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东西,你以为你是谁,老娘非得巴结你?”孙小燕冲金珠的背影啐了一口。
“小燕姨,你最好别巴结我,我们呀,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好。”金珠听到她的那句话,站在楼梯口转身回了一句。
“杨大山,你出来,你是跟我怎么说的,啊,你个大骗子,你看看,你听听,听听你宝贝女儿是怎么气我的?我好心好意跟她说话讨好她,她戏弄我不说,还要跟我划清界线。”孙小燕喊了起来。
“又怎么了?又怎么了?”杨大山正在屋子里摆弄他的芦笙呢,一会杨大壮家搬家,他要去吹芦笙庆贺。
“怎么了?刚才的话你听见了吧?”
“没听见啊,怎么了?我正在擦我的芦笙呢。”杨大山装糊涂了。
这两人他谁也得罪不起,现在的金珠是一个相当有主见的孩子,说话办事精明着呢,且又答应了他以后不会跟他要钱,要自己供几个弟弟妹妹念大学,省了他多大的事,他哪里敢跟金珠叫板?孙小燕以前就是跋扈的性子,现在肚子里揣着一个娃,脾气跟她的体重似的蹭蹭长,杨大山就更不敢招惹她了。
所以,这种场合,他只能是装糊涂。
“对了,你吃早饭了没有?家里还有肉包子,我帮你热两个去?”杨大山没等孙小燕说话又换了一个话题。
那些包子是金珠昨天特意包的,黎想昨天下午回来了,有杨大山在,也没法来金珠家吃饭,金珠便想着给他做点包子饺子之类的东西送去,一次能多拿一些,可以留着当早餐,好存放。
“吃什么吃?气都气饱了。”孙小燕没好气地说。
说来也是怪,金珠就是有这本事,软硬不吃,三两句话就能噎得她说不出话来,让她恨得牙根痒痒的。
想她孙小燕好歹也三十多岁了,这些年在外面打工,什么人没遇到过?哪里吃过这种亏?可她偏偏就在金珠手里讨不到好。(未完待续。。)
ps: 许了好久的愿说周末加更,今天终于可以兑现了。对不起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一百零九章、都想分一杯羹
孙小燕见从金珠嘴里讨不到便宜,只好拿杨大山撒气,追着杨大山问金珠准备拿多少钱出来盖房。
杨大山本想撒个谎,说三万,可又怕说漏了到时更不好收场;还有一点,钱不够他是打算去借的,可借钱总是要还的,如果现在不说清楚,以后孙小燕管钱,他拿什么去还人家?
孙小燕一看杨大山满脸的为难样,便知道金珠准是打算一毛不拔。刚要开口喊金珠下来掰扯掰扯,转念一想,一会还得去杨大壮家,依金珠的个性,没准会闹得外人尽知,以为她孙小燕刚一回家又开始算计金珠的钱。
算了,先忍一忍。
正暗自琢磨时,只见金珠和金牛两人都穿着一身苗装下来了。
寨子里的习俗,乔迁新居时要把家具放在大门前,小孩子们要围着家具跳舞,大人们吹芦笙。
这个跳舞也有讲究。小孩子们先围一圈,象征着苗家的希望和未来;外一圈是姑娘们,象征着美丽的花朵;再外一圈是小伙子们,象征着家族的人丁兴旺;然后是老人们,表示苗家儿女在老人们的培养教育下一代一代茁壮成长。
所以金珠和金牛都换上了民族服装,这种场合必须去捧场。
不知为什么,孙小燕看着眼前明亮的少女,心里竟起了几分妒忌之心,妒忌金珠的年轻,妒忌金珠的才貌,妒忌金珠的高贵。
不对啊,她怎么会想到了高贵这个词。这丫头不就是一个地道的泥腿子出身吗?哪里来的高贵?
还有,金珠明明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去过的最大的地方就是县城。平日里除了上学就是跟鸡鸭鹅和猪为伍,可她身上竟然找不到一点村气?
这就让孙小燕百思不得其解了。
难道念书对一个人的改变真的有这么大?
金珠从楼梯上下来,见孙小燕呆呆地看着自己,走到她站住了,看着她,问了一句“有事?”
“没,没什么。你们现在就走?”孙小燕慌乱地摇摇头。以为自己的心思被金珠看出来了。
“不早了。”
“哦,那你们先去吧。”孙小燕说完忽地又想到了什么,忙又说:“别。你们还是先等等我吧,下了这么多天的雨,我怕路滑,你扶着我去吧。”
她是想扶着金珠过去。让村民们看看她和金珠两个亲如母女一般。这样的话,那些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她是想到了去年正月临走之前闹的那一出,去了一趟银行不仅没算计到金珠的钱,回来还被村子里的几大族老骂了一顿,害得她和杨大山第二天一早灰溜溜地离开。
所以,她想借着这个机会扭转一下村民们对她的看法,毕竟这次回家她不是小住。
可惜,金珠压根就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