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连日雨雪不断,导致河水暴涨,加上第9战区中国军民的破坏,通往长沙之路已完全不能利用,而只能在原有公路东面的丘陵地带用原木铺设新路。第11军直属工兵部队一部调到东南亚去了,另一部分正在宜昌帮着第13师团修城墙。会战开始后,能拿出来的直属工兵只有两个中队。加上日军这次作战行动仓促,不但携带的弹药量有限,挽马运输的野战重炮由于路面难行压根就没调过来。阿南和主张积极进攻长沙的第3师团长丰岛房太郎都忽略了这个问题,后者的算盘是:渡过捞刀河和浏阳河后,顶多三天就能打下长沙。渡过汨罗江后,第3师团反超第6、第40师团,在向长沙追击时,一线部队已经喊出“只有我第一个到长沙”的口号。问题是,到了长沙城下能不能打进去呢?
日本人认为:能。
好,那就试试吧。
在阿南12月26日下达长沙攻略命令这一天,薛岳决定留在长沙。不过,长官司令部大部分人已迁到后方的耒阳。带队的还是参谋长吴逸志。长官部的人留在长沙的,除了薛岳外,还有参谋处长赵子立以及相关参谋。
薛岳没走,是死战长沙的信号。
薛岳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蒋介石来了封电报,说这一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关系到国际观瞻之战;其次是因为第二次长沙会战之败(薛岳虽然不承认,但心里明白),这是雪耻的机会,而且对手是同一个人:阿南惟几。况且这次机会也好,相比于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只出动了三个师团,在洞庭湖至湘江水路这边没人马出现,整个湘江西岸是寂静的。也就是说日军攻到长沙后,都没足够的兵力攻取可以俯击长沙的岳麓山。
再说日本人那边。
第3师团率先向长沙而来时,第40师团正奉命攻击金井附近的中国军队,第6师团则在围攻第37军罗奇第95师。就在这时候,阿南的命令到了,要第6师团主力继续攻击当面之敌,同时分出一部去协助第3师团打长沙。第6师团长神田接到这个命令后好像遭遇“晴天霹雳”,这时候才想起第3师团。他定睛那么一看:“呀,人呢?”
本来应该向一侧迂回帮助第6师团围歼罗奇部队的第3师团早就上路径直往长沙而去了。神田愤愤然,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撰的《长沙作战》里有这样的描述:“当时第3、6师团互相存在着强烈的争功思想,谁也不愿意甘拜下风。”
压了压火后,神田命令师团平冈力第45联队为先遣队,向长沙追击。
第3师团腿脚还真麻利。12月31日下午,丰岛指挥部队已渡浏阳河,随即做好1942年元旦攻打长沙城的准备。由于元旦将至,从师团长丰岛到手下的几个联队(第3师团的步兵并非全员参加,只出动了石井信第18联队的两个大队、的野宪三郎第68联队的两个大队以及第6联队第2大队,以加藤素一为大队长的大队由师团直属)都有所谓的“无限感慨”之意,鬼子们则不知死活地嚷嚷着在长沙城里过新年。
日军逼近捞刀河时,薛岳才把指挥部从长沙城转移到湘江西岸岳麓山爱晚亭附近的天然防空洞,指定李玉堂率第10军死守长沙。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李玉堂第10军军部被日军偷袭,部队也被击溃,遭到薛岳的训斥,在南岳军事会议上,被撤了军长一职。军委会本计划叫钟彬出任新军长,但钟跟李关系上佳,拖着没来赴任。这时候,日军又再打长沙,薛岳只好保举李代理军长,带着第10军守长沙。但李玉堂一时不买账,蒋介石听说后,一个电话打过来。
蒋介石:“你是李玉堂吗?
李玉堂:“报告委座,是的!”
蒋介石:“你是黄埔1期的吧?”
李玉堂:“报告校长,是的。”
蒋介石:“那好了,长沙交给你了。”
蒋介石挂了电话。
长沙西城下就是湘江,湘江对面是标高将近三百米的岳麓山,是可以覆盖长沙的最佳炮兵阵地,北城、东城外不远处就是浏阳河,只有南城外没有河道。10军奉命守卫长沙后,李玉堂带人对城内外防线进行了加固,构筑了以地堡、交通壕、散兵坑为依托的半圆形阵地,在城内,于主要路口设置了铁丝网和路障,街道两边的建筑物全部开枪眼。此外,湘江水路这边,长沙以北、长沙以南河段尽皆封锁。
忙活完了后,李玉堂发现兵力不足。
第10军辖三个师:周庆祥第3师、方先觉预备第10师和朱岳第190师。由于第二次长沙会战刚刚结束,被击溃的第10军损失大半,还没来得及补充兵力。其实,就算第10军是全额兵力参战,也不富余。因为至少得有一个师放在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薛岳已下命令)。这样的话,放在东岸城区的就只有两个师了。李玉堂的安排是:方先觉预10师在岳麓山,此时军战力最强的周庆祥第3师控制在城东(预料日军主攻这一面),朱岳第190师一部占领城垣阵地,主力控制南北郊区要点。捉襟见肘是必然的,连预备队都没有。可李玉堂又深知薛岳的性格,直接申请回调预10师,必被驳回,而且岳麓山也确实需要部队;不申请吧,日军马上就过来了,如果守不住长沙,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第10军军部设在城内电灯公司,就在李玉堂如热锅上的蚂蚁时,得到一个消息:彭位仁第73军作为驰援之一部,先头部队在12月31日傍晚已到岳麓山。两天两夜急行军175公里,该部以神速抵达长沙,是后来攻防战取胜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玉堂的参谋长叫蔡雨时,他对李玉堂说:“你马上联系方先觉,如果他同意,咱就这样办,把他调过来!”
