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斯脸色一片灰败。
好在交流会是在佛罗里达大学举行,主持人也是佛罗里达大学的,肯定不会给其他人讽刺自家人的机会,他立刻喊出了沈洋的名字,“下面有请来自中国江城运动科学研究中心的沈先生!”
沈洋一上台,马上引起关注。
后排的记者们立刻开始进行录制,现场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对准了讲台。
上午沈洋驳斥了希尔顿的言论非常精彩,很多人也想看看,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带来了什么研究成果。
沈洋走向讲台,转身对着台下,脸上一直保持风度的微笑。
在所有人的瞩目下,他不急不慢的喝了口水,才开口道,“我对于能收到罗瑞教授的邀请,来参加运动科学交流会感到很荣幸,说老实话,当我收到邀请的时候,交流会还有半个月就要开始了,我都有点怕办签证来不及,你们大概不知道,从中国来美国,办理签证不仅仅需要面试,签证都要一个星期才下发。”
“所以我根本没时间准备什么。”
台下众人哗然,难道这个中国年轻人,什么都不打算说吗?
那当然不可能。
沈洋不急不慢的继续道,“不过我刚好在中国的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我就来说说这个。”
“那是关于人体肌肉的协调运动能够促进人体肌肉恢复的理论,或许你们中有些人读了我研究,比如希尔顿教授、罗瑞教授,在这里,我要宣布一个重要消息……”
“我的这项研究,理论已经非常成熟,并已经有过两次成功经验,效果也相当不错!”
顿时会场一片哗然!
第四十七章 真正的焦点
一种全新的医疗方式,光是理论的提出到完善,往往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中途出现一点差错,都有可能宣告错误或失败。
在理论完善之后,想运用要实践,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有很多理论提出之后,想要运用都不可能,因为现有的科技水平达不到标准,或者需要海量的投资回报却比较少,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让理论在很长时间内,变得毫无意义。
这就是科学和应用的矛盾。
所以当听到台上的年轻中国人,居然说自己的理论已经完善,并且有两次成功经验,台下所有人都热为‘根本不可能’。
“就算理论再完善,也不可能这么进入应用!”
“中国人制造东西的效率是高,可他们的科技水平却没这么高!”
“有两次成功经验?简直是荒谬!”
“……”
台下众人不断讨论着。
还有人不知道沈洋的理论,于是那些看过的人,就开始简单介绍起来。
对沈洋的理论了解最多的,还是罗瑞和希尔顿,两人都仔细读了那篇论文,他们必须承认的是,那篇研究论文很完善,根本没有什么问题。
可要说到完善,却只刚走出一步而已,想要进入实践阶段,短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到。
‘肌肉协调运动和肌肉恢复’理论中,大体应用于实践的概念就是,利用通过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