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风起萍末什么意思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氐馈?br>

“可是鞑子若绕道边墙隘口,突然袭击,以劫掠为主,狼奔豕突,四下窜逃,大肆掳掠我人丁牲口北归。我军四处救火,疲惫不堪,军力民力均受重创,奈何?”朱由检担心的也是这些。这种最初期的游击战,也是他即将要面对的。明史记载,明未清军大多采取这种方式,长驱直入,屡败明军,掳掠得粮食、人口、布匹、牲畜后不在中原停留,迅速回师。这种野蛮的破袭战对缺乏劳力、物力、财力的满州来说是极大的补充,对明帝国来说,是极大消耗。

“何不让地方组织团练以自保,实行坚壁清野,全民抗敌。一则可补充军力不足,二来令敌军处处受制,大军以逸待劳。若满清小儿胆敢来侵扰,定可叫他片甲不得出关。” ;袁崇焕微哂。

朱由检灵光一闪,这不就是全民皆兵的道理么。满清犹如小日本,让他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那自然是胜负已定。

“攘外必先安内,自古依然。金蒙为疥癣之疾,然庙堂之上,我朝政务松驰,吏治败坏,兵备荒废,应大力整敕。江南江北,土地兼并之风愈烈,绢税沉重,民生困苦,人心尽失,此乃我朝心腹大患也。如再不收拾人心,涸泽而渔,不以清平政治与民修养生息,则变生肘腋之间。到那时,国事糜烂,便无法收拾。若此时有人开门揖盗,天下大乱,必然生灵涂炭。可怜我华夏百姓,又要倍受煎熬。” ;袁崇焕意味深长地看了朱由检一眼,不再说话。

朱由检终于明白了这些旷世名将的胸怀。以前读明史,始终不理解为何袁崇焕手握十数万关宁铁骑,甘受汉奸骂名,竞然不反,从容就戮。临刑前仍叮嘱将士以国家民族为念,守士有责。当时心中只以为他是愚忠,现在才明白原来他不是为自己一人,只怕内战再起,满清乘机入关。到那时山河破碎,才是千古罪人。这等胸襟气度,不由得朱由检不叹服。世事也正如他所惧的那样发展,历史上在他就义数年后李自成兵临京师,吴三桂引入清军,大明汉家衣冠,飘满南海。

而他所谈及的明朝弊端,更是一针见血。朝事不用说,土地兼并一项,更是触目惊心。仅福王一人,占地数万倾,养的膏肥肠满,尤不知足。而自己不也是一样么,只想着多弄点钱开溜,拥有庄园数座,良田数千倾,想到此,不禁脸色羞红。

“尔曹身名俱与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大哥真乃我朝栋梁,小子受教。假有时日,再聚商谈。临别送大哥一句话,国者,家也。万民蚁聚,倾囊相授,共推主事,非一人一家之天下。我等均受万民恩惠,身负万家之重托,应殚精竭虑,为民主事。我生,为万民生,我死,为万民死。”朱由检猛地站起,有此等人才在,中华决不亡于外虏之手。他不想吊死煤山,成为千古罪人。他要振作奋起,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也将随着一代人的奋斗而改变。从来没有人说过明思宗崇祯皇帝知道爱护国之长城,而他知道。也没人说过历史不能改变,解民倒悬之苦,从我辈起。

袁崇焕瞪大眼睛看着朱由检慷慨激昂地说出这番话,不禁愣住。

朱由检唤过明月夜,从车里捧出慧能大师所赠湛卢宝剑。

“有道是宝剑送壮士。此剑来由,大哥定然知道。岳武穆曾佩它立下赫赫战功。小弟刚从故人处得来,今日受教,无以回报,就把它赠与大哥。按常例大哥此番将授一县令小职。大哥大材,我将尽力说服父皇,留你在京师,大哥请多保重,愚弟愿助你早日大展宏图。”

袁崇焕星目连闪,深施一礼,双手接过,系于腰间,不再言谢。

朱由检转头向明月夜说:“明月夜,收拾东西,我们去附近田庄看看。”

 ;。。。 ; ;

第4节移宫(定稿)