确实需要征求方先觉同意,虽然他是李玉堂的部下,但留一个师在岳麓山是薛岳的命令,如果胆子小点,是不敢擅自挪动阵地的。蔡雨时给方先觉打电话,说:“方师长,友军已先敌一天到达,想必你已经知道,我和军长研究了,还是让你部过江,同意不?”
方先觉说:“给我下命令,我就过江。”
蔡雨时说:“军长命令你即刻过江!岳麓山阵地当由友军第73军一部驻防,事宜你就不用管了,由军长联系。”
就这样,方先觉在31日傍晚带着部队开始渡湘江。人马渡到一半时,第10军军部电话响了,李玉堂和蔡雨时互相看了看,李示意蔡去接。蔡雨时颤抖了一下,随后拿起电话。
果然是薛岳:“预10师怎么过江了?什么情况?”
蔡雨时下意识地立正,大声说:“报告长官,友军第73军先期抵达,可接岳麓山阵地,预10师回调,长沙可确保;否则,我长沙守军正面太宽,兵力……”
薛岳沉默了一会儿,说:“小心你的脑袋!”
蔡雨时放下电话,听到对话的李玉堂说:“应该没事了,他说小心你的脑袋,差不多就是认同这个调动了。”
方先觉预10师过来了,李玉堂原计划,其一部接替北边小吴门第190师一个营控制的阵地,剩余的作为军的预备队。方先觉坚持顶在一线,说:“不是卑职争功,当下情势,三个师都顶在一线,也不富余。第73军已经过来,可跟薛长官协调,用他们做预备队。”
李玉堂盯着地图,发现长沙太像口袋了,没有河道相临的城南就是入口,而这边防守实在薄弱。于是改变部署,叫预10师立即在城南占领阵地。后来证明这是关键的一招。这样一来,长沙的城防态势是:城北是朱岳第190师,城东是周庆祥第3师,城南是方先觉预10师,军内没留预备队。战斗打响前,李玉堂对三个师长的训话是:“我们军是‘泰山军’(第10军代号“泰山”),以前的事就不说了,但此番要对得起‘泰山’二字,能不能坚守如磐?拜托诸位了!”
在岳麓山爱晚亭防空洞,薛岳跟赵子立对坐,一根接一根抽烟。
第9战区炮兵指挥官王若卿(老资格,陈诚在保定军校的同学)跑来说,南门外妙高峰上的塔,在日军进攻时容易成为炮兵的坐标,建议将其炸掉。薛岳当即批准。调往广东的一个美式重炮团和两个迫击炮连在这时候已回防到位,进入岳麓山阵地。此外,第10军的炮兵部队也上了山。加上山上原有的一个炮兵团,如此一来,整个岳麓山就编织成了密集的炮兵火力。
蒋介石注视着长沙。
关系国际观瞻这种事是他最看重的。在太平洋战争刚爆发的背景下,他也确实需要尽全力打个胜仗给盟国看。而且,就在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和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在文件的排序上,四大国领衔在前面,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表示将共同战败德、意、日,在三国无条件投降前,决不单独与之和谈。在罗斯福总统的支持下,中国跻身四强之列。在这个关口,第三次长沙会战,还真是关系到国际观瞻的一战。
蒋介石频繁地给薛岳去电报,搞得后者很烦。为了这次会战,他已经把整个战区能调动的人马都调动起来了。
在12月31日这一天,薛岳向手下的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杨森、王陵基和战区直属部队的部队长发出如下电文:“此次作战对国家前途和国际政局之关系至关重要,薛岳以必死、必胜的信念,为把握战机,歼灭敌人,特严令以下三项决定,希全军执行之:一、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要严格掌握部队,亲临前线,力图捕捉战机,歼灭敌人;二、薛岳如果战死,应立即由罗副司令长官代行职务,按预定计划歼灭敌人,集团军总司令、军、师、团、营、连等,如有战死者,即有副主官或经历较深的主任代行其职务;三、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团、营、连等,如有作战不力,或贻误战机者,立即按照革命军人连坐法处,严惩不贷!”
薛岳还下了一道令,守备长沙的李玉堂第10军即使是重伤员亦不准渡江,城西湘江岸边所有船只由司令长官部控制,并在湘江西岸设立机枪点,任何临阵脱逃意图渡江者,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