改革,以刷新教育为己任。本年改聘关来卿先生为监督,充实学科,扩充学额。去年冬招考,慈溪县中学生应考者11人,全部录取,且均列前茅。其后诸同学以县中续办,不愿转入府中,惟余及三弟奉父命向县中退学入(府中学堂)肄业。余父之意,盖欲令余兄弟稍广交游以长见识,且庶三先生向余父言,必欲余兄弟入府中,余父不欲拂其意也。府中学科完备,本年添聘俞仲鲁先生为学监,王艺卿先生授经学,魏仲车先生授国文,凌公锐先生授史、地,叶德之表兄授算学,胡可庄先生授英文,石井信五郎先生授博物、理化、图画及体操。教师人才,亦颇整齐,唯较之县中,各科间互有短长,而旧学生之风纪精神,则较县中大有逊色焉。”
陈布雷入宁波府中后,受知于凌公锐先生最深。凌先生常勉他专习史地,谓有此基础,泽以文字,可望深造。凌先生长于口辩,故又鼓励陈布雷学演说,每逢同学会开会,必登台练习。初时觉发言艰涩,稍久始习惯。不意入校后两月,陈布雷以言动不谨,激起学校风潮,不得已自动退学。陈布雷记其概略说:“府中学本年录取新生约卅余人,与旧生之数略相等。校中为管理便利,以旧生居西楼,新生居东楼,遂以居处之分隔,伏相互歧视之恶因。旧生大抵二十岁以上之人,新生之平均年龄则在十六七之间。以旧学及英文成绩言,则旧生优于新生。但新生多出身于学校,所受之新教育,较旧生为完全。故旧生常蔑视新生为未冠之童子,而新生则以为此学校也,非科举之场,仅能习英文国文者,岂得为完全之学生乎。至以生活言,则旧生中确有习染甚深而不足为训者,如群居谈论,好为风月戏谑之谈,而夜间私出赌博为狭邪游者亦有之。学监俞先生婉言劝导,辄受其辱,故新生益不平。盖知旧生方恋恋于以前主校之某君,又常以不根之词谋离间教职员,而使学校改革不彻底也。会新生同学中有好事者发起图书展览会,邀集西楼诸同学来参观,谓吾东楼之书架上,有世界史、世界地理、代数、几何、动、植、矿物、理化、社会学、图画、音乐诸科书籍,以较君等所有,孰为美富乎?西楼同学惭沮而隐恨之。某日,同学会开大会。新学生相约以学生新道德为题,纠正同学生活之腐化。余亦为演说者之一。旧同学始集矢于余矣。顾余尚不知已为旧生侦伺猜防之目的物也。其时洪君苓西就学于复旦公学,一日贻书抵予,询府中学自关师来后改革之状况何如,余则覆一长函,备言旧同学之腐败,英文每周八小时,尚欲请求增加,只准备作洋奴耳。石井教法滑稽而无条理,学校前途极悲观云云。书成,刘君宗镐索观之。余以事他往,嘱刘君勿为旧学生见也。刘君短视甚,适旧生某君来余室,自其后尽窥之,以告西楼诸同学。下午遂私开投信柜,取余书而诉诸监督,要求将予即日斥退。否则,旧生全体退学。顾新生又为余抱不平,联名二十人,上书监督,谓如斥退陈某;则我等亦全体退学。关先生乃召集全校学生,以余轻动笔墨,破坏同学名誉,牌示记大过两次。公锐先生等均为予不平,君木师尤愤愤,谓今日世界乃有破坏书信秘密自由之举,且处罚过当,为吾甬教育之羞。而旧生犹坚持非将予除名不可,盛省传先生又从而助之,势汹汹将不利于余。德之表兄劝余出居育德学校暂避之。如是相持者数日。教育会会长张让三先生召余往,劝自动告退,以保全学校。然教育会之其他评议员如赵林士先生等,则谓如此处理,太觉偏颇。时旧生势益张,见关先生亦不为礼。喻庶三先生知此为新旧之争,非断然处置,则将扰攘无休,遂突往学校,召集旧生,宣布旧生亦各记大过二次,谓陈生对不起同学,已服其罪。诸生对不起学校,亦应处罚。如不服者,退学可也。余至是始悟以余一人,将使全校解体,遂即日自请退学,而风潮始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甬江:退学(2)
退学后,陈布雷寄寓育德小学三月。旋入师范学校简易科,作选读生,从钟宪鬯先生学博物、顾麟士先生学日文及图画。夜与冯孝同两人同宿于育德小学。偶亦为育德小学教员代课。此时,陈布雷深感失学闲居之苦。陈布雷三弟周日到育德,陈布雷告以应慎言慎行,力戒轻举妄动。陈布雷说:“实则三弟厚重沉默,少年老成,无待规劝。”
