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厂里的量子超算的配合,他把厂里所有人的手机都开启了信息保留。
谁也不知道国内版的棱镜计划已经开始。
为了找出那些潜伏者,只能牺牲一部分隐私权。
这份工作是韩队长那帮人在执行,邢宝华没动用属于大米的人。
大米其实是整个事件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是听取一些海外重要人士的电话。
电话的那个麦克风成为传递声音的主要渠道,7x24小时,只要手机有电,就会通过手机的无线信号,传输到总数据库中。
就连睡觉打呼声都能听到,如果有个仪器能分析出打呼节奏,来判定睡眠质量,也不错。
中航的领导带着几个人来到大米,和邢宝华见面后,就提出想看看量子超导。
有些事儿是瞒不住上面的,既然来了,那就看一眼。反正量子算就这么一台,抢是不可能的,只能说预定下一台。
果然说出要求,邢宝华回复:“等,还不能插队。因为总装要了十台,我们优先供应。”
“那我们需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确定,产能很低,基础材料不稳定导致坏损多,成本都剧增。我们都是不惜成本才生产出一枚来。想要控制成本都需要看运气了。”邢宝华无奈的说道。
“你这一台花了多少钱?”
“那老鼻子贵了,光制作这些设备吧,你才光基础材料蓝宝石用了多少?”
“多少!”
“三吨。”
中航的人不说话了。人家宝石都是按照克拉,到你嘴里都成吨了,谁用得起?
虽说邢宝华始终没说价格,但他们知道,产量越少成本越高,几个亿都打不住那种。
看到量子超算所带动的数据库,密密麻麻的一排排柜子,里面都是一块一块的硬盘。
光数据阵也能值几十个亿,甚至还不止。
想想加上主机,这一台少说接近百亿。
但很值。
这事儿要打申请报告了,需要和大米好好的谈。
回到办公室的接待室,邢宝华和大伙坐下,按照中航的要求,准备等总装交付完毕后,再给他们打造专属量子超算。
现在也只能说说要求,至于配置啥的,以后再说,毕竟啥时候能出来,是个未知数,加上电子设备更新换代那么快,价格也不一定。
中航的意思,大米不是发射民星吗?双方都有个成本折扣价,双方折算一下,能省下不少来。
邢宝华就喜欢干这种事,成本,他是最懂成本的。
看看锤子手机的例子就知道,每个节点都能赚到钱,他作为材料供应商是最赚的那个。
加工方一直认为自己是生产方,就是因为这里面的成本导致的。
至于量子超算,怎么也得把设备费电费啥的加起来核算啊!所以这个算法就贵了。
但实际上很多东西成本了了,就这么无限扩大。看着蓝宝石很唬人,从原产地签订协议大量拿货,不是很贵。
只有经过手艺加工的工艺品才会论克拉卖。
就像钻石一样,裸钻和成品价差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