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到头无须报(2)
所有这些劝善行善,都是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前提,但现实的情况往往是,不少好人没有得到好报,而不少坏人反而志得意满,享受富贵荣华,这不能不让很多人对报应之说产生疑惑。佛教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因果通于三世。《三世因果经》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涅槃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所谓“三世”,是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现在世”指现在这一生。“过去世”指由现在世的前一世起,逆推到无穷久远的过去。“未来世”是由下一世起,顺推到无穷遥远的将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现世,而善恶的报应有的在当世,有的则要在未来世显现,现世所承受的果报则来自过去世所造之因。有的时候,善恶之业如同种子,要跨越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经过百千万劫,才会发芽结果。受报的时间也有短有长,从几日、几月到无穷久远。《佛说护净经》云:“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是说持斋一日,可以得到六十万世不受饥饿的福报。《地藏菩萨本愿经》第十品亦云:“我观业道众生,校量布施,有轻有重,有一生受福,有十生受福,有百生千生受大福利者。”
为什么有很多人做善事却没有得到善报?按照袁黄的说法,那些人做的事情往往表面上看来是善的,实际上并非真的善。他将善分为真善与假善、端善与曲善、阴善与阳善、是善与非善、偏善与正善、半善与满善、大善与小善、难善与易善,如此等等。一般人认为,打人骂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但实际的情况是,有的人之所以敬人礼人,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人打人骂人,却是为了别人的利益。有的人行善是发自内心的,有的人行善是给别人看的。发自内心的利人的无所求的善才是真善,做给别人看的有所求而利己的善则是假善。一般人都认爲谨慎、随和的人是善人,这样的人得到很多人的称赞,但这样的人或者是谨慎软弱,或者是顺乎世俗而媚世,或者是随波逐流而没有志气,或者是没有道义精神。这样的善实际上是虚伪歪曲之善,不像那些敢作敢为的豪爽狂狷之士一心想着济世助人。
做的善事人人皆知是阳善,行善而不爲人知的则是阴德。阳善会得到世人的称赞,获得好的名声,阴德则会得到上天的赐福。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被称为大慈善家,实际上是名不副实,这样的人一时会获得虚荣的满足,但早晚会有奇祸。还有的人行善,孤立地看是善事,对受恩的人而言是善的,但长远看却会对社会风俗产生不好的影响。相反,有的孤立地看是不善,而其结果却有益於大众。这就是“是善”和“非善”的区别。有的人出于善心却做了恶事。比如过分宽厚,容忍坏人,不仅不能使坏人改恶从善,反而使坏人越来越坏,最终不可救药。这就是“正中偏善”。相反的,有的人本出于恶心,却做了善事,即是“偏中正”。
有的人行善发乎真诚自然,做了善事不记在心里,很快就忘记了,这样的善即使只是小善,也能达成功果,一文足以消千劫之罪,斗米能种无涯之福。反之,如果做了好事念念不忘,施恩望报,或者舍财物而心痛,就是终生行善,做再大的善事,即使是布施万两黄金,也还只半善。有的人志在天下,善达万民,则善虽小而功德大。反之,如果是志在一身,善及一人,则做再多的善事也只有小的功德。有的人为了救助别人,能舍弃难以舍弃的东西,能忍受难以忍受的东西,这种难爲之善才最可贵。比如无钱无势的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其善行价值更可贵,获福也更大。有钱有势之人,行善积德很容易,但捐献出一点钱财就很在意,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得到大的福报。
实际上,即使没有六道轮回,现世中的善恶还是有各自的报应。善的好报不一定就是功名富贵。实际的情况是,有的官员为了升官,对领导巴结奉承,为奴为仆,为了保住官职,夜不成眠,饱受心灵的煎熬,而在贪污受贿、淫乐腐化的时候,又担心法律的制裁而惶惶不可终日;也有一些富豪,家财万贯,却永不满足,想挣更多的钱,挖空心思,采用欺诈的手段,虚报业绩,假造帐目,转移资金,最后锒铛入狱。这样的高官富豪,他们的生活未必就幸福快乐,反不如民间老翁,没有过多的欲望,日出而耕,日落而归,吃饱饭后摸着肚皮在墙根下悠闲地晒着太阳,自在逍遥。善的报应也不一定就是长寿,有的人,特别是有钱人,长期疾病缠身,虽然有好的条件,可以用最高级的药物维持生命,但受慢性疾病之苦,生活实了无意义,反不如普通百姓,平常身体健康,得以享受天年,自然死亡,或无疾而终,活得快乐,死得安然。
即使没有因果报应,如果是真心为善,行善本身就使人获得心灵的宁静和满足,使人懂得善待生命,更好地享受生活,这本身就是好的报应。
txt小说上传分享
溪山清静且停停(1)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清]李渔
