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海南密织15分钟医疗急救圈畅通争分夺秒的“生命通道”
作为近年国内热门的网红旅游城市,海南万宁市正在医疗领域做着一道精准到秒的“算术题”。
这道“算术题”关乎急救体系。“2023年前,万宁市仅2家医院开展急救工作,共12辆急救车,站点辐射周边院前急救到达现场平均时间25分18秒。车有限、人有限,投入资金有限,要想缩短平均到达时间并非件容易事。”万宁市医共体总医院院长陈松11日告诉记者,如果急救车开进村,可能要消耗更多时间。
万宁市人民医院发愁的同时,每年冬天也是兴隆红十字医院里医护最“紧张”的时段。“每到冬季,大量北方的‘候鸟’老人来到兴隆,乡镇卫生院没有急救能力,也有很多急救药品不能配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就会耽误患者的抢救时机。”兴隆红十字医院院长范平云说。
如何缩短这急救的“25分18秒”?2023年,海南省将打造“15分钟医疗救治急救圈”纳入为民办实事事项,将通过逐步增配救护车和车载设备,缩短救护时间,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保障民众急救医疗需求。
作为海南首个开展“15分钟医疗救治急救圈”的市县,万宁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各成员单位救治现场、120救护车实现实时指导,形成区域医共体急诊急救大平台,将“25分18秒”的急救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兴隆红十字医院对辖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发挥重要作用。兴隆120急救站自2023年3月2日成立至2024年1月1日,共出车1004次,其中成功独立为3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溶栓治疗,成为海南基层医院首个独立开展溶栓治疗的单位。
“兴隆红十字医院胸痛救治单元救援覆盖四个乡镇的常住人群约11万人,另外‘候鸟’人群约5-10万人。”范平云说,当前海南正值旅游旺季,医院的医生们都不再“慌”了,急救站点的设立给了他们足够的底气面对突发急诊情况。
如今,万宁通过“一中心、五站点”模式打造覆盖全市东西南北中的15分钟急救圈网络,将现有急救车分布到各站点,改变以往120急救车只能从万宁市人民医院出发奔赴各乡镇的状况,大大地缩短生命救护时间。此外,万宁市还加强对基层医护人员急诊急救能力培训,提升院前救治能力。
记者11日在万宁市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看到,该中心利用5G急救系统信息化平台,共享急诊急救调度信息数据,对病人生命体征、位置信息及现场实施救治图像的实况直播,120急救中心医生远程会诊,指导随车医护人员开展救治。同时,该信息化平台实时追踪救护车到院的时间和路途上的情况。
“患者‘上车即入院’。救护车上配备监护仪、气道管理设备、呼吸机、除颤仪、心电图机等,可以在车上就对急救患者开展诊断和治疗。比如心跳骤停患者,抢救越快,心脏复跳成功率会大大增加。”陈松说,在现场开展急救的同时,医院后方做好人员、设备及药品等相应准备工作,确保患者到达医院的第一时间得到针对性抢救。
万宁医疗急救模式“可复制”,目前海南已在三亚市、澄迈县推广建立并初见成效。去年9月,海南集中采购131辆救护车,分配到18个市县和省级医疗机构。
据海南省卫健委介绍,争取到2025年,海南初步建成与该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政府主导、覆盖城乡、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省、市县、乡镇三级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完)
人社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携手上海奉贤为天下英才提供广阔舞台
中新网上海1月11日电(记者陈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11日与上海奉贤区签订了《国际科技人才资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共建人才平台、共办人才活动、共享人才资源、共宣人才故事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经验互鉴,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当日举行的2024海内外青年科学家“走进奉贤”暨深化“五个创新”主题论坛活动,众多海内外青年科学家齐聚一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任汤富强表示,目前,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吸引集聚更多全球英才。近年来,奉贤在“新片区西部门户、南上海城市中心、长三角活力新城”的城市定位下,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人才政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加快打造南上海人才高地。
汤富强表示,未来,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将携手奉贤区委、区政府,持续发挥平台和专家资源优势,为天下英才提供施展才能、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和良好环境。他希望奉贤今后在科技创新、平台交流、产业升级、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规划深度和合作广度,也希望出席活动的青年科学家对奉贤创新环境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等工作提出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带动越来越多青年人才走进奉贤、爱上奉贤。
奉贤区委书记袁泉指出,瞄准“基础理论、底层技术、颠覆项目、跨界融合和转移转化”五个创新领域,努力抢占行业制高点。奉贤将持续为海内外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最佳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一流的营商环境,对“敢闯无人区”的好项目好团队加大前期投资力度。欢迎更多青年学者带着“金点子”“朋友圈”,来到奉贤施展抱负、成就梦想,让近悦远来的“人气、才气”汇聚成奉贤发展的“朝气、底气”。
会上举行了奉贤区产业发展科技人才顾问聘任仪式,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孙树峰,上海近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萨普·科曼,南通睿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梁伟等8位青年科学家受聘成为奉贤区产业发展科技人才顾问。
2023年,奉贤坚持以建设“南上海人才高地”为抓手,开展“海外博士看奉贤”“招才大使看奉贤”“欧洲科技企业代表团路演活动”“百家行业协会走进奉贤新城”等37场“走进奉贤”系列活动,2300余名海外人才、行业专家等走进奉贤、了解奉贤。
去年11月,奉贤举办了2024全球“招才引智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全球引才大会,一次性推出1209个人才岗位,面向全球人才发出“招贤令”,诚邀天下英才与城市共成长,全面激活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引擎”。
