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也没啥,只是你不许再跟别人提起。
ps:
感谢秀发飞舞童鞋的粉红,么么哒 ……
。。。
第170章 运气
金穗小米啄米似的点头,答应道:爷爷晓得我,嘴巴最紧的,不会出去乱说。
不仅出去不许乱说,再见那祝掌柜你也要当做不晓得才是。
金穗忙应声。
黄老爹扒拉干净碗里的饭,将盘子里的菜都拨到金穗碗里,边慵懒地眯着眼看她香甜地吃饭,边说道:早些年,姚家的老太爷还活着时,常常到海边走动,后来他家的一个奴才娶了他的亲闺女,便气得一病不起,没两年撒手走了。
他死的时候大概是怕闺女儿女婿生活无计,又让女婿回家里帮着管生意。那女婿争气,成了金玉满堂的大掌柜,又生了个如花似玉的闺女儿,小小年纪过给了在朝中做官的姚家人。
金穗此时吃完了饭,放下碗筷,双手拄着下巴,亮晶晶的眸子兴味地望着黄老爹,等着他继续说故事。
黄老爹擦去她嘴角的米粒,接着道:大掌柜的闺女儿呢,小小年纪入宫做宫女,给现今的太上皇生下子嗣。偏巧他家不晓得哪儿来的运气,上头几个皇子哥儿没了。十年前的那场海难之后,太上皇剃度为百姓祈福,只剩了他一个皇子,便成了当今。
爷爷,你说咱们现在的太后也姓姚?金穗眨着眼睛道,眼中满是好奇,也有些惊异,那个大掌柜本来是个奴才,女儿做了皇太后,外孙做了皇帝,他得修多少辈子的福气才能撞上这样的大运?
太后过给姚家,可不是姓姚吗?黄老爹睨了她一眼。
金穗觉得有趣,想了想,惊道:爷爷,你说那大掌柜是太后的亲爹,虽说把她过给了别家。可到底血浓于水,他咋还在姚家做掌柜呢?
这就是了,谁晓得他为啥还在姚家做掌柜,有个福气比天大的闺女儿,安安稳稳一个侯爷是有的,偏要做掌柜,让人心里打鼓。
金穗想想有些后怕,姚家的水可不浅,她老娘就算是救了四爷也比救那个雍四爷靠谱。
爷爷刚才说姚家没落了……有个这样显贵的大掌柜,又恰好是皇商。太后娘娘咋不帮衬些呢?金穗又天真地问道,掩去自己的心思。
黄老爹笑出声来:你可又傻了不是?太后娘娘咋能让人说她是奴才生养的?亲爹给人做过奴才,亲娘呢。是商户的庶女。当年封太后的时候闹得沸沸扬扬,多少文人学士吐唾沫。
我在逃难的路上没少听文人学子在茶馆里写酸文……唉,算了,说这些你也不懂的,你还小。不晓得人啊,是分三六九等的。至于姚家没落,是因着姚老太爷和他几个儿子死了。没男人支撑门户,可不是没落了吗?
黄老爹讲民间故事似的,一派悠然。
金穗却听得心惊不已,她知黄老爹为了她的病只能靠上姚家这棵大树。可姚家这么复杂,一个弄不好,能不能全身而退还未可知。
想到这里便心酸不已。金穗斜过身子靠在黄老爹肩膀上,撅起了嘴,想劝却无从劝起,且自席氏立贞节牌坊,怕是他们家已不知不觉地被拉进了这趟浑水。
黄老爹拍着金穗的背。有安抚之意,心底幽幽地叹息一声。
两人才说完话。盏茶时间过去,之前来请顾曦钧的小厮便在门外叫道:黄老太爷,我们二掌柜和顾大夫请您过去到对面客栈用饭。
我刚吃过晚饭,黄老爹开门笑道,烦劳小哥儿说一声儿,我便不过去了,多谢二掌柜还惦记着我。
小厮嘿嘿笑道:是顾大夫让小的叫黄老太爷去用饭的,刚我们二掌柜还嗔怪他,这个点儿黄老太爷定是已用过饭了的。黄老太爷,还请您赏个脸,是我们二掌柜有要事告知。
又不是啥大事儿,莫折煞老汉我了,我一个种庄稼的,说赏脸才要打我的脸呢。黄老爹说着,关好门,和小厮一起出去了。
金穗收拾碗筷洗了,自己到厨下打热水洗漱,因黄老爹和顾曦钧常让她多走走,她便没立刻去睡,踢上一双拖鞋到院子里转转,转着转着,便转到了济民堂的门外。
从她这个位置恰好见到黄老爹坐在客栈二楼的包房里靠窗的位置,黄老爹喝了一杯酒,便有小厮过来把窗户关上,金穗就只能看到窗户上的影子了。
约摸半个时辰,有小药童过来开玩笑说:黄姑娘,快进屋歇了吧。有我们顾大夫在那儿,你爷爷不会丢的。
金穗扑哧一笑,回过身道:顾大夫丢了,我爷爷也不会丢。
金穗回房等着,一豆油灯逐渐熄灭,她困劲上来,再惊醒来时,却已是天光大亮,一问小药童,黄老爹和顾曦钧已经出门去了。
金穗懊丧,可惜这一天再没看见祝叶青,翘首以盼地等到晌午,却是山岚过来了。
金穗讶异地问道:山岚哥哥,家里出了啥事儿?
山岚叹口气道:我也不瞒姑娘,这两天儿小鸡儿越发病恹恹的,站都站不稳,好容易灌进些水,又拉稀。县太爷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