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观大势大局 > 第14部分(第2页)

第14部分(第2页)

陈赓甩着脸上的汗:“主席,你们太艰苦了。我们解放了20座县城,条件比你们好。我让后勤部买了些木耳、蘑菇、虾仁、白糖、纸烟、茶叶之类,慰劳慰劳机关。”

贺龙、彭德怀听说陈赓来了,都从窑洞跑出来。

彭德怀对陈赓说:“你在晋西南打得好,对我们鼓舞、支持很大。”

陈赓笑着:“我陈胡子算啥?我是吃刘邓的饭!”

贺龙用烟斗敲敲陈赓的肩:“我说你这胡子是不是太长了些?”

“解放全中国我才刮胡子,我真有点等不及了!”陈赓转向毛泽东,“主席,你看还要多长时间?”

毛泽东说:“五年怎么样?”

陈赓瞪眼,用手夸张地一捋胡子:“瞎,看来得收回我刚才的话了。”

大家笑着,走回窑洞,陈赓随毛泽东走进左边的一间。

“主席,你瘦多了。”陈赓喝了口水,说:“你带的警卫部队太少,武器又不好,我们实在担心,旅长们都要求过河来保护你呢。”

“你抽不?噢,你不抽的。”毛泽东摸出半截烟,点上:“这可比什么都香。这一种是咱们自己造的,那一种是日本鬼子送咱们的。可惜你和伯承都没有这个口福。这几天,伯承和小平正在攻羊山。他们突然渡过黄河,把蒋介石弄了个措手不及,又攻下郓城,解放定陶,拔了六营集。蒋介石坐不住了,前天到开封,他们的报上登了他的答记者问,说是要在鲁西南会战,全歼刘邓于黄河南。”

陈赓问:“主席,我的任务呢?”

“你要准备过黄河。”

“到陕北?”

“不。过河不是保卫我,有比这更重要的任务,这就是我们开会要研究的问题,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革命成败的大问题!”

第二天,会议就在窑洞外的凉棚下开始。

陕北的太阳在7月里更是火辣辣的。好在凉棚四下通风,倒也不十分热。

毛泽东轻轻击掌:“请咱们的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周恩来同志谈一谈。”

周恩来:“还是请主席先讲。”

“也好。”毛泽东稍停,很随意的样子侃侃而谈。他首先讲了当前几个战场的局势,接着分析了敌我力量的对比,然后说:“为了加快胜利的进程,我们必须将主力打到外线去,打到蒋介石的鼻子底下去!这是一个转折,从反攻转为大踏步进攻的转折。事关重大,所以请了你们这些诸葛亮来。蒋介石搞了个黄河战略,一个拳头打山东,一个拳头打陕北,想迫使我们在华北与他决战。可是他的两个拳头这么一伸,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呢,还他一个黄河战略,紧紧拖住这两个拳头,然后对准他的胸口插上一刀!”

周恩来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接道:“这一刀就是刘邓大军。他们已经渡过黄河,正大闹鲁西南。待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后,他们将以出奇不意的动作挺进大别山,直捣蒋介石的胸膛。可以这么说,这是给蒋介石的致命一刀。”

“那么我们呢?”陈赓高声大嗓,身子已经蹲在凳子上。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主席、弼时和我的意见是,陈谢兵团不到陕北来,而是掉头向南,进兵豫西!”周恩来又在地图上画了个圈,一指:“这是第二把刀。这两把刀要相互配合。此外,还要有第三把刀。”

任弼时拿下红木烟斗:“陈粟兵团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兵分两路,一路往胶东,把蒋介石的‘右拳’尽量往海边拖,另一路过黄河,进军豫皖苏。”

贺龙也蹲在了凳子上,烟斗吧嗒得很响:“刘邓对着前胸开刀,陈谢打他的肋骨,陈粟击其侧背,挺厉害的三把刀哟!”

周恩来在地图上又画了第三个圈儿。

彭德怀凑近地图,稍许,说:“你们看,这是个什么形势?”

林伯渠推推眼镜:“这分明是个‘品’字嘛!”

毛泽东上前,指着三个圈圈:“正是一个‘品’字形阵势。我三军将在江河淮汉之间互为犄角,机动歼敌,蒋介石的日子恐怕更难过喽!”

彭德怀说:“我打榆林,诱敌北上,把蒋介石的‘左拳’再拖到沙漠边缘。”

毛泽东:“好!这叫‘三军配合,两翼牵制’。”

周恩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我们就有可能在战争的第二年实行新的战略方针,举行全国大反攻,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凉棚下气氛活跃。

陈赓喝了一碗白开水,擦着胡子上的水珠说:“中央的决策英明!”

毛泽东:“话不要说得太早,要靠事实证明。”

周恩来:“中央决定,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第9纵队、第38军、太岳军区第22旅组成兵团,陈赓任前委书记。这个兵团没有司令员,没有政委,没有兵团指挥机构。军政指令都由第4纵队机关下达,陈赓负责全权指挥。”

陈赓:“任务还怪重,我就要当过河卒子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