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生骑着毛驴,这时到了文院入口,到了诸位老儒的面前。
秦生下了毛驴,把毛驴的牵绳套在了文院入口的一株大树上,顿时准备走进文院。
守着文院进出大门的还是那个曾经数落过秦生的守卫,守卫听到了老儒们的对话,知道老儒们对于秦生的不屑,所以这时守卫犹豫了,不知道该不该拦下秦生。
老儒们都是道县文界的前辈,他们的话中意思守卫又怎会不晓呢?如果自己就这样让秦生进入文院,难免不会遭到老儒们的责备。
但是,秦生可是文院院首姜承十分器重的文生,虽然只是个没有文位的童生,但是守卫感觉姜承对秦生远远超过了对一个童生的器重,似乎姜承把秦生看成了一个拥有文位的文儒了。
如此两难,守卫实在取舍迷茫,不知道如何抉择。
也在这时,秦生刚刚欲走进文院大门,却被刚刚老儒中的所称之为杨老的老儒喝住了脚步。
“秦生,尔可知道尔是什么身份,尔可又知晓今天文院里的大事吗?”
秦生随着呼喝声循声看去,看到了这一群老儒,也看到了说话的白发老儒杨老。
于是,秦生稍弯腰对着他们躬身,有礼的说道:“小生道县童生秦生,见过众位老儒先生!”
“秦生小童,你还记得自己只是个童生而已,今天可是我们道县中老儒和在儒学中有成就的文生们共谈拜天祭文一事,你一个区区的童生,一没有资格,因为参加拜天祭文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拥有文位的儒生,这是其一,此其二,拜天祭文事关重大,岂是尔这等没有儒学修养之人所能亵渎的!还是怎么来的怎么归去吧!”
面对杨老的所言之意,秦生满脸平静,忍着身上还有着的伤痛淡然的说道:“小生实在是自知不当,但是使然之中,小生也是受了文院院首姜大人所邀请前来共商拜天祭文一事的,诸位先生们不信,一可以问付海兄,二可以去文院请示院首姜大人!看看小生所说是否属实!”
杨老面对秦生说出了道理,自己身为儒学老儒前辈,深知儒道儒学当以理服人,而不是粗言粗语,更不能动口骂人,所以此刻对于秦生的理直气壮之处,杨老先是仰天长叹了一声,才慢慢说道:“秦生小童,尔虽是个区区的童生,虽也读过几天圣贤书,但是秦生小童可懂得儒学里的博大和壮阔吗?如果狗都会爬树了,我们还要猴子作甚,难道就是为了看狗爬树的笑话吗?”
秦生认得这位说话的杨老,知道他是道县儒学里老儒先辈了,顿时说道:“杨老先生,小生的确只是一个区区童生而已,杨老先生读过的圣贤书的确比小生的多,但是小生的确是院首姜大人所请来的,杨老先生这般顾忌小生,不会是怕小生后生可畏吧!”
“秦生小童,你可知道,如果这里不是儒道圣地,如果我们不是读圣贤书的儒学之子,任意的换做任意的一个教派,如你这等狂妄不可一世之徒,早就让人轰出九霄云外了,你还当以为能站在那儿不曾动摇!竟然都是儒学之子,就识相潇洒的离开吧!光明虽有,但是没有经过那无尽的黑暗之境,尔等是看不到光明的!”
面对杨老的不屑,秦生回想起自穿越而来之后的种种际遇,那还能忍气吞声,顿时振声说道:“杨老先生所言即是也不是,不知杨老先生是否可听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杨某入儒家尽半生了,秦生小童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罢了,杨某倒真想听听秦生小童能说出什么震撼的话语来!”
