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以巨大的落差遭遇现代性以来,至今已逾160年。在这160多年中,中国人经历了各种持续的动荡和断裂,以及持续的革命和后来极端的社会整合,直到中国经济突然爆发的最近20年。然而,经济突然的大规模增长并不必然伴随着现代性转型的完成,恰恰相反,它反而会加速地暴露其在政治上需要发展完善之处。这正是马克斯·韦伯在100多年前对德国精英和知识阶层的警告。在我们看来,这个警告也适合于今天的中国。
30年前,正值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者开始进行反思,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思想启蒙。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版了《走向未来》、《文化:中国与世界》和《二十世纪文库》等丛书。这些丛书所传播的现代知识,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思维定式,为30年来中国社会变迁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今天,中国又面临着重大的历史关头,如果说,当年的思想启蒙重在传播现代理念,为骤然而来的改革提供思想力量,那么,博源基金会作为思想启蒙的传承者,编辑出版《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从书,则旨在集近30年来实践、研究与探索之成果,寻求对今天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共识。
“中国的现代性转型”是一个跨世纪的、至今未完成的方案,是一项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定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文题。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讨论,以求在更大的范围寻求社会共识,是博源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而《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就是上述研究和讨论的成果。我们认为,讨论中国的现代性方案,必须面对世界难局,重建我们的知识体系,这就形成了丛书的如下主题:现代性从何而来?中国是如何遭遇现代性的?当前中国为什么要提现代性转型?中国现代性转型的状况及其约束条件是什么?现代性在西方国家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它是否还是一项绝对价值?是否存在“另类现代性”?各类国家现代性转型比较对中国有何借鉴意义?如何选择适合中国现代性转型的路径和模式?等等。
为了更好地体现相关学科领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我们先后组织了不同学科的领军人物进行深入讨论;伴随若每一次讨论。人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直接拷问中国的现代性转型问题。实际上,这些学术活动已经远远超出了丛书的边界,是不同学科对中国现代性转型的思想认知、碰撞与交融,从而使丛书成为一个开放性的学术平台,让大家发抒各自的专业研究成果与识见,以期从不同角度勾勒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基本轮廓。
《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系博源基金会之“博源文库”的一个系列。本套丛书总序由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教授撰写。
博源基金会
《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编辑小组
2009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