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大传……篇后·实用观点 成功为失败之母
篇后·实用观点 成功为失败之母
失败的痛苦对我们虽然最有用处,但往往却是最容易被忘掉的。成功的骄傲最容易误导我们日后的行为,但却也是最不容易抛弃的一部分。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所讲的“反者道之动”,便在探讨物极必反的道理。失败会带来成功的经验,成功同样会是导致失败的陷阱。所以物极必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事物的道理不仅是相反相生,而且是循环不已。
《淮南子·人间训》中便有个故事,阐述了这一层道理。
塞上有一户人家,擅长养马的技术,有一次却不知道什么原因,很多匹马突然跑向胡人出没的大原野,失去了踪迹。邻人跑过来表示慰问,这家主人却表示:“不妨,这可能是幸运也说不定呢!”几个月以后,失踪的马群却引回多匹塞外野马归来。邻人跑来表示祝贺,主人却说:“这里面或许有祸端也说不定!”后来其子想驯服这些野马,却反而由马上摔下来,跌断了脚。邻人又来吊慰,其父却说:“这或许是幸运也说不定。”这样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塞,壮丁组成防卫队和胡人作战,战死者十有八九,主人的儿子由于脚跛,不用当兵,反而保全了生命。是以福中有祸,祸中有福,其间变化无法掌握,其中道理深不可测。
人生福祸相生而循环,但一般人只见其表面,而不透视其中隐藏的可能性。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也”便是将经验世界中处处可见却又常为人疏忽的至理特别提出,并转成思考的原理原则,提醒大家特别的注意。亦即不必为失败而焦虑过度,成功时更要小心谨慎以保持战果。
失败为成功之母,祸端在前,反而更能发愤心志,奋斗到底,全心努力,成功自在其中。幸运在握,反而骄纵怠忽,玩物丧志,走向颓败之路。所以说成功也同样是失败之母。
成功的时候,环境也常因为自己的成功,有了重大的改变,但成功者却往往疏忽环境的巨大变化。
商鞅变法后的中央集权,让秦国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大成功,到秦王政统一六国时,这个成功也到达了顶端。这时候,环境产生剧变,秦国不再只统辖关中,她必须管理整个华夏文明和楚文明数千年来所发展出来的版图。特别是齐地和楚地,位处偏远,幅员广大,风俗民情复杂,更有根深柢固的文化观念,绝非商鞅变法时的雍岐地区环境所能比拟。
情况的不同非常清楚,但秦始皇和李斯却反而眼盲了,成功的经验无法忘记,成功的结果更难以抛弃,中央集权制度,对他们来讲不再只是强国的工具,而成为一种理念、一种使命。
成功者最重要的是防御,守住胜利的果实。只是防御的心态,能容易成为固执,秦始皇和李斯都掉入了这个窠臼。
爱尔·赖兹(AL Ries)在其名著《行销战争》(Marketing Warfare)中表示:
“攻击自己的勇气,是赢家最好的防御策略。”
身处领导地位,在潜在顾客的心目中,防御者占有优势,但是,强化赢家地位的最佳方式,是不断的自我攻击,藉由引进新产品使现有产品成为落伍的产品,来保障市场中永远的优势。
自我攻击,可能会牺牲短期利润,但它却能确保市场上的领先,是行销战争中最重要的一项武器。
反之,任何不愿自我攻击的公司,常会因而丧失市场中的优势,到头来,不得不让出赢家的地位。
刘邦大传……第二篇 沛县美男
第二篇 沛县美男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道德经·第四章》
道之体是虚无的,就是因为虚无,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作用。道的容量博大如深渊,所以更能够创生万物,它本身便是万物之源。
没有锋芒,所以不会有什么纷扰,永远隔藏其光,和尘工一般的平凡。看起来实在没什么,甚至有时候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道”确实是存在的,没有目的,也没有特色,就是单纯地存在着。
我们永远不知道它是从哪儿来的,但“道”却是天地的创造者,所以应该在天地之先,“道”就是存在的。
最后这段话,或许比较不容易了解,所以用庄子的话来解释,也许比较容易领会;庄子说:“‘道’,自己就是自己的本、自己的根。在没有天地之前,‘道’就存在了,它创造鬼地创造神,生出了天,也生出了地。”
道的伟大,在于空虚,所以能包容万物,可塑性最大,以至于无穷无尽。
刘邦大传……作者的话
作者的话
要了解刘邦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实在不容易,有人说他是真命天子,有人说他是狡猾的狐狸,也有人认为他只是运气太好,但这些都很难用来解释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