用文化艺术来赚钱,也就是文化产业。早在三百多年前,有一个叫李渔的文人就开始探讨文化产业化之路,而且做得很成功。李渔(1611年—1680年)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他出生在江苏如皋,父亲当时在江苏如皋开药铺,母亲当佣工。据说他母亲生他时难产,按风水先生的说法,是因为宅中阴气太盛,阳气不旺,搬到向阳的山岗上才把他生下来。李渔的字叫谪凡,一方面是因为出生时的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天才,就好比李白因才华而被称为谪仙人。
李渔确实很聪明,小时就以神童之名而闻达乡里,25岁应童子试以五经见拔,29岁考取府庠。李渔也很用功,小时候就有远大的理想。他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树,每年都要在树上刻一首诗,树一天长大,上面的字也一天天变大,把他的理想带上了天空。但是他在乡试中名落孙山,再赴乡试又遇上了兵乱,很快的明朝也就灭亡了,在江山易帜的血雨腥风中,他选择了明哲保身,他在明朝没有得到功名,没有做过朱家的官,所以没有为朱家王朝守节的负担,他这样一个书生,也担当不起反清复明的大任,不做满人的官也就可以了。
学而优则仕,做官是为了挣俸禄吃饭,读了那么多年书,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如果不做官,该怎样生活?李渔在兰溪县城东郊的伊山买地筑园,写作自娱又赚钱,入伙村中的昆腔班,参与编、导戏剧。在四十多岁时,李渔为躲避一件乡村纠纷的牵涉,扮作渔人驾船从兰溪出走杭州,开始了作赋卖文的生涯。李渔又写书,又开出版社,又办家庭戏班,将他的文艺才华发挥到了极致。
要用一句话概括李渔真的很难,他是文学家、艺术家,他是落魄才子,他是发明家,他是剧团老板,他是园艺师,他是美食家,有人称他为帮闲,有人赞他有经济头脑。他很高雅,又很世俗,他的文学作品则是雅俗共赏,当时附庸风雅的官僚以结识他为荣,而市井百姓又天天盼望着他的新作问世。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渔是中国历史上活得最潇洒最自由的文人,是最具有艺术情趣和生活能力的文人。
李渔写《肉蒲团》,写《十二楼》、《连城璧》,写剧本《笠瓮十种曲》,写《闲情偶寄》。他写出的书在当时是畅销书,赚了大笔的钱,使他能够过风月无边的生活,又成为文学经典而得以流传后世。李渔的出现颠覆了文学传统,他以文学求利,将商业规则用于文学写作和传播,开文学职业化之先河。李渔在《曲部誓词》一文中明确表示,其戏曲创作的意图是“砚田糊口”,追求的仅仅是商业赢利,而不是“发愤著书”、“微言讽世”等其他目的。李渔在一首诗中说:“砚田食力常倍民,何事终朝只患贫。”在一篇文章中,李渔抱怨卖文所得太过微薄:“即有可卖之文,然今日买文之家,有能奉金百斤以买《长门》一赋,如陈皇后之于司马相如者乎?然则卖文之钱,亦可指屈而数计矣。”但是他的好友毛稚黄却说:“卖赋多金者,相如以后如笠翁者原少。”
李渔不仅是个文学天才,而且是个经商奇才,他将高雅的文学与世俗的商业结合得那么完美,即使是今天还无人出其右。50岁的时候,李渔在金陵开了一个书铺,先叫翼圣堂,后改名芥子园,既出版《三国志演义》、《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今古奇观》等畅销名著,也出版自己创作的小说传奇《无声戏》、《十二楼》、《风筝误》等,还出版品位高雅的图书如《芥子园画传》等。热销书可以赚钱,高雅书可以树立品牌。冯梦龙的《古今谈概》卖不出去,他换个书名为《古今笑》就销路大开。李渔对各种广告宣传手段的综合利用也使得他的出版发行生意更加红火。他善用名人效应,策划的名人书信系列和名人断案系列十分轰动。他利用自己与学者名流的关系,既请他们写稿作序,又向他们推销图书。他还在畅销书的扉页上预告宣传新书,如在《芥子园画传》中宣传《资治新书》初集、二集,预告第三集,在《窥词管见》中宣传《闲情偶寄》。更有意思的是,李渔通过打官司遏止盗版,维护版权,更借官司扩大影响而达到广告的目的,这一招是现代传媒所惯用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溪山清静且停停(2)
除了写书出书,李渔还办了一个家庭戏班。明清时代,士大夫沉醉于声色之娱,蓄养家庭戏班成为名儒显宦附庸风雅之举。与那些人养戏班为自娱和炫耀风雅不同,李渔的家庭戏班带有经营性质。他的戏班由姬妾组成,而以两个爱妾乔氏、王氏为台柱子。李渔带着戏班子四方游走,为达官贵人巡回演出,赚取钱财,又结交了朋友。每到一处,附庸风雅的显贵们都争着抢着把他待为上宾。中年之后的李渔成了富翁,他在南京和杭州置别墅,养了很多美女。
更值得注意的是李渔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李渔可以说是从古到今最会生活的人,他将生活真的变成了艺术。他自己设计制作家中用具,比如他设计的凳子,在一个中空的方盒,里面灌上凉水,再盖上片薄瓦作凳面,就是凉凳,夏天坐着非常凉快,在凳子下面装上抽屉,抽屉里点几块炭,冬天坐着很暖和,就是暖凳。他在两间房子的隔墙里点灯烛,一灯两用,既省灯烛,又不影响照明。他在巨幅花鸟画原本该画鸟的地方挖了个洞,再放上一架真鸟,以真乱假,让人惊奇。他夏天睡水床,冬天躺暖椅,在床上种花,让花香伴着悠然入梦,连马桶都很考究。
李渔一生写了很多书,最得意的是《闲情偶寄》。他在这部书的后半部里谈女人、房子、家具、饮食、种花、养生。在李渔看来,异性、花草、居室以及任何生活细节,都是艺术欣赏的对象,都可以是快乐的源泉,关键在于你会不会发现,会不会欣赏,有没有那个心境。李渔把美食、美女与艺术作为一生的追求。他在《闲情偶记》的“声容”章,从肌肤、眉眼、手足、态度、熏陶、点染、首饰、衣衫、鞋袜等13个方面阐述和发掘女性之美,简直可以当作女性审美之教科书。李渔对美的东西有一种病态的爱恋。他喜欢花草,喜欢园林,喜欢美女,凡是美的,他都喜欢。有一年李渔家里快没钱过年了,还要去买水仙,他的妻子说,饭都吃不饱,还养什么花。他大发雷霆说:水仙就是我的命,是肚子重要还是命重要?
