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天来等大为惊讶,仔细询问,才得知虚枕溪因是正经科举出身,又是主动请缨投笔从戎到了襄阳,又因他展现出足够的机智才略,因此颇得上司亲近信重,如今虽然只做了一个品级不高的行军参谋,暗中却执掌了襄阳军的斥候秘谍,做了有实无名的情报头子。
因为察觉蒙古国已再生大举伐宋之意,虚枕溪便亲自改换了道装,前往蒙古国都城大都探查虚实。无意中却得知了子聪荐举八思巴弟子伯颜为统领,将率一支精锐去攻打“不归岛”的消息。
虚枕溪也知道江南武林盟盟主“九现云龙”言未济已经三顾茅庐前往“不归岛”,终于说服岛主燕冲天答应重履中土参加抗蒙大业之事,心中略一转念便定下亲自充当一次间谍的主意。
他设计了一次巧遇,在伯颜面前稍稍展露了武功学识。正有建功立业之心的伯颜求贤若渴,当即亲自登门拜访,在经过一番颇为投契的长谈后将其聘为帐下幕僚。
以伯颜的才智,虽然极为欣赏虚枕溪,却也不会无条件地信任,而是或明或暗地用了几件事情来考验。
虚枕溪早有准备,将这些手段一一应付过去,也渐渐得到伯颜的信任。
大战前夕,伯颜明面上派“崆峒三妖仙”夜入“不归岛”探查敌人虚实,暗中却派出虚枕溪随后潜入,联系上作为内应的“琼州三剑”,定下临阵倒戈的细节。
这安排却是正中虚枕溪下怀,他正要借着这机会与“不归岛”上之人暗通消息。
虚枕溪跟着“崆峒三妖仙”潜进“不归岛”,在暗中看到禹天来窥破三妖仙行藏,出手将他们逼了出来。
虚枕溪曾听父亲说起过禹天来这忘年之交,知道他是可以信任之人,当时便借着出手救人的机会,在与禹天来对掌时将一枚事先做好藏有密信的蜡丸送到他的手里。
以禹天来的头脑,自然不会大惊小怪,而是不动声色地接过蜡丸,并未露出一丝一毫的破绽。
在了解了藏于蜡丸中的书信上记录的敌人所有部署安排后,禹天来和燕冲天经过一番秘议,才确定了后来“将计就计,示弱诱敌,奇兵突袭,合围绞杀”的对敌之策。而天宝这三百人马的存在,便成了完善这计策的最关键一环。
听完虚枕溪讲述的这番经历,天宝鼓掌赞道:“虚师兄果然好手段,那个叫什么伯颜的蒙古人此次可说便是栽在你的手里。”
虚枕溪笑道:“愚兄不过是有心算无心罢了。其实也是因为伯颜终究是初出茅庐缺少历练,若是被他成长起来,愚兄的这些手段便很难瞒得过他了……”
“不归岛”一战后,燕冲天再无半点犹豫,主动加快了与江南武林盟合作的步伐。同时虚枕溪也已官方身份与燕冲天做了几次深谈。
最后燕冲天正式向武林宣告加入江南武林盟,愿意在抵御蒙古人入侵,保护大宋江山百姓这件事上听从盟主言大侠的调度指挥。
同时他也将珍藏多年的岳飞兵法取出交给虚枕溪,并承诺会抽调五百名精锐弟子加入襄阳军中。这五百名子弟皆是他依照岳飞兵法训练出来,届时襄阳军中将领完全可以结合岳飞的练兵之法并以这五百战士为示范,整编训练手下人马。
诸事已定,身有公职的虚枕溪以及已经加入江南武林盟的天宝、张君宝都要返回襄阳各自复命。禹天来反正是闲来无事,便随他们一起回到了襄阳。
在江南武林盟总部“正气庄”,禹天来、天宝、张君宝等一行人受到极大的礼遇,已经回转的“九现云龙”言未济亲自出迎,又大摆酒宴为众人庆功。
在酒宴上,言未济盛赞众人此次大胜而回,大大振奋了大宋军民的士气民心,并勉励已经是盟中同道的天宝和张君宝须不负少年英雄之志,为国为民竭尽所能。
禹天来见此人确是慷慨义烈之辈,不负一代大侠之名。只是他要做的事情却不是仅凭一腔豪情热血便可以成功的。相比之下,禹天来倒更看好已经与酒宴上的武林盟中同道打成一片,正提着酒坛子大呼小叫与人拼酒的天宝。
转过天来,言未济与天宝商议安置他与“天狼寨”数百人马的方案,禹天来与张君宝亦在旁听之列。
天宝自然摆出但须对大局有利,一切听凭盟主差遣的态度,令言未济大为欣慰。
正在商议未决之时,虚枕溪忽地以官场上的身份前来拜访,与言未济一番密谈之后,天宝的去向便定了下来。
原来襄阳方面已经同意接纳“不归岛”那五百弟子,但为将者是绝无可能任由麾下存在这样一股抱成团的势力,于是采纳了虚枕溪的建议,向江南武林盟发出邀请,希望言未济可以抽调同样是五百之数的精锐好手,与“不归岛”的五百弟子混编成一营。
如此一来,这一支兵力达到一千,人员尽是江湖中人的人马便需要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来统领。
天宝如今是江南武林盟中人,对“不归岛”有救援之德,又与虚枕溪关系密切,便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天宝自是欢天喜地地走马上任,一面精研虚枕溪抄录后转赠的兵法秘诀,一面用心整合手下这一千人马。
又过了一段时间,忽地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由北至南迅速传遍整个江湖——蒙古国师八思巴不日将渡江南下,与江南武林同道论武较技!
感谢书友风雲飞扬1100币慷慨打赏,感谢书友萝德尼1973慷慨打赏500币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命,三载
八思巴即将南下的消息传来,江南武林中人莫不震撼惊悚。当今天下无分南北,无论是各大门派抑或散修名宿,虽然极不甘心,却都不得不公认这位来自藏密、年龄尚未及不惑的异族僧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高手。
蒙古大汗蒙哥尚在位时,因为已经收复了藏密,有大批密宗高僧投效于麾下,为了巩固对北方的统治,在当时的蒙古京师上都举行了一次论道大会,下旨令当时在北方武林称尊的少林派与全真教赴会与密宗高僧论道,欲借机镇服北方武林。
两大宗门一方面不得不维护自身的声名,另一方面身在蒙古国治下也不便违逆蒙古大汗旨意,少林方丈无尘与全真教掌教张志靖只得率领门下高手应邀赴会。
少林派与全真教一佛一道,又同为北方武林中首屈一指的宗门,相互之间虽然称不上势同水火,却也绝对算不上和睦,因此在论道大会上与密宗高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方皆是精英尽出,彼此论道演武互争长短,初时实难分出优劣胜负。
那一年的八思巴虽然已经接掌萨迦教派,年龄却只有二十三岁,只能在场外观摩而尚未取得参与论道的资格。
便在三方战况愈演愈烈渐成胶着之势时,八思巴终于出场,更展现出一身几乎称得上通天彻地的修为,先后击败了已是练气成罡武道宗师的无尘与张志靖,一举奠定密宗武林称尊的胜局。
此战之后,八思巴便已隐隐有了问鼎天下第一人宝座的势头。到后来蒙哥身死,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双方皆是无所不用其极,阿里不哥甚至请动了号称邪道第一高手的“天阴教”教主“阴魔”花无月亲自出手刺杀忽必烈。
花无月率领“天阴教”七大护法夜袭忽必烈汗帐,差一点便要将忽必烈毙于掌下,却被在最危急关头孤身赶到的八思巴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