第4节移宫

自香山归来,朱由检心绪大定,这一夜睡得安稳无比。第二日自鸣钟才打五更,朱由检就起来了。明月夜伺候着梳洗完毕,用过点心。待卫点起灯笼,一行人穿过午门,径直来到文华殿。三兄弟中,他总是来得最早。老大太子由校犹在梦中,老三由复还在路上。转过会极门,远远地望到一个身影,老师左佥都御史左光斗,早已候在那里。背着手正在极目远眺,望那点点金龙,跃上白雪皑皑的屋脊,千百道霞光,遍染世间万象。左光斗字共之,又字遗直,号浮丘,安徽横埠镇忠毅村人。明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时任御史,兼众皇子师。明光宗朱常络为太子时仰为臂膀。

“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日讲的是《孟子公孙丑》,说的是为人臣的道理。做人要有勇气是对的,勇往直前也没什么错,但若一人身上,担着千万人的身家性命,负着国家社稷的重托,最要紧的是保存自己,如果自己都保护不好,如何才能为国效忠,为民谋利呢?只凭一腔热血是办不成事的,朱由检漫无边际地想着。

“由检,”戒尺拍在桌上,发出一声响。

左光斗是个严厉的老师,学富五车自不必说,难得的是身为佥都御史,处于负责评判京城大小官员政绩的高位能做到两袖清风,众望所归,他自然被选为众皇子师。老大由校性情顽劣,手心没少挨板子,心中常愤恨不平。而他就不同了,一向被左师傅认为是可造之材,犯错的处罚也轻。而且他的一些数百年后的见识言论,常驳得左光斗先生哑口无言却不以为忤。

“老师,我有话说。” ;朱由检突然间来了勇气,猛然站起来说:“有勇,可嘉。然为逞一时之勇,失却生命,于国之大事无补,于民之大利有失,非我辈所轻易为之。国者,家也。万民蚁聚,出薪供饷,共推主事。我等食民之供奉,当为民效劳,须知留住性命方能为民效命。故应有谋更为可贵,审时度势,委曲求全,为国家留下薪火,待他日时机成熟,以智取胜。倘若为逞一时之快,血气之刚,陷于蹉跎,于国为不忠,于万民为不孝。圣人所言,为后代区解,不足凭。”

“世事无常,时移事异,我大明空有子民亿计,山河万里,坐拥兵甲百万,却连败于满州家奴,彼蚁蝼之国、化外之邦也敢来欺我。想我太祖英雄一世,只身投军,驱除蒙元鞑虏,恢复中华,祖宗泉下有知,当气极骂我等为不肖。而今国事糜烂至此,非我辈不才,皆因我朝内奸臣贪吏百出,不是不能除之,乃斗争不得法也。一人意气用事,反而坏了大事,唯有保存自己,徐徐图之,才能为我族类尽心力。”

左师傅听了他这番慷慨陈辞,呆若木鸡,半晌没有言语,书馆里鸦雀无声。沉默半晌,左光斗挥了挥手,无力地说:“皇上口喻,由校由检两兄弟即日起参与朝会,其他人放学吧。”

朱由检知道这番话对他的惊骇是莫名的,他从小苦读圣人诗书,将所学售与帝王家,心中只有为大义慷慨赴死,引刀一快,为人方正不阿,很少顾及自己的身家性命。这几句话,如晨钟暮鼓,直敲入他的内心深处。

下了早课,朱由检呆坐在位子上想了好半天,理不出个头绪。今天自己这些没头没脑的话,对师傅的打击是巨大的,或许会改变他性格上的某些弱点也未必可知。大汉民族从来不缺勇气和智慧,近代日渐衰弱的罪魁祸首是那种以朱熹为首的儒学发扬光大,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引入走不出去的牛角尖,还是由于封建王朝的痼疾,绝对的权力造成绝对的**,官员的集体**坠落,自己打倒了自己?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所有熟读中国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中国历代上的每一个王朝兴衰基本相同。在这三千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时间对于中国人毫无意义。一个个王朝兴起了,然后又沉寂下去,那些历史人物上的名人和开国皇帝的经历都大致相同。英明的君主的后代子孙大都昏庸无用;一代诤臣死了,死于他们效忠的皇帝之手,剩下的是奸臣、卖国贼在偷笑,孱弱的百姓不是最终奋起,就是接受其他民族的杀戮,然后是万民的血泪,枯骨成堆,改朝换代。要改变这种轮回,为将来的大明朝留一点元气,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一代人,改变现存的这种制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