《颐养部》的第一篇就谈行乐。人生百年三万六千日,即使天天都是欢乐,时间也有限,何况百年以内有无数忧愁困苦、疾病颠连、名缰利锁、惊风骇浪?千古不仁,没有超过造物主的,因为造物主用死亡来恐吓人。但是造物主又很仁慈,知道人不能不死,所以时刻提醒人,劝人及时行乐。明代有个文人叫康海在北邙山麓建了一座园亭,开门见到的就是丘陇,有人问他:“日对此景,令人何以为乐?”康海回答说:“日对此景,乃令人不敢不乐。”他在书中详细讲述了行乐之法,富贵者固然有行乐的资本,贫贱者也有行乐之法,在家有在家的快乐,外出有外出的快乐,睡着乐,坐、行、立也有乐,听琴观棋、看花听鸟、蓄养禽鱼、浇灌竹木各有各的情趣。
清代金圣叹作《三十三个不亦快哉》,我国台湾作家三毛写过一篇文章《什么都快乐》,在李渔看来,真的是没有什么能让他不快乐。快乐并不由环境,也不由物质条件决定,全在于人的内心,“乐不在外而在心。心以为乐,则是境皆乐,心以为苦,则无境不苦”。李渔再三表示,他的所有的创作都是为了带给人们笑声。他说:我的诗文,都有笑料,要是你看了几行还不笑,那肯定是假的了。
周作人在小品文《吃茶》中写道:“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人生要快乐实际上很简单。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一个比一个忙,大家都说没有时间,实际上不是没有时间享乐,是没有享乐的心境。现代都市中有那么多茶馆,有那么多人去喝茶,但多是借喝茶谈生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滚滚红尘中有那么多的诱惑,熙来攘往的都是求名求利之人,要他们停下来真的很难,但如能忙里偷闲,吹吹山野凉风,品品淡淡的绿茶,或许可抵十年尘梦。
李渔出身于商贾家庭,又饱读诗书,使得他既能俗,又能雅;既能“儒”,亦能“商”,再加上明末清初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终于造就了李渔,成就了一个别具特色的文人。李渔放弃了仕宦,选择了逍遥自在,他坐拥书城,卧拥美女,宣称“惟我填词不卖愁”,“是真才子自风流”。他既不愿意当官,也不愿意不朽,只想着怎么快活怎么来。当不了圣人,当不了贵人,就要及时行乐,没有必要当假道学。李渔根本没有想什么扬名不朽,但在无意中不但红极一时而且还流传于后世。李渔喜欢戏剧,自己写剧本,组织家庭戏班演戏,自己当编剧加导演,他将小说称为无声戏。在李渔看来,人生就是戏,每个人都是戏中人。
康熙十二年,李渔带着家庭戏班来到湖北,不久乔姬病逝,年仅19岁。第二年夏,李渔再游京师,王姬又得怪病而死去。李渔戏班精华尽失,宣告解体。李渔回到杭州,购买一所宅院安居。李渔为家乡的一座过路凉亭题写了一付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康熙十九年,70岁的李渔在一个风雨之夜从楼梯上失足而死,终于停下了脚步,完成了贬谪凡间的历程。
。。
像蝴蝶一样生活(1)
惟庄周乃能梦为蝴蝶,
惟蝴蝶能梦为庄周耳。
世之扰扰红尘者,
其能有此等梦乎?
——[清]黄九烟《幽梦影》评
“像蝴蝶一样生活”如今已经成为套语。如何像蝴蝶一样生活?有的人说是美丽一生,有的人说是潇洒一世,这些理解都有点意思,但都不完全。要想如蝴蝶一样生活,首先应该了解蝴蝶是如何生活的。
在山巅或峡谷,经常见到成群的蝴蝶,但是蝴蝶却不是群居的动物,没有紧密的集体,没有等级,没有分工,各自过各自的生活,可以说蝴蝶是典型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