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天气比较冷,开小四轮的话,估计得把鲜菜用大棉被捂上才行。
李卫国正准备着呢,就看到田大贵开着小轿车回来了,罐头厂过年放假,田大贵当然更乐意回村里过年,村里熟人多,热闹。
行了,有小轿车就不用四轮子了,反正也没多少东西,小轿车也能装下。
李卫国依旧叫上郑先农,车里塞了两土篮子鸡蛋,一花筐鲜菜,然后开车去县里。
青菜本来就没栽种多少,就是尝尝鲜,管够是不可能的。
真要是数量太多,也显不出金贵不是。
临近过年,县城里的人也明显增多,百货商店,副食品商店,全都是人满为患,想进门都费劲。
另外像是照相馆、理发店这些地方,也都得排队。
年前都要剃剃头,然后正月里就不剃头了。
还有果品公司、水产公司这些地方,也都是挤破门槛。
在李卫国的记忆中,县城的农贸市场,好像今年下半年就会放开,然后辐射到农村大集,整个市场,呈现出开放的姿态。
看到不少人都排队卖带鱼,李卫国还停车询问一下,价格也不一样,最窄的才一毛九一斤。
中等的两毛五,最宽的三毛八。
就这还得排队抢购呢,晚了都捞不着。
“国子,早知道多拉点大鲤鱼来卖好啦!”郑先农也有点瞧不上带鱼,过年的时候,餐桌上摆一盘带鱼,还都是一段一段的,怎么瞧都没有摆一条大鲤鱼顺眼。
要不年画上,小娃娃都抱着大鲤鱼,咋没抱着咸带鱼的呢。
“再等等就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李卫国倒是信心满满。
正好前面路过第三副食品商店,他就靠边把车停下,跟郑先农抬着一篮子鸡蛋走进去。
土篮子里面的鸡蛋,都埋在碎谷草之中,这样就可以把鸡蛋之间的空隙填满,省得把鸡蛋撞打喽。
在没有正规的鸡蛋箱之前,农村都是这么带鸡蛋的。
副食品店里,同样人满为患,哥俩在门口晃悠半天,愣是没挤进去。
这时候,一个穿着中山装的老大爷终于瞧见了土篮子上面露出的鸡蛋,顿时激动起来,嘴里大声嚷嚷:“同志们都让让,送鸡蛋的来了!”
鸡蛋!
人们顿时不澹定了,要是能买几个鸡蛋回去,年夜饭的饭桌上加一道炒鸡蛋,那简直太美了。
于是呼啦一下,大伙自动让出一条通道,瞧那架势,是把李卫国他们哥俩,当成副食品店的送货员了。
还有人问呢:“同志,鸡蛋多少钱一个,买鸡蛋用票不?”
鸡蛋这么受欢迎,李卫国就更有信心了,嘴里哼哼哈哈答应着,顺着人群让出来的通道,进到店内。
里面的顾客也都听到消息,夹道欢迎,二人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柜台前边,把售货员都给整得一愣:“没告诉我们有鸡蛋要卖啊,你们两位同志是哪个单位的?”
李卫国眨巴一下眼睛:“我们是金梅养鸡场的。”
金梅养鸡场,没听说过啊,那售货员疑惑地瞧瞧李卫国,然后把一位姓胡的主任给叫过来。
“胡主任好,我们养鸡场去年才成立,想问问你们这收鸡蛋不?”李卫国跟这位胡主任攀谈起来。
胡主任也有点为难:“没有定计划,我们也不能收啊,而且你们是个人的养鸡场吧,财务上也没法转账。”
市场没放开,就是麻烦,讲究的是公事公办,李卫国也没招。
结果那些顾客不干啦,刚才那位穿着中山装的老大爷又说话了:“小同志,你把鸡蛋拎到外边,我们买!”
旁边立刻有人搭茬:“就是,鸡蛋也不用上秤,论个卖,过数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