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十七人受伤;而英军两人死亡,二十九人负伤。因而,英法联军只有五十来人丧失战斗力。正如埃里松比喻的,“这场战役给人以做梦的感觉。我们光打死别人,自己却不中弹,几乎不被打中”。
对这种奇怪的差异以及联军损失之少,该作何解释?损失何其小,使人难以理解战斗的激烈性。
对这一问题,巴赞库的回答是:“尽管中国人抗击顽强,我方损失很少,只能从他们武库兵械居于劣势来解释。其实,可以这样说,我们士兵由一只看不见的手保护着;这只无形的手,把敌人发来数量无可比拟的子弹和炮弹统统排开……”。
而中方损兵折将之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要是不看到并研究他们笨拙地使用那些原始武器。他们的大炮没有一个射程达得到。中方的炮口径虽粗大,但发射的炮弹打到树顶便消失”。
吴士礼也认为,中国人数百年几乎使用同样的武器,可西方民族则不断改进完善他们的武器,无论防御性或进攻性的均在内。中国闭关锁国,对外来影响,尤其是军备方面的进步,筑起难以进入的壁垒。中国遭受的屈辱与衰落,来自其极端盲目排外的思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三章 八里桥战役(5)
其次,巴赞库还指出,中方军备劣势,加上作战不灵活,发射又
笨拙,在不断移动的战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人也许未很好地研究战争,因此不知如何打法”。不过,他认为,中国士兵,特别是蒙古士兵,表现勇猛,无可非议。
关于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出奇低劣,无多大杀伤力。阿尔芒医
生是首次见识,感到最先发明火药的中国不该如此!中国人仅有“些
鸟枪,火枪、抬枪、短枪、石炮和大小口径不一的炮,有的属自造,
有的是从别国缴获或购置的”。他惊讶中国人“仍那么幼稚地使用弓
箭作战。弓箭怎么能抵挡卡宾枪及刺刀,五百米内射不到人家那里,人家却一下就能刺穿他们的胸膛。中国兵没有刺刀,有长矛、梭镖、戟和各种大刀、短刀、长刀或双手拔刀等。忘记说了,除了弓箭及箭袋,他们还有一种盾牌,柳条或竹子编制的,像一顶中式大圆帽。两个把手一根横档,拿在左手臂上使用”。他不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自然,清军骑士,只是肩挎弓箭,左手持盾牌,右手举刀扬鞭,怎么竟敢朝枪炮全副武装的欧洲军队冲锋呢?岂能不惨遭溃败?”
看来,那部公元前五六世纪早已写成的名篇《孙子兵法》,大概
未曾落到僧王手里!
相反,在英法联军方面,优势之中主要有团结一致,纪律严明,
指挥高超。同时,武器装备得到有效的发挥,如法军四个来复线炮队,
英军阿姆斯特朗重炮队,引信兵发射的炮弹,以及连发枪等;尤其
炮弹,因校准发射,打进对方马步群中遍地开花。
再说,对于联军两个人质,这一天可谓死期降临。来自传教士团
毛遂自荐充当远征军译员的年轻神甫杜吕克,和英军皇家炮兵上尉布拉巴宗,死在八里桥战败者将军成保的祭坛上。此将率领禁旅八旗,头戴红顶子帽,身穿黄马褂,策马扬鞭,在火线上指挥作战。显然为联军众矢之的!他头部致命中弹,断气前下令立即处决两个人质。可直到后来才得知,两人的尸首被扔在运河里。
9月22日
战役第二天,法军回到八里桥。满目一片惨象,到处尽是炸得横飞的残尸,有的样子烧焦得可怕。原来,清兵每人腰间缠捆着一个火药袋,手臂缠着引爆线,以便点火枪。当遭到机枪扫射,引信着火,直至使火药爆炸,他们横尸万段,场面可怖不堪。另一些兵勇,脑袋被炮弹炸飞,许多散在炸得开膛破肚的战马之间。
向北京挺进,便是下一个目标。尽可能越快越好,要充分利用清兵士气低落之机。不过成问题的是,这次战役中弹药消耗太多,可算弹尽粮绝。故而,必须等待新的给养,并从天津调来增援部队。
中方吃败仗后,次日即恢复外交活动。额尔金和葛罗两使收到咸丰皇帝之弟恭亲王奕訢的快函,即“奉旨议和”照会:
“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和硕恭亲王为照会事:
现因怡亲王载、兵部尚书穆办理不善,已奉旨撤
去钦差大臣。本亲王奉命授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