此次海内外青年科学家“走进奉贤”暨深化“五个创新”主题论坛活动也是2024全球“招才引智季”系列活动之一。据介绍,今年,奉贤还将开展更多大规模、高规格、多点位的招才引智活动及人才招聘活动,以广聚天下英才之势,跑出人才集聚“加速度”,持续扩大招才引智“朋友圈”,增强吸引集聚人才的“磁力”,为奉贤打造上海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前沿技术转化首选区、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区、生态宜居产城融合区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完)
来自中国、伊朗和沙特的三大文物展同时亮相故宫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应妮)“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和“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联合开幕式11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举行。加上此前开展的“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来自伊朗、沙特和中国的三大文物展览在午门同时展出。
自2019年开始,故宫博物院陆续与伊朗国家博物馆,伊朗文化遗产、旅游和手工艺部,沙特阿拉伯埃尔奥拉皇家委员会等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共同参与策划以了解、交流、互鉴、发展为主题的文物展览,推出“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3个内容各异又相互关联的展览,于岁末年初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先后开幕,以精美的文物串联起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明,呈现不同文化悠久璀璨的历史,更展现人类文明交流的源远流长,以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华章。
位于午门展厅的“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分“东西辉映”和“大路相连”两个单元,着力讲述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共建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带动了亚欧大陆文明的共同繁荣。展品以故宫博物院典藏为基础,汇集10家国内外考古文博机构的代表性藏品及图片,总数达266件(组)。展品年代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涵盖青铜、金银、玉石、玻璃、陶瓷、织物、家具、雕塑等门类。其中,河南郑州双槐树遗址出土仰韶文化牙雕家蚕、广东南越王墓出土西汉银盒、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唐代刻花蓝色玻璃盘、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唐代骑士纹锦、故宫博物院藏商代青铜龙首刀、清乾隆剔红漆盆玉石葡萄盆景、伊朗国家博物馆藏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等众多精美文物值得关注。
位于午门东雁翅楼展厅的“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分“包容之美”“东西相通”两个单元,荟萃了伊朗多家博物馆收藏的216件文物。从宫殿建筑到居室家具,从殿堂珍品到日常用器,从绘画艺术到文字书写,通过建筑、雕塑、陶瓷、玻璃、金属、书法、绘画等各类文物,展现古代伊朗艺术的不朽魅力,展示了古代波斯文明在交流互鉴之中留下的辉煌壮美的物质文化遗产。
位于午门西雁翅楼展厅的“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此前已开幕。现场展示了诸多雕塑、陶器、岩画、铭文、青铜器、古生物骸骨等考古文物,230余件展品中包括50件此前从未对外展示的全新出土文物,展现了位于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西北1100公里处的埃尔奥拉壮丽的沙漠河谷绿洲景观和繁荣悠久的历史文化。
作为总策展人,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光尧表示,三大展旨在探寻交流互鉴的文明发展之路。对丝绸之路的考古与研究证实,东西方交流的通畅与否、交通主线路的经过与改线,都可以直接造成沿线古代国家的兴衰。长期、广泛的交流推动了世界各地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据悉,“历史之遇”和“璀璨波斯”将于1月12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展出至4月11日。“埃尔奥拉”将展至3月22日。(完)
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中国财政部发指导意见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赵建华)中国财政部近日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保障等3方面18条内容。
财政部资产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下称负责人)11日介绍,为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财政部制定了《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主要遵循五个原则:坚持确保安全与合规利用相结合,坚持权利分置与赋能增值相结合,坚持分类分级与平等保护相结合,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创新方式与试点先行相结合。
《指导意见》确定的主要任务包括依法合规管理数据资产、明晰数据资产权责关系、完善数据资产相关标准、加强数据资产使用管理、稳妥推动数据资产开发利用、健全数据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畅通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机制、规范数据资产销毁处置、强化数据资产过程监测、加强数据资产应急管理、完善数据资产信息披露和报告、严防数据资产价值应用风险等。
《指导意见》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正确处理数据资产安全、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资产开发利用的关系。以保障数据安全为前提,对需要严格保护的数据,审慎推进数据资产化;对可开发利用的数据,支持合规推进数据资产化,进一步发挥数据资产价值。同时,建立数据资产分类分级授权使用规范。按照“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原则,依法依规维护各相关主体数据资产权益。
对于公共数据资产,《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为提升履职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公共数据资产授权运营和使用管理。严格按照“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要求和资产管理制度规定,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可授权运营主体对其持有或控制的公共数据资产进行运营。
中国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超过50万亿元人民币,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1。5%。数据已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