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俞大猷……好吧,织田义信在听别人介绍之前,唯一的印象就是这家伙的名字有点耳熟。只是听了李华梅和吴平的介绍后,织田义信才知道这位老兄有多么的牛逼。
缓缓进入港口,织田义信忽然发现这里竟然和吴平埋藏宝藏的地点非常近。“难道明国也知道宝藏的事情?”织田义信古怪的想着,不过随即他就摇了摇头,“看吴平此人,恐怕他那宝藏如今也只有他知道而已。而这里,或许是因为这里曾是吴平的老巢吧?”
好吧,这小子还真才对了,这里曾经是吴平的基地,训练设施、造船厂、港口什么的一应俱全,所以明国在拿下这里后,直接就拿过来用了。
正想着,船下传来一阵声调异常古怪的话,“这位是广东都督同知俞大人,现在希望能够上船确认节下的身份。一旦确认,会立刻禀报两广总督吴大人,随后禀报朝廷。”
“呵,这小子的日语也太烂了点。”织田义信闻言看着李华梅打趣道。
“这不是很正常吗?因为海寇,明国大部分沿海居民都非常仇视本国,能够找来翻译,已经是很厉害的事情了。虽然,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李华梅笑道。
“呵呵,下去吧,别让他们等急了~”织田义信说着,让人拿来朝廷、幕府以及织田家的文书、印绶,就晃晃悠悠的下去了。
下方,那位俞姓都督静静的等待着,丝毫没有因为这边喊完话后,船上却没有立刻回应而有什么反应。直到跳板缓缓放下,织田义信从跳板上缓缓走下来时,这位都督的脸色才有了变化。
“男的?女的?”他古怪的想着。好吧,虽然织田义信的相貌确实会让人误会,但这位都督为啥不是先被惊艳一下呢?看来织田义信的魅力有所减弱啊。
而在他的身边,那名大汉表情古怪,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想到刚才都督那严厉的警告后,还是苦苦憋着。
下了船来,织田义信很轻松的就认出谁是那位都督同知,毕竟任何国家在这种场合,地位高的总是站在最前面嘛~
“呵呵,有劳都督迎接,我乃日本国暨明太政大臣、暨明管领同时也是织田家重臣织田义信。此次本国朝廷听闻贵国终于开关,特派我前来出使。”织田义信拱了拱手沉声说道。
虽然在伊势时,他和李华梅以及那些和尚们学过很多的礼仪,不过那些却都是面见明国皇帝时的礼仪,而且在织田义信看来,许多礼仪都相当的坑爹。而李华梅那边,很遗憾,她实在教不了织田义信什么,毕竟她不过是明国一名将官之女,从小不是习武,就是学习兵法,哪里知道什么礼仪不礼仪的?
不过织田义信这番话和礼仪并没有人在意,因为他们都被织田义信那一口标准的官话给惊住了。如果不是他身上那明显属于日本国的服装,还有那标志性的太刀和他刚才的自称,这群明**官可能还会以为是京城的那位公子哥没事跑过来玩呢。
呆愣了一下,那都督同知回过神来后立刻恭敬的应道,“下官乃是广东都督同知俞大猷,希望节下能够给下官观看一下您的文书印绶。您也知道,这些年来倭……海寇横行,下官也是被逼无奈。”
“呵呵,原来是俞都督,您实在太客气了。”织田义信闻言笑道,随后话锋一转,有些无奈的叹息道,“海寇之乱,本使也甚是遗憾,可惜本国如今尚在内乱,有心无力啊!”
说着,织田义信转头示意了一下,三名死神众立刻捧着文书、印绶走了过来。见状,俞大猷也转头示意了一下,一名文官打扮的人走上前,先对织田义信施了一礼,随后仔细检查起来。
(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三章:两广都督同知俞大猷
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正版,因为您的支持,是在下继续写下去的动力。顺便,如果大家喜欢本书的话,请留下您的足迹,不管是月票、打赏、推荐或者是评论,来者不拒,多多益善。最后,再次多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在下一定会努力写得更好!
书友群:255648654
正文加载中…………
…………
……
身份自然不可能有问题,但俞大猷却还是被织田义信的头衔给惊住了。对于日本,他也不过是因为倭寇之乱才了解的,但就算如此,他却也知道在日本,最高的统治者被称作天皇,最有权力的机构则是征夷大将军麾下的幕府。同时,他也知道此时日本国正处在内乱之中。
而眼下织田义信的头衔,暨明太政大臣,正一品!暨明管领,将军之下第一人!织田家第一重臣……好吧,俞大猷自然不知道织田家是什么势力,但从文书的内容里却能很轻易的得知,此时朝廷和幕府都已经在织田家的掌控之下。
如果说之前俞大猷只是处于礼节才对织田义信自称下官,那么如今,他对织田义信那完全就是执下官礼了。
虽然他身为都督同知也是从一品,但先不说从一品和正一品就差了一阶,最少从那三份文书当中,织田义信的官阶在朝廷、幕府以及武家之中都是第一人。
而都督同知呢?上面还有左右都督共同管理都督府,而都督府又分前后左右中五个,而都督府又只有统兵权,调兵权则在兵部的手里。可不管都督府还是兵部,最终的话语权还是在内阁的手上。这么算下来的话,都督同知权利之低简直不能让人直视。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织田义信是使臣,而且是代表日本三种最高权利的使臣。一般来说,绝大部分代表国家的使臣在地方,那基本都是见官大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