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快,两份旨意便被赵构拟好,并昭告天下,引来了一阵轩然大波。
因为这份旨意上写了,封宋青书为齐王,封李可秀为赵王,并赐予招兵买马的权利,以及听调不听宣的权利。
这份旨意一出,无疑是让南宋如今的威望再次大打折扣,毕竟一字并肩王这种东西,一旦分封,那就代表着一个国家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对于局势的掌控。
就如同是现在,面对两路叛军压境,南宋无力抵抗,手中将士节节败退,已经是到了不求援就会覆灭的地步,否则也不会封了两位一字并肩王出来。
这些年来,南宋羸弱,民间早就对南宋朝堂极其不满了,在分封了两位一字并肩王后,这种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
可又能如何呢?这就是一场上位者的游戏,民众们就连议论都只敢偷偷摸摸的,生怕会被人安上一个谋反的罪名。
而这个消息,也随着南宋八百里加急,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到了宋青书的手中。
整个过程极快,宣旨的太监,也不敢如以往一般吃拿卡要,更不敢在宋青书面前耍什么威风,以极快的速度念完了旨意,并将圣旨交到了宋青书的手中道,“恭喜齐王,贺喜齐王,陛下已经履行了自己的承诺,还望齐王不要忘了自己的承诺。”
“毕竟您也清楚,若临安城被攻破了,您的王位,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是自然”,宋青书淡淡一笑道,“不过如何退敌一事,咱们还得从长计议,毕竟郭靖大军已经超过了十万,我等不过十万大军,所以还需要南宋那边出兵,与我红袄军合围才是。”
“您回去告诉前面阻拦敌军的将领,咱们大可以找一片平原地带,铺开阵势,与对方真刀真枪的打上一场。”
“只要你们的人一动手,我们红袄军,就一定会一拥而上的。”
听到这里,宣旨的太监不禁嘴角一抽,因为他也不是傻子,知道宋青书这边,是想让南宋的兵当炮灰,吸引郭靖大军的注意力,然后再主动发起冲锋。
不过如今到了这般地步,怕是自家陛下也肯定会同意这件事情,毕竟他们已经没得选择。
反正他们后面招来的那些民兵,也就是当炮灰用的,就算是全死光了,他们都不会心疼。
与此同时,另一处战线的李可秀,也得到了同样的诏令。
相比较宋青书而言,李可秀的情绪就要更加激动了,毕竟他是这个世界的土着,对于封王一事,会更加看重。
一个提督,历史书写,可能匆匆几笔就带过了,可一个王爷,而且还是一字并肩王,那绝对是要大力书写的。
不过就算是封王了,李可秀这边,也是按照宋青书的建议,让宋军当炮灰,自己则是在后面阻击。
而且在宋青书的计划里,慕容复这边的战斗,是要先一步结束战斗的,毕竟慕容复手中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