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意料之内,也是情理之中。
毕竟如今他李双喜的这个位子,确实也不算是能够商议大事的人。
而李双喜往日这些大事情上,也从来没有提出过什么意见,其他人自然而然的也就忽视了他,只是习惯了陛下身旁,一直站着一个不怎么说话的亲军统领。。。。。。。以及义子。
对于众人对李双喜的惯性看法,让他感到了一丝危机,接下来必须得尽快提升他的威望才行,不然也没谁太拿他当回事儿。
虽说他有个义子的身份,但这里的谁不是开国大功臣呢,仅仅就这根本就甭想压住他们。
更何况,有着特殊义子身份的李双喜,还不得不顾忌父皇李自成的想法。
别说是他这个还未上位的义子了,就算是真正的太子,也不能表现得太过于锋芒毕露,毕竟不是谁都有着懿文太子的待遇。
不过嘛,李双喜最近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的。
比如说,前日晚间与军师宋献策喝了一顿小酒。。。。。。。
李双喜随即便将目光,直直投向了站在殿中一旁角落处,久久沉默不语的宋献策。
说起来,今日白日在煤山的时候,若非宋献策在从中周旋,恐怕这事儿都还商议不到这金銮殿中来。
宋献策为人一向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性格稳健思虑周全,主打的就是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李双喜看向他的第一息时刻,宋献策在第二息时刻便察觉到了。
他暗中瞟眼看着双喜统领投来的目光,他当即看出这目光中饱含着某种深意。
他当即便意识到,双喜统领这是有话要说呀。
一说起这双喜统领来,他就不得不想起发生在前日晚间的那一顿小酒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他才重新认识了双喜统领一番。
原来,在整个大顺军中,藏得最深的人竟然就是他李双喜,这个陛下的义子。
为什么会如此感觉呢,只是因为,在天时的看法上,李双喜比他更胜一筹。
他们二人聊了半个夜晚的天时,宋献策平时就最爱研究这些东西了。
有了双喜统领的独到见解,宋献策才突然明白,原来所谓斗转星移竟是这么一回事儿,着实让他大开了眼界。
咳咳。。。。。。。。
许久未出声的宋献策,突然稍显大力的清了清嗓子,使得一直在吵闹中的大殿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一时间,殿中大多目光都看向了这个开国大军师,他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
只见宋献策神色若然,气定神闲,看向陛下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可先询问双喜统领。”
“毕竟,此事既然是由双喜统领率先提出,所以双喜统领对于此事或许会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理。”
“哦?”
李自成闻言,当即转过头来看向站在他侧面前方的李双喜,随口问道:“双喜你可是有什么想说的?”
李双喜转过身来,拱手正声答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这缺钱少粮之事,可向天下人借。”
“向天下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