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两岁时就由病中的母亲启了蒙,识字读书。
四五岁母亲去世后,就是兄长时时带在身边教养,她在书房里跟着父兄读书、习文,还帮着出仕的父亲、兄长们抄写公文。
大公子没生病的时候,她和他楼云根本没有多少话可讲。
她只是很享受教他这个新来族兄多识字、写文章的过程。
没有那一年半楼鸾佩每天用心地教他楼云,就没有后来他苦读六年,金榜题名,
“明州楼家于我有再造之恩,王夫人算是我的启蒙业师。”
他这样忍气地解释着。
突然又想起季青辰远在唐坊,她也许并不太清楚业师、座师对于本朝文人的重要。
于是他抹了去,成了废稿,重新取了纸又写道:
“楼府大公子主持明州府蒙童试时,曾经对王世强另眼相看,王夫人年少时虽然不曾见过王大人,却早已经耳熟能详。她后来想去成都府,又岂是仅为了云现山?”
他这样勤勤恳恳地解释着。
除了大公子,王世强那就是楼鸾佩的曾经偶像。
就算后来继夫人怪病在身,楼老大人怀疑楼鸾佩。
或是齐大夫人娘家在榷场与黄氏货栈争生意失利,欠下大笔烂帐。
仅凭这些,楼鸾佩就一定要挑上王世强做女婿?
“青娘,我与你几番相识,互不曾知晓家门身世,更不知官职、家财,不过是情之所至,情意暗生,与唐坊和大宋又有何关系?后来几番周折,各自订亲,辗转到了楚州城才互诉衷肠,拜堂成亲。如今——”
默默收拾着书房的骏墨,悄悄把季青辰的信和和离书捡起,放回到了书桌角上。
楼云一眼看到。
他的笔尖微滞,想起她那样绝情,亲笔写了和离书过来,他解释的信突然就写不下去了。
“陈山长呢?回来了没有?”
他突然问着。
她为楼鸾佩吃醋,不是这一回,从没真正要和他闹离婚,
她也绝不可能是为了王世强!
“还没有……”
骏墨小声地回答着,“听说陈山长已经去了西大营了。”
“……”
想着这几年来为了她伤的心,受的罪,看着她和陈文昌在一起只能忍着的委屈,还有后来远避楚州城的落泊孤单。
楼云只觉得气冲脑门。
他一把抓过了和离书,一字一句地想从中找出证明他猜疑的地方。
她当他不知道?
陈文昌知道她在乱军里失了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