西子湖畔:杭高(1)
陈布雷入宁波府中学堂后,喜阅新出版的翻译小说或侦探冒险或历史或恋爱小说,每出校过书肆,必购三五本归读,津津有味,寝馈于斯。退学后闲居,更沉溺于小说。陈屺怀尝予切戒,未能改。陈布雷一有空闲,又焦虑转学问题。慈溪县中既不能再回,因已转学;简易师范程度低不合适,踌躇无计。6月某日,陈布雷邂逅大哥的朋友范均之之弟范秉琳。二人早已相识。范秉琳在杭州浙江高等学校预科肄业,放假回甬。浙高预科程度,与其相合。范秉琳力劝去浙高同读。但浙高不收插班生,非经特许不可。经辗转请托范均之和赵林士诸先生设法,事为张葆灵先生闻悉,自愿作介绍人,写推介信三封。分致浙高教务长王伟人先生,教员韩强士、寿拜侯两先生,请求破例,特许插班,愿受考试。陈布雷取得介绍信后,遂回慈溪家乡,向父亲请求,得到允许,命随族父安甫往杭州。安甫去杭州经商,乃顺道同行。陈布雷首次从官桥到慈溪县中求学,后到宁波入学,离乡甚近,水陆两便。此次是负笈省垣,远道背井。自退学后,受失学之苦;而能否插班,亦不可知。早年应童子试时,心中不愿,草草终场,考得榜尾,其父大怒。府中退学,曲不在自己,陈依仁不予责骂,虽严仍慈,许其赴杭。临行送之于门。村中父老,有问出门何往?陈依仁笑谓:“如游僧托钵,贫人求佣,何方栖止,难自定耳。”陈布雷临岐闻言,触动愁绪,为之泪下!
陈布雷说:“抵杭州后寓长铨(名锡卿)宗老处。彼方执业于下城张同泰药铺。往访秉琳,介绍见王教务长及韩、寿二人,竟谓张世杓(张葆灵)何人?已不甚能忆之矣。王教务长出见,意极诚恳;但谓本校不招生,破例插班,事实上所不许可。予恳请再四,谓愿受严格试验,如程度不及,不敢强求,否则远道来此,求学无所,想先生主持省校,亦不忍使一无告青年流浪失所。王先生谓且商之监督,明日再来见。次日再往,则监督吴雷川先生亲自延见。询所学及府中退学原因,余直陈无隐。吴先生似感动,谓且先试国文英文,观汝之程度何如。遂命题授纸,凡二时许缴卷。午餐后,吴先生令人传言,明日再来授试算学、理科及史地。余始觉有一线之希望。既归寓,张同泰之肆友邀游西湖,从容问予,汝来就学乎?余告以能在杭读书否,须视试验结果而定。中有一徐姓者突然问予,既读书之处未定,携书箧及衣物如许何为者,如不录取则又尽携以归乎?窘甚,几不知所答。翌日往受试,知尚有海宁同学郑晓沧亦申请插班入学者。午后校中牌示,准予插入预料二年级乙组肄业,急驰书告父。半年来流荡不定之生活,至此得有归宿,深感葆灵先生介绍之力及吴、王二先生成余志愿之惠。”
杭州为省会,文风甚盛,风气开通。杭州省高多名师。鲁朴存先生授经学,范仿文先生授文史,姚汉章先生授地理,孙显惠先生授英文,郦敬斋先生授理化,谢伯持先生授数学。率导有方,学生勤学。陈布雷失学复学,生活环境又一变,颇觉读书之乐。翌年,陈布雷18岁,仍肄业杭高预科。教师“大概仍去年之旧。惟数学改聘嘉兴丁先生授几何,口讷音微,演示算式则极敏捷,其精熟与谢伯持先生相等,而教法则不及谢先生之详尽。盖丁先生天分高,专以自悟望同学也。其他科目,有日籍教师四人,一为让安弥,授西史西地,岸然道貌,笃嗜汉学。二为铃木龟寿,授博物,精力弥满,而性情躁急。三为元桥义敦,授音乐,先授歌谱,令学生讽诵玩习,其歌词则指定学生之文字优美者自撰之,学生既于歌谱脱口成诵,又歌唱同学自制之歌词,弥感兴趣,故音乐课为当时甚受欢迎之一课。四为宫长德藏,授普通体操,其人粗犷无文,蓄野狗数头,出入以相随,同学咸鄙恶之。兵式操及器械操,则吴禹门、陆麟书二先生任之,对学生极放任。”
浙高教育方针重学生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