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的长辈,特别容易心软,就有些宠溺过头了。说起来,小冬是姐弟三个头脑最好最灵活的,偏偏这个优点害了他,每每撒娇耍赖,钟玉琴就缠磨不过就答应了……慢慢地养成了不肯吃苦,贪玩的坏毛病。
她没有指责哪个,只是要求姥姥和亲娘不能再心软了。小冬这个毛病还只是刚刚冒头,赶紧掐了还能掰回来,若是等他年纪再大些,三观定了,再往回掰也难了。
其实,听说小冬的作业基本没做,几个家长也比较吃惊,而且也知道了问题的严肃性,这三天,小秋动手,他们也都装做不知,并没有伸手,也充分表明了他们的态度。所以,这时小秋一说,他们立刻都表态,一定配合,不会拉后腿。
上下意见达成一致,小秋才略略放了些心。她之所以把成贵也留一年,想的就是让成贵带一带小冬。若是把小冬一个人留下,真的怕他自暴自弃了。
接下来的一周,三个小的都乖巧了许多,变化最大的就是小冬,从之前的跳脱活跃,变得沉默了不少,每天都像憋着一股子劲儿,吃完饭就钻进自己房间学习。
一转眼,就到了小秋带着小夏离开的前一天。
小秋特意来到小冬和成贵两个人的房间,将自己整理出来的初中学习笔记、复习资料给他们两个送过来。
第一千一十一章
小秋本意只想叮嘱几句,却没想到在她准备起身的时候,小冬主动提出让大姐给他们做个测验。
小秋稍一思索就同意了,然后,很快拿出一份综合试卷出来,让两个小子做。她出的题不算难,但涉及范围比较广,让两个小子用两个小时答题。答完之后,小秋只用半个小时就看完了。让她比较欣喜的是,成贵的成绩不出所料的稍微高一点,只错了两个填空题。而小冬出乎意料的竟然答的也不错,只比成贵低两分。
将这两份试卷交给两个小子,小秋没给任何评论。就那几个填空,在她看来都不应该错,答不对没有任何理由可找。
这天晚上,秦戎也终于跟着王利民回来了。众人眼见着王利民待秦戎热情亲近了许多,没了最初那种挑剔,都暗暗松了一口气。
等没人的时候,王利民才对大女儿叹气道:“那小子是个人才,才去了几天,就帮我疏通了几个关系,接下来展览馆那个工程招标有很大可能接下来了。而且,他还帮我联系了两名技术员,一名大学生一名中专生,都已经有过几年经验了,人品也不错,以后,工程质量上有他们看着,我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小秋听着也替父亲高兴,挽了王利民的手道:“爹如今也过了四十了,可不能再那么拼命了,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你要做好的就是掌控方向和大局管理,下边具体工作还是交给专业人才去做更妥当。”
王利民点点头道:“我也这么觉得……就是有时候,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有些事儿扒拉不过来了。”
小秋于是提议王利民,既然雇了人盯着工程,那么有时间就可以去报个班学个企业管理,充充电。
王利民听到这个建议还有点儿意外,但很快就有些心动。他的建筑公司已经小有规模,以后管理的人财物会越来越多,若是指靠他的初中文化,还真是心有余力不足了。
第二天,秦戎和小秋带着小夏离开了家。
刚知道自己要转学去京城上学的小夏,一直兴奋了几天,到离家的时候,才突然不舍难过起来,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的,钟玉琴和宋秀莲也流了泪……离别的场景很是悲伤。
心头酸涩的小秋忍不住回想自己离家的时候,似乎她只是落了两滴泪?汗,她完全没有做不到毫无顾忌痛哭流涕。果然,小夏这样才是一个孩子正常的表现啊。
到了京城,带着小夏落户、办理入学手续,有赵继海老师在,又有小夏的学习成绩,小夏还是转入他们的学校读高中。
弄完这些手续,小秋才带着小夏去了一趟别墅,见了大嫂刘玉芝和鹏鹏、小团团。
小夏对这边的环境房子喜欢的不得了,却并没有提出不现实的要求,住一晚之后,他们一家人就全部搬回了卷棚胡同。
大嫂刘玉芝带着小团团住了西厢北屋,鹏鹏住了南屋。成江成河哥俩住了东厢北屋,南屋留作客房。小夏跟着小秋住。
这个只是临时安排了,大哥成海已经在县城买了一个院子,正在修缮装饰,约摸两个月后就能入住了。也就是说,刘玉芝母子三人秋收后就能回家了。不回村里,孩子的事情也就没那么敏感了。
刚开学,小秋关注了几天,看着小夏适应的还算不错,很快就有附近的两个女生交了朋友,周末休息与新交的朋友出去逛街,给鹏鹏小团团买了零食,给她姐妹俩买了一样的纱巾。挺好的,小秋也就放了心。将注意力完全转回到学业和公司的事务上去了。
一晃,半年过去了,刘玉芝带着鹏鹏团团回到县城后,没有出现什么意外。她请了一位保姆替她照看孩子做家务,她自己则帮着丈夫管理起刚刚建成的禽类工厂,并将老家的肴鸡卤兔工艺加以改善,准备批量生产。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给小秋打了几次电话过来,听得出干得不错,热情饱满的。
小夏期末考试取得了年级第二班级第一的成绩,回到家还有些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