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中华优秀文化朗诵稿 > 第6章 明清时期的中国音乐(第1页)

第6章 明清时期的中国音乐(第1页)

明清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以下特点、形式及手法:

-特点:

-戏曲音乐成为中心:宫廷歌舞渐趋衰落,戏曲蓬勃发展,成为音乐的核心形式,融合唱、念、做、打于一体,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与表现力。比如昆曲,唱腔优美细腻,表演典雅精致,对后世戏曲发展影响深远。

-民间音乐繁荣:民歌、小曲广泛流传,反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与情感。民间器乐演奏也十分兴盛,琵琶、古琴等乐器的独奏音乐发展突出,鼓吹乐、丝竹乐等器乐合奏形式遍布各地,在宫廷仪仗和民间的节令、婚丧等各种民俗活动中广泛使用。

-地方特色鲜明: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差异明显,形成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和民间音乐,如京剧、秦腔、越剧、黄梅戏等戏曲,以及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器乐合奏形式。

-音乐理论丰富: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理论着作,如清代李渔的《闲情偶寄》、徐大春的《乐府传声》、焦循的《剧说》等,在戏曲演唱、演奏技巧、音乐美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外音乐交流增多:与国外的音乐交流逐渐增加,一些外来的音乐元素和乐器被引入中国,如西洋乐器的传入,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形式:

-戏曲:

-昆曲:明代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革,形成了昆曲。昆曲的音乐在南曲基础上吸收北曲以及唐宋大曲、金元诸宫调等,常用曲牌数百首,音乐从调式上可分南曲和北曲,对咬字要求严格,每个字都要唱出腹尾,字调起伏要符合四声要求。其代表作有明代汤显祖的《玉茗堂四梦》,清代洪升的《长生殿》等。

-京剧: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逐渐形成京剧。京剧音乐的唱腔主要由西皮和二黄组成,简称皮黄腔。京剧唱腔的代表人物有梅兰芳、程砚秋等。京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京胡、月琴、三弦、鼓板、大小锣、笛子、唢呐、胡琴等。

-秦腔:因产生于古秦地陕西、甘肃而得名,俗称“乱弹”或“帮子腔”,出现于明代,清康熙年间逐渐盛行。秦腔属于板腔体结构,音乐按表演形式可分为抒情性、叙述性和戏剧性三类,声腔一般分为“欢音腔”与“苦音腔”,伴奏乐器一般为梆胡、月琴、板鼓、梆子、牙子、笛、笙、唢呐等。

-说唱音乐:

-鼓词:从宋代的鼓子词和元代的词话发展而来,流行于北方各地,表演时说唱者自己击鼓或击板边说边唱。现在流行的“大鼓”均属于鼓词类,如河北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山东的梨花大鼓等。

-弹词:明清两代流行于南方各地,如苏州弹词、扬州弦词、绍兴平胡调、长沙弹词等。演唱者多为一人,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以琵琶、三弦为主。

-牌子曲:由若干首曲牌(即小调)按一定形式联接而构成。伴奏乐器一般北方以三弦为主,南方多用琵琶、二胡、扬琴。

-民间歌曲:包括各地的民歌、小调等,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不同地区人民的生活、情感和习俗。如明代的《挂枝儿》《打枣竿》《银纽丝》等,清代的《种大烟》《矿工苦》《长工调》等。

-器乐演奏:

-独奏:琵琶、古琴等乐器的独奏音乐得到发展,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独奏曲目和演奏家。例如,琵琶在明清时期已拥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儿高》《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为代表的文曲。

-合奏:有吹打乐和丝竹乐等形式。吹打乐风格较为热烈,常用于喜庆场合;丝竹乐则较为优雅细腻,适合在室内演奏。按照地域划分,有北京智化寺管乐、山西八大套、西安鼓乐、浙东锣鼓十番鼓等。

-具体手法:

-戏曲方面:

-唱腔设计:不同的戏曲声腔有各自独特的唱腔。例如昆曲,其唱腔细腻婉转,运用了大量的装饰音和滑音,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京剧的西皮唱腔高亢明亮,二黄唱腔深沉浑厚,通过不同的唱腔来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

-板式变化:戏曲中常通过板式的变化来推动剧情发展和表达情感。如京剧有原板、慢板、快板、流水板等不同的板式,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情绪进行切换。在表现紧张激烈的情节时,可能会使用快板;而在表达悲伤、抒情的情绪时,则会采用慢板。

-念白与表演:念白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能够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表演上注重身段、手势、眼神等的运用,通过细腻的动作和表情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京剧演员通过特定的手势和眼神,能够生动地表现出角色的喜怒哀乐。

-舞台布景与道具:虽然明清时期的舞台布景相对简洁,但一桌二椅通过不同的摆放和组合,可以象征各种场景。道具的运用也很巧妙,如马鞭代表骑马,船桨代表划船等,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说唱音乐方面:

-说唱结合:说唱者通过说和唱的交替进行来叙述故事。说的部分通常节奏明快,用于交代情节和背景;唱的部分旋律优美,用于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鼓词和弹词,说唱者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会根据情节的需要插入唱段,增强艺术感染力。

-伴奏乐器的运用:不同的说唱形式有其特定的伴奏乐器,这些乐器不仅为说唱提供音乐背景,还通过特定的演奏技巧来烘托气氛。如木板大鼓以木板和鼓为主要伴奏乐器,其节奏强烈,能够营造出热烈的氛围;苏州弹词则以琵琶和三弦为主,音色柔和,为表演增添了江南水乡的韵味。

-曲牌的运用:牌子曲中会运用各种曲牌,这些曲牌都有其固定的旋律和节奏模式。说唱者根据故事内容和情感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曲牌进行组合和演唱。例如《单刀会》等作品,就运用了多个曲牌来展现关羽的英雄气概和故事的紧张情节。

-民间歌曲方面:

-歌词创作:民间歌曲的歌词通常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歌词内容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爱情、劳动场景等,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比如《凤阳花鼓》的歌词“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生动地描绘了演唱者的形象和表演场景。

-旋律特点:旋律往往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与当地的语言、民俗紧密结合。有的旋律优美婉转,如江南地区的民歌;有的则豪放爽朗,如北方地区的民歌。同时,民间歌曲在旋律上还常常运用重复、变化重复等手法,以增强歌曲的记忆点和感染力。

-演唱方式:民间歌曲的演唱方式较为自由,可独唱、合唱、对唱等。在一些劳动场景中,还会出现劳动号子,其演唱节奏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起到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劳动热情的作用。例如川江号子,在拉纤等劳动过程中演唱,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器乐演奏方面:

-演奏技巧:在琵琶、古琴等乐器的独奏中,演奏者运用各种技巧来展现音乐的魅力。如琵琶的轮指、滑音、泛音等技巧,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响效果;古琴的吟、猱、绰、注等手法,则能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变化。在器乐合奏中,不同乐器之间通过相互呼应、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效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