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府君能勘天机?”
孙观眉头一蹙,脸上隐隐有了一丝明悟。
“勘破昌豨者,恐非许子将也!”
继而,孙观又替臧霸担忧起来。
“宣高推拒府君征辟,恐失策矣。”
前日臧霸拒绝陶应的托词,孙观心知肚明。
“陶府君对我等兄弟是认可的!”
一想到自己得到了陶应的信任,孙观眉头又一舒,目光快速从孙康、吴敦、尹礼脸上一一掠过。
“观定不负主公信任!”
……
“陶重光会夜观天象?”
糜芳眸子猛然一缩,盯着陶应,心中掀起滔天骇浪。
“怪不得好好的纨绔不做,一改性子,跑到贼窝来冒险,果真所图甚大!”
大帐之中,也就糜芳与陶应最为熟识,在下邳时,糜芳从未发现陶应在这方面有一丝一毫的表露。
“若是真的,这陶重光隐藏的也就太深了!”
一想到大哥糜竺的确看走了眼,他的担忧也要应验,暗暗庆幸的糜芳,由衷叹服糜竺的先见之明。
“幸好最后还是献资陶重光,不然,以后再跟进,恐就没有雪中送炭那般回报大了!”
……
糜芳、纪灵、孙观等人心里想什么,陶应从他们各自脸上露出的神色能猜个大概,但陶应并不想知道,也没时间去猜。
“因而,为了应对明后年的天下乱局,为我等经营出一方天地,必须在今年打好基础,在平叛的同时,拱卫徐州,谋略青州,能否成功,各位股肱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陶应前面的铺垫,就是为了眼下的交底。
“嘶……”
“啊……”
“呵……”
陶应的大手笔,瞬间将纪灵、孙观、糜芳等人震惊。
他们原本以为,陶应在泰山郡会像普通官员那般按部就班,一点一点攒资历、一步一步熬升迁,没想到所图甚大。
继而,几人又个个激动不已,热血澎湃,这可是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弄不好,从龙有功,将来不仅封妻荫子,还可以牧守一方。
“我等定不负主公厚望!”
众人互视一眼,立即起身,齐齐朝着主座上的陶应抱拳躬身。
“今日能坐在我陶应面前的,应皆视为心腹,自然信得过诸位。”
陶应朝左右压压手,待几人坐定,又将南城分田、设村等一系列策略向众人解释一番后,提出了募兵、练兵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