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这个年代,可没几个人在乎旧物,有时候能有旧东西用着旧衣服穿着,也是极好的了。
王利民虽说这几年日子过得宽裕些了,但也远未到万事不缺的地步。再说,他也知道,虽说是旧物,但吴家用的东西,再旧也不至于破败的不像样子。要不然,人家也不会让他去取。
王利民连忙说不嫌弃,哥俩就继续喝酒了。
吃饱喝足,又坐下说了一阵子话,大人们也罢了,主要是几个孩子聚在小秋的书房里嘀嘀咕咕说着话,一副恋恋不舍的,大人们也只能耐着性子多等了一些时间。
等终于上了车,坐在前排副驾驶的李希,看着脚下多出来的东西,奇怪道:“这是啥?”
吴海港也一脸茫然,看了一眼摇摇头,随即就从倒车镜里看了看后排的俩小子,他虽然喝了点儿酒,但并没有醉,心思清明着呢。
李希顺着他的动作干脆回头看了一眼,就见秦戎半垂着头,没什么异样。倒是他们家儿子,向来生龙活虎,精力旺盛的,这会儿却依着车窗闭着眼睛,一副我睡熟了,别吵我的样子。天生好动的孩子突然安静了,肯定有问题呀!
李希和吴海港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睛中看到了一抹忧心:看来,他们对两个孩子与小伙伴们的感情还是低估了。
吴戈、秦戎走了,小秋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又去了公社——郑秋实就准了她一天假。
郑秋实超负荷地学习任务压下来,小秋从睁开眼睛,一直不停歇地忙到上床睡觉,实在分不开精力去想什么离愁别绪,倒是从另一方面缓解了朋友离开的失落。
八月十几号,郑秋实递给小秋一封信。是秦戎的字,口气却像是吴戈的,大概是吴戈口述,秦戎执笔的。
信中说,他们已经回到京里,因爸妈那边没分房子,就住在奶奶家。他们的学校也安排妥当了,原打算回来的,却因为被爷爷抓了壮丁,塞到连队里锻炼,暑假没法回来了。不过,他们会找机会再回来。
小秋立刻给他们回了信,在信中就说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请吴戈秦戎在京里尽量找一找高考复习资料,抓紧时间寄过来。
这也是在吴戈和秦戎走了之后,小秋才后知后觉想起来的。已经是77年八月,很快就会下通知恢复高考了。恢复之后的第一次考试高考不是夏天,而是安排在了年底,各地考试时间并不统一,大概在十一月中到十二月底。小秋记得很清楚,s省的77年高考是12月10号。
中断了十一年的高考恢复,让无望了太久的人突然看到了希望,于是大量的人,工人农民知青,结了婚的生了孩子的,各式各样,一起涌进了这一年的高考考场。小秋曾经看过后来的统计数据,这一年全国报考人数是570万,各大专院校录取的总人数却只有273万人,录取比例只有291!单看数据,简直令人绝望!
不过,这个录取比例看起来很吓人,但仔细分析一下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其实这一届高考说容易,也是真容易。
十一年高考的中断,不仅仅是高校停课,有一段时间,中学甚至小学也停了课。又因为高考无望,学生们学习的动力严重缺乏,别说系统学习了,就是自己看书的机会都不多。所以,这一届参加高考的考生水平普遍不高,事后据说各个考场都不乏交白卷的学生。甚至,还有人因为考题不会,直接在考场上睡着了的。
在这种大背景下,小舅舅和小姨一直没放下学习不说,自从小秋重生回来,就一直没停止变着法子地督促两个人学习。就小秋对小舅舅和小姨的了解,他们两个如今的水平去参加这一届高考,绝对能被录取。
即便如此相信小舅和小姨,在没参加高考,没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前,小秋还是不敢又丝毫的大意。她在信中再三地叮嘱了吴戈秦戎一番,一定一定多找高考复习资料,参考书、习题集,统统都要。
为了让这封信尽快到吴戈和秦戎手里,避免意外的信件丢失,小秋还特意跑了一趟邮电所,花两毛钱给信挂了个号。
这封信寄出去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十二号,自从信寄出去,小秋就日日掰着手指头数日子,算着那封信该到了京里了,吴戈和秦戎改看到了,再给他们一个搜罗复习材料高考资料的时间,再加上材料邮寄过来的时间,怎么也得九月份了。
各大专院校是在八月到九月陆续作出决定恢复招生的。那么,即便是小秋所在的偏远小县,到九月份,也该有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了……到时候,小秋拿着高考资料给小舅小姨也就不会招人怀疑了。当然,吴戈秦戎的关系、和京里来的,这两个前提,也是这些资料来路的最好注释。
而在辅导资料到来之前,小秋也没干等着。宋秀菊和宋秀程发现,他们的外甥女小秋突然进步神速起来,廖辰走之前,小秋就开始学习初中课程了,但还只是刚学到初二的课程。可暑假一个月的时间,她每天要完成郑秋实那么大量的学习任务,之后还飞快地学完了初二初三课程,然后开始学习高中课程了。
宋秀菊当初上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不错,但也搁下几年了。要给小秋授课,自然要自己先复习起来。宋秀程的学习成绩更好一些,特别是数理化很好,相对的,宋秀菊稍稍有点儿偏文科。于是,宋秀程就拿了小秋不知从哪里淘换来的高中课本,复习加备课,每个周六下午回家,利用周六晚上和周日一天给小秋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