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洪亮而急切:“陛下,臣与周尚书已然商定两家儿女的亲事。
臣之子楚战风对周小姐倾慕有加,周尚书亦认可犬子,我们已在筹备议亲之事,连下聘的各项事宜都在计划当中。
此皆为臣等的诚心之举,还请陛下为臣等做主。”
楚霸天身姿挺拔如松,此刻虽跪在地,却依然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决,话语间满是对这门亲事既定事实的强调。
帝旭辰见周尚书和楚霸天如此表态,
心中恼怒更甚,但在帝九尊面前又不便发作。
他微微眯眼,思索片刻后说道:“皇兄,此事臣弟也知晓突然,然臣弟对周小姐确是真心喜爱,且辰王府与周尚书家联姻,于朝廷亦有诸多益处。
楚将军与周尚书虽有议亲之举,但尚未定下婚约,还请皇兄慎重考量。”
他试图以朝廷局势为由,说服帝九尊支持自己,
同时也在暗示楚周两家的联姻可能会打破朝廷现有的势力均衡,让帝九尊有所顾虑。
帝九尊坐在龙椅之上,面色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早已怒火中烧。
他心中暗自咒骂:这帝旭辰当真是越发地不知廉耻,楚周两家议亲之事已在朝堂传开,
众人皆知此事即将水到渠成,他却妄图在这其中横插一杠。
莫不是以为朕会轻易应允,任由他胡作非为?
若朕此番遂了他的愿,日后朝堂之上,岂不是人人都可肆意插手他人之事,朕的威严何在?
可若直接驳回,他又会以兄弟之情大做文章,
辰王在朝中亦有党羽,处理起来须得万分谨慎,切不可因一时冲动而引发朝局动荡,
当务之急是要想个周全之策,既让他知难而退,又能稳住朝纲。
帝九尊神色冷峻,目光如炬地直视帝旭辰,
声音威严且不容置疑:“辰王,周家和楚家已然在议亲,此乃双方合意之事,且筹备有序,众人皆知。
你此刻提出欲娶周家千金为正妃,莫不是要扰乱这既定之事?
朕之朝堂,需的是安稳与秩序,你这般行径是何道理?”
帝旭辰脸上闪过一丝不甘,但仍强自镇定,
恭敬地拱手说道:“皇兄,臣弟绝非有意扰乱。只是臣弟对周小姐钟情已久,此前亦不知楚周两家已进展至此。
臣弟以为,婚姻之事虽有议亲之说,但尚未成定局,辰王府与周家联姻,于朝局稳定亦有别样助力。
皇兄一向以大局为重,还请皇兄权衡利弊,莫要因楚周两家之议而忽视了其他可能有益于朝廷的选择。
且臣弟愿以诚心对待周小姐,必不会让她受半分委屈,还望皇兄成全。”
帝九尊高坐于那威严龙椅之上,面庞冷峻如霜,双眸幽深得仿若寒渊,紧紧盯着朝堂下的帝旭辰,心中暗潮汹涌。
他深知,兵部尚书手握重兵,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犹如一头蛰伏的巨兽,稍有差池,朝堂格局便会失衡。
帝旭辰此人,平日里看似温润谦逊,实则野心暗藏,那看似不经意间流转的眸光,总透着几分算计。
若真让这“乱臣贼子”娶了兵部尚书之女,
两方势力一旦勾结,朝堂之上再难有掣肘之力,皇权怕是都要被那浓重的阴霾所遮蔽。
帝九尊修长手指缓缓摩挲着龙椅扶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每一下摩挲都似在权衡这场朝堂棋局的利弊得失。
他不能眼睁睁看着精心维持的势力均衡就此打破,绝不能给季绪辰借此壮大羽翼、进而觊觎大宝的机会。
一想到未来朝堂可能沦为帝旭辰的囊中之物,肆意操控生杀予夺,
帝九尊眼底便涌起森冷杀意,目光中带着几分威严与劝诫,牙缝中几不可闻地挤出一句:“辰王,你乃朕之皇弟,当以大局为重!”
那声音仿若从九幽地狱传来,冰冷彻骨,满是不容置疑的决然。
继续道:“楚周两家联姻之事,诸多事宜皆在筹备。
你如今横插一脚,且不说有违臣子之道,只这朝局动荡之险,便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