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养身说。讲的是气功口诀; 养身怯病(魔)之道。
7) 讽刺说。讽刺官场腐败。
8) 揭露说。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
9) 惩恶扬善说。
10) 反映人民斗争说。
等等。主流的大致就这些吧。
所谓主旨; 是具有唯一性的; 看看上面这些说法哪一条是的? 哪一条都不是的!
以上这些说法; 西游记中确实都函盖了有; 时不时的都有所体现; 这只能叫: 西游记从侧面反映了有如上现象; 但却都不是当做自始至终的主线来写的。
西游记自始至终的主线; 其实非常清晰明了。
开头; 唐僧师徒因为种种原因; 聚到了一起; 上西天去取经; 无论他们是真心实意也好; 虚情假意也罢; 反正是朝着目标出发了。
过程中; 他们遇到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 面对环境的恶劣; 敌人的攻击; 上级的压力; 内部的纠纷; 他们都挺过来了。
故事的结尾; 皆大欢喜; 都成功了; 是以圆满成功结束的。
所以; 西游记的主旨写的是如何成功的故事; 这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起因、经过、结果; 无一不是紧紧地围绕着这条主干在写。其他的; 诸如上面的那些说法; 都是枝叶; 不过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已。
我说西游记的主旨就是如何成功; 有些朋友可能不太认同; 这种理解太肤浅了吧; 太世俗了吧; 尤其是有宗教信仰的朋友会反对; 他们硬是要固执地坚持西游记讲的是佛家的修行。
佛是真正的大智慧者; 说句不好听的话; 佛的境界; 又岂是你一个凡夫俗子所能理解得了的! 西游记你都看不懂; 你还能看得懂佛经?!
其实呢; 世俗的修行与佛家的修行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矛盾; 只是追求的境界不同而已。并且佛也提倡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行。
任何一个人; 起初都有一个立志阶段; 立志升官; 立志发财; 立志为僧; 哪怕是具体到做某一件事; 也都是起缘于最初的一个念头; 所以; 立志阶段(决定开始)总是在幼稚期完成的; 是最不成熟的; 因为他处于整个事件的最前端。
没有立志; 便谈不上努力。做任何事; 先都有个目标; 没有目标; 你往什么方向努力?! 有了目标; 很自然地就要朝着目标去努力。
没有努力; 便谈不上怀疑。在前进的过程中; 一定会因种种困难而产生种种怀疑(幻象); 我的决定是否正确? 我的努力是否正确? 我坚信的理论是不是有问题? 或者理论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或从一开始我就受到了欺骗? 这些都是正常的; 他说明你认真努力过。
没有怀疑; 便谈不上坚定。其实呢; 你怀疑的两个面; 他都是对的; 同时也都是有问题的; 所以你才会怀疑! 这个取舍是很困难的; 必须取一而舍其他; 舍去的其他未必就不是正确的; 取的这个一; 也未必都是尽善尽美的; 究竟站在哪一边; 靠的是信念; 而不仅仅是知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可以称之为坚定。
没有坚定; 便谈不上成功。怀疑、坚定都是成功的中间过程; 你要是在怀疑中; 动摇了; 或者放弃了; 也就等于是在成功的中途; 自己主动放弃了。
没有成功; 便谈不上无欲无求。只有该有的都有了; 才可以很自然地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 现实中的释迦牟尼佛他从一生下来就是个王子; 他当然可以追求更高的无求境界; 一个老百姓也谈无求; 自欺欺人; 不觉得很可耻吗?! 这才是真正的曲解了佛意。这些都是混饭混日子的假佛信徒!
没有无欲无求; 便谈不上皆是虚妄。不认识皆是虚妄; 便不可得无上正等正觉。
世俗的修行以成功为终点; 佛家的修行以无上正等正觉为终点(没有终点)。很显然; 佛的境界比世俗的要高的多。
而西游记只讲了从立志到成功这一段; 就结束了; 并没有讲更高层次的修行; 因此; 西游记的主旨就是谈如何成功; 如果你硬要说是佛家的修行; 那么也可以看做是修佛的初级阶段吧。这是不矛盾的。
(82) 《西游记》之成功法则
西游记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直都是紧紧地围绕着“如何成功”这条主线来写的; 非常清晰明了; 为什么就很少有人这样理解呢? 是作者隐藏的很深吗?
不是的; 是中国人的性格使然; 因为大家都不以谈功利为美德; 当然就不愿意把西游记与功利挂钩。
然而; 西游记是一本赤裸裸的描写功利的书; 反复的提到功果、功劳、功绩。
故事的开始; 观音菩萨就明确的告诉了唐僧:“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不是白干; 是有赚头的; 用“去”换取“正果”。
就是与取经无关的人; 也都是以“功”来衡量的。黄风怪一回; 灵吉菩萨说: 我拿他去见如来,才算这场功绩哩; 这个功劳是我的。
金角银角一回; 老君说: 却是你今拿住,得了功绩。
乌鸡国一回; 文殊菩萨说: 今得汝等来此,成了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