秦生满脸平静,这时双手抱拳淡然的说道:“杨老先生可有听说过,长江后lang推前lang,又可听说过后生可畏后起之秀呢?” 天色虽然尚早,文院门口早就是人群鼎沸了,他们都是道县的文界先辈和文界能人,所来文院也是为了两天后的道县拜天祭文一事。
拜天祭文,闻此字句就能联想到事情的壮观与神圣,不错自孔圣人击溃妖族,留下文气的种子在圣元大陆萌芽生长之后,自文气主宰了圣元大陆,文气成为至高无上的圣剑。
因此,凡是圣元大陆有婚配祭祀或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都会以诗文助兴,乃至每逢天旱雨涝,都有着拜天祭文的历史可循,正因为文气的至关重要,所以凡是举行这些活动,都会请出有文位的书生主持。
而在所有的祭祀活动中,当以拜天祭文为最神圣的仪式,拜天,祭文。
拜天祭文,就是由主持者登上拜天台,现场作诗文祭天,以诗文中的才情惊动圣山上的圣者,引出文气惊动天地,达到拜天的最终目的。
一般而言,拜天祭文是百年或者数百年都难以一见的,只要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没有拜天祭文的必要,道县之前的拜天祭文那是两百多年前的历史,没有任何人亲眼看到过,唯一能知道的是哪本道县县志里记载的画眉。
两百年前,道县原本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是经历了一场日夜不停的暴雨袭击,整座道县限于洪涝之中,所有道县的子民更是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危急时刻,那时的道县文院院首亲自登拜天台祭文,以图以诗文惊动圣山引出文气拯救道县万物。
据说那次的拜天祭文没有成功,后来洪流退去,还是归功了道县文院的院首,不过他不是以诗文拜天祭文成功,他大义凛然的扑倒在滚滚洪流中,用自己文位的所属文气和自己的生命拯救了道县的洪涝危机。
拜天祭文,圣元大陆,江国,乃至道县,都曾有过历史可循,但是都没有成功的例子,在秦生去了大同之后,道县的院首姜承曾也主持了一次拜天祭文,但是没有成功。
连道县文院的院首都不能完成拜天祭文,道县的院首那可是响当当的进士出身,连他都不能完成,何况一个只是区区童生的秦生,所以才会引出多数人的阻止与不屑一顾。
甚至,有人被派往了大同,要去大同文院状告道县文院院首姜承以百年传承为儿戏,轻易的亵渎祖宗的圣灵。
这些人不仅反对秦生主持拜天祭文,而且连秦生参加拜天祭文都坚决的阻止。
“哟!这是谁要来了!姜院首这是给那个人开了后门,有了这等待遇,还是文生轿迎接呢?”
在文院门口的人群里,有人看到了付海和四个轿夫抬着文生轿朝他们走来。
闻言有人说到文生轿,所有人不禁同时转身惊讶的看到了徐徐而来的文生轿。
“果真是文生轿不错,究竟是谁有这等荣耀的光辉,老夫也算道县文界的泰山北斗了,都未曾用文生轿迎接老夫,老夫倒真的要看看那个轿中人是谁,是不是有三头六臂!”
“看来杨老说的不错,姜承的确不是个公正的院首,之前为了举荐秦生去大同就让我们极为没面子,这次又企图让那个秦生主持拜天祭文,自己身为堂堂的院首都不能完成拜天祭文,还敢用那个区区的童生,真是完全不把我们这些人放在眼里!”
“今天我们可都要连成一片,听说那个童生秦生回来了,今天也会来参加这个文会,我们这么多人可不能让他区区一个院首就轻易左右了,就轻易的让他用那个区区的童生去主宰属于文界领域的最高仪式。”
“是啊!是啊!”
“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众人的言语讨论中,付海和四个轿夫来到了他们的面前,他们都认出了付海,刚刚那个被称作杨老的老夫子不屑的看着付海,默默的问道:“付海小童,这文生轿中所坐的是何人,你是不是奉了姜承的命令去接人的!接的人是谁?”
付海看到了众多的人群,也认出了他们都是道县文界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敢有所隐瞒很是谦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