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在呼延灼离开梁山前去投奔青州知府慕容彦达之时,卢俊义就让石秀在青州加派特工人员,所以呼延灼、花荣等人剿灭三山宋江败走的事情,卢俊义一清二楚。
&esp;&esp;卢俊义并不感到意外,虽然那个及时雨宋江和智多星吴用两个家伙狼狈为奸,都是狡猾阴险卑鄙狠毒之辈,但他们与将门世家出身的呼延灼、花荣等人相比,统兵练兵用兵之道逊色太多。卢俊义现在总算看清楚了,虽然他来到的是北宋末年水浒时空,但已经完全不同施耐庵那本水浒传里描写的世界了,没有施大爷的偏爱,没有施大爷的胡乱书写,宋江和吴用技止于此,顶多能做祸国殃民的野心家阴谋家,要是他们是能击退童贯和高俅,能平定辽国和方腊三大寇,怕是黄巢和张角等人早就统一中国了。
&esp;&esp;阴谋家能窃取一方势力的领导权,却不能将一方势力带到最后的胜利,如隋唐李密之流。梁山义军是缩小版的瓦岗义军,宋江之于晁盖,也神似李密之于翟让。
&esp;&esp;表面上看来,晁盖是死于一次意外的战斗,被一个叫史文恭的对手放了一支冷箭,而这支冷箭上面竟然还有毒。然而,事实真相真的是那样吗?史文恭的箭法有那么好,能够在黑暗之中百发百中?敌我双方中,只有一个人的箭法才能这么厉害,不错,是小李广花荣,原来宋江的嫡系,施大爷还让这位文武双全玉树临风的神箭手替宋江陪葬,不禁让人想起来至死跟随李密的瓦岗寨神箭手王伯当。
&esp;&esp;而那个时候,在梁山泊里,上上下下以宋江为老大的日子已经很久了。鲁智深刚上梁山不久,就去找宋江说,自己有个好兄弟叫史进的,在少华山上当强盗,自己想叫他到梁山来,宋江的回答当然是只有一个字——好。后来当听说鲁智深和史进在华州有难,于是梁山马上派出了大军去救援。自始至终没有任何人去找身为梁山之主的晁盖商量一下该怎么做。现在想来,其实在那个时候,晁盖就已经死定了。当然,晁盖作为一山之主,要杀他可没有那么容易。尽管梁山上的,定然没错,便叫道:“卢贼狡诈,竟然行围魏救赵之计,逼我们退兵。但如今也只有退兵回援而已。”
&esp;&esp;花荣说道:“呼延将军、秦将军,我觉得卢贼之计并非这么简单,他很有可能效仿我们那次讨伐三山的计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在我们身上。我们不如先攻下莱芜,然后再一鼓作气攻下梁山水泊,断了卢贼的根本,逼着卢贼回师,到那时我们围点打援,一举剿灭卢贼的梁山余寇。”
&esp;&esp;呼延灼猛然摇头:“慕容大人不谙兵事,根本守不到我们将莱芜和梁山攻下之时,到那时,即便我们将莱芜和梁山攻下,也难逃青州失陷之罪,万一皇上听从慕容贵妃之言,我们身家性命难保,更何况慕容大人对我等有大恩。卢贼攻我等之必救,果然厉害。”
&esp;&esp;花荣心中叹息道:“只怕这一次回去不但救不了慕容知府,反倒把自己搭进去。”慕容彦达对秦明、黄信有提拔之恩,对呼延灼有维护之恩,当此时,花荣也不好再说什么。
&esp;&esp;呼延灼随即发令班师回援,命秦明为先锋,领着七千骑兵先去回援,他领着四万官军步兵做中军,花荣领着由宋江降兵改编的两万步兵殿后,沿路细细排查,不要中了敌人埋伏。
&esp;&esp;秦明想起青州的娇妻爱子,想起恩人慕容知府,心急如焚,浑然忘了呼延灼的吩咐,一直催着士兵赶路回去,必要的斥候也没有派出来。
&esp;&esp;回援青州,必须要经过清风山和桃花山之间的山谷间的山路,这条路两边杂草丛生荆棘密布,因为长的都是荆棘,青州兵想不到那里会藏着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