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宣在听她们说女人有了身子时是什么样子的,就听入了神。见母亲说了,忙答应了往房里去。
蒋家的人又看了笑,太夫人也笑,道:“天天就他最罗嗦。婆婆妈**都不象他了。”
朱宣觉得不大好意思,就对玉妙笑道:“表哥出去了,也许外面也有人来。”不止是女眷们来,京里的官员们也是纷纷来探。
玉妙也看了他笑,道:“你去吧。”朱宣伏了身子在她脸上亲了亲,笑道:“想吃了,让她们送来。别想着我,我一会儿就进来。”
玉妙双手环抱他的脖子,笑道:“我知道了。”朱宣这才站起来往外面来。外面是父亲陪了蒋大夫和两个儿子。
两位舅母这才重新又进来,在床前坐下来,从来没有过的高兴,对玉妙笑道:“明天让小梅来陪你,都来了,家里没有人不行,就留下了她。”
玉妙笑道:“好,我也想着她呢。”又笑道:“几十里地奔了来,住上几天再回去吧。”人有喜事看什么都好,今天看了两位舅母,也觉得亲切得很。
两位舅母就一一对玉妙说自己有了身子时是什么样子,玉妙也听入了神,这方面还真的是不明白,听一听也好。
最后舅母们才笑道:“妙姐儿,你生的一定是个儿子。”玉妙知道她们也是关心,不好意思笑道:“表哥说都喜欢。”
舅母们笑得合不拢嘴,路上有时提心,这才完全放下了。刚才看了王爷那种样子,这第一个孩子,当然是男是女都喜欢, 不过最好是生儿子。
然后提到了梅表姐的亲事,舅母们笑道:“亲戚们都羡慕得很,让她早些出嫁了,好陪着你。不过就是她先去你封地上,或者一同伴了你去也行。”
玉妙也觉得有些不忍心,梅表姐就是自己的陪衬。好在为她尽力选了亲事,不然过得不好,真的是忧心。
然后就提到了两位舅舅捐官的事情,舅母们才半吐半露的对玉妙道:“公公在家里隐约象是知道了,震着不让来求王爷,说功名自有,怎么能走这样的路去?”
玉妙就笑道:“舅母们是什么意思?”两位舅母拿不定主意,一直三从四德惯了的,当然是听公公的,可是丈夫至今没有了功名,儿子倒乡试有名,这说起来也难怪丈夫们脸上不好过。
玉妙就看了她们,突然有些同情,一定是在想三从四德。玉妙这个时候又想起来了朱宣,他对自己不是要三从四德了,是要什么都从,可是这些呆愚的规矩,家里样样没有。
玉妙笑一笑,表哥天天说看书不要看糊涂,果然这些地方他是不糊涂。
正文 第两百九十二章,有喜(四)
第两百九十二章,有喜(四)
两位舅母对玉妙这一次见面,对她当在个大人来看了。人都是这样的,觉得有喜了就是大人了。
见房里无人,就笑对了玉妙道:“都说王爷对你好,妙姐儿,你也要对他好。”然后声音轻轻道:“家里没有别人,外面有人,你别管他,别为这个触怒王爷。”
舅母们一直想交待她,只是苦于没有机会。玉妙就明白了,也低声道:“是。”这一次可以有些理解她们了,也是怕自己不好的意思。
不过她们又提起来自己一件伤心事,我哪里和表哥理论去,书房里羞辱了一次还觉得不够。事后想一想,不知道那一天为什么那么糊涂,和他理论什么。不过是喜欢渐多惹的祸。
正想着神色有些黯然,朱宣进了来,两位舅母辞了出去。
朱宣看一看就问道:“又说了什么?看着又不高兴了?”玉妙这才重新笑了道:“当然是说孩子的事情。”
朱宣道:“你这个孩子,一脸的不高兴,还要瞒着,不是都说有了身子的人要高兴,对我说,她们又对你说了什么?”
玉妙心想,是你惹得我不高兴,在我心里存了这么一个不开心的根源,怎么又怪上舅母了。就笑道:“真的没有,舅母们一心来看,表哥不要给脸色看。”
朱宣把她轻轻抱在了怀里,慢慢问她,什么也问不出来。就自己猜,猜来猜去猜错了,想想也只能是这样一件事了。
蒋家舅母三从四德,一定是交待妙姐儿这件事。妙姐儿这孩子醋心重得很,一定是这样说才惹了她不高兴。
眼前有客人,就先不说。等到晚上睡下来,才抚了玉妙笑道:“舅母们说了什么,现在可以说了吧。”
玉妙心想真的是没有说什么,不能乱编吧。朱宣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了。”
玉妙睁了眼睛看他:“你知道什么?”
朱宣在她脸上亲亲,笑道:“反正你放心,表哥不会惹你不高兴。你有孩子,疼你还来不及呢。再说我要有人,不用你安排。”
玉妙一下子恍然大悟了,表哥真的会乱猜,这一次弄错了。
想想表哥会猜错,也不为怪。两位舅母出这种主意也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她们没有说啊。玉妙看了眼前朱宣含笑的脸庞,心想,我当然知道,你要想有人,不用我安排。
我也没有那么贤惠,为你安排侍候的人去。你哪里不能去,到处都是人。有了孩子一心的欢喜,根本就想不到为朱宣安排侍候的人。眼前一个姨娘也没有